为了写出一篇作文我们需要积累大量美好的句子,想要写出生动的作文,必须学会使用合理的修辞手法,美篇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端午香包的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端午香包的作文篇1
端午节那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嵖岈山,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
早上,下了一点小雨,空气很清新。我们在山门前下车,看到旁边有几个卖粽子的。那青青的竹叶好像刚从竹子上摘下来一样新鲜。
这时,一个老外先生悠闲地转到了山门前,他一头黄发,高高的个子,在人群中十分显眼。只见他,东瞧瞧,西望望,然后向一个卖粽子的摊点走去。
我是第一次见外国人,便好奇地注视着他。哦,原来他想买粽子。他用英语问,卖粽子的用汉语回答,实际上是谁也不懂对方的话,可是心里又都明白:老外问价买粽子。老外掏出来一张10元的人民币,伸出两个手指,那意思是:买两个粽子,10元钱够不够?卖粽子的给他装了两个粽子,又找了他钱,老外“ok!ok!”地笑着走了。
我们几乎是一起往山上走。那位老外先生,把袋子提到眼前,大概是欣赏里面的粽子吧?到底受不着粽子的吸引,他掏出一个粽子,又仔细看了一阵子,这才轻轻放到嘴里——哎呀,他没有剥去竹叶外皮,我忍不住笑起来。可能是咬不动吧,他用劲一挤,粽子肉从一个角里像牙膏一样被挤出来,他就这样,挤一点儿,津津有味地吃一点儿。周围的人都友好地笑着。
这时,一个小伙子赶上来,他一看到老外的吃相,就亲切地拍拍老外的肩膀,用英语和老外交流起来,还边说便接过老外手里的粽子,帮他把皮剥开。老外一个劲说“thanks”。
正因为这件事很有趣,所以,我特意把它记了下来。
端午香包的作文篇2
家乡的端午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今天农历初五,这一天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它能和家乡的春节、清明、中秋节一样热热闹闹,处处洋溢着人们欢歌笑语,欢度节日的快乐。
家乡的端午节更加隆重,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准备迎接它的来临,后几天准备划龙舟庆贺。这天人们买好箬叶、棕、糥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更加具有节日气氛,你看现在离节日还有四五天,挨家挨户都在紧锣密鼓地包粽子。原来单调的粽早有了改进,现在有豆沙馅的、板栗馅的、蜜枣馅的……真是五花八门,口感好极了。满街都能闻到粽子飘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带来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这天,每家每户早餐桌上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早点,让你看得眼花缭乱。不过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圆、粽子、茶蛋和大蒜,这是家乡传统的佳肴。大家欢度在一起,团团圆圆,吃得热热闹闹,津津有味,但对我来说到没有什么新鲜感,因为这些东西我早就吃厌了。听外公说,他们小时候多么盼望节日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只有过节才有这样的幸福生活,平时那有这样好的生活呢?
想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这真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们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端午香包的作文篇3
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日,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民间节日“端午节”,因为在五月,又可称之为“五月节”。在这个节日里,很多地方都以包粽子以及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古代杰出诗人屈原。
少年时,每逢端午节这一天,我既有芳香扑鼻的粽子吃,又可以与同伴们到家乡的小河里畅游“龙泉水”(民间传说把这一天江河里的水称之为“龙泉水”)。与同伴们在水里嬉戏、追逐,把这一天藏在内心的喜悦尽情地挥洒出来。这是端午节留给我最初的、最深的印象与留给我最美的回忆。
随着时光的飞逝,今天已为人师的我,在端午时节,想起的是《楚辞》,想起《离骚》,想起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想起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据史说,公元前278年秦兵功陷楚国首都郢都,诗人屈原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于当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名为“端午节”。屈原在楚国早期是极受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的,他极力主张联齐抗秦,并争取由楚国实行统一天下,。然而,后来楚怀王却听信保守势力与奸佞小人的馋言,而渐渐疏远屈原。屈原受到排挤与流放,在流放途中闻国已破。此时此刻屈原的内心是多么失望、多么悲愤、多么的矛盾。痛恨楚国最高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使爱国之士报国无门,导致奸佞误国,以致亡国。屈原在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下,甘与国家共存亡,毅然投江自尽。以他的死去唤醒世人。
假若当年屈原没有投江自尽,而更多地去深入民间,洞察民生,聆听世人的声音,以诗人自身的创作才华去谱写更多可歌可泣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不是更好吗?此亦后世文坛之大幸也。
端午香包的作文篇4
说到端午,你们一定会想到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这是我国最传统的习俗,但是你是否想到一位爱国人士呢?那就是屈原。
古时有这么个传说,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屈原多次劝说楚王,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之后就形成了端午节。
端午节这一天必须吃粽子,插艾叶。小区很多人家的大门两侧都挂上了新鲜的艾叶,空气中弥漫着一袭与众不同的奇特香味儿。粽子,青青的粽叶上缠着两色的细线,体型较长,棱角分明,却像一只只小小的龙舟。
轻轻地拿过一只,将一端的细线拆下,往上一拎,粽子便听话地从细线中脱出,小心翼翼地剥去裹着的粽叶,呀,中间露出了白玉般的糯米,依旧是龙舟形状,让人不忍下口,却又被那略带粽叶清香的浓郁糯米香味所吸引,让人又再次禁不住诱惑,轻轻的咬下一口。
软,香,滑而不腻,难以名状的爽快之感,轻微地粘牙,又被舌调皮地舔去。那种停留于唇齿间的鲜香口感,实在让人回味无穷。
吃粽子流连忘返,念屈原精神刻在心中。
屈原这种爱国的精神令我们敬佩。当我们吃粽子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过屈原;当你们赛龙舟时,只光顾着玩了,有没有想到屈原;当插艾叶时,你有没有怀着一颗悲痛的心来纪念屈原?国家是我们依靠的肩膀,让我们在困难时有个依靠。而爱国是什么,是一个嘴上说而不行动的目标?不,不是,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在这一天,感情五味杂粮,快乐而又悲伤,痛苦而又幸福。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和敬佩。吃着粽子,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香包的作文篇5
端午节带着夏的热情翩然而至,人们又开始兴奋地忙碌起来。忙什么呢?挨家各户都忙着包粽子、包馄饨、裹饺子、做香包,大街小巷忙着卖艾草,卖香包,一路上,人们总互相打着招呼:“买肉吃饺子喽!”“你那香包真漂亮唉!”好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
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我也想做一样东西,做什么呢?请猜谜语:身披彩衣,肚子鼓鼓,下挂彩带,闻闻香香。哈哈,大家一定猜到了吧。“香包!
”今天,我也要趁端午节,亲手做个香包。想干就干,我和妈妈买了朱砂、香粉,带上七彩线,就直奔外婆家。
刚进外婆家,就看见外婆正端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做着香包。我迫不及待地上前细看,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香包都还只是个半成品,肚子里塞了不少棉花,都还敞着一个个大口子。外婆说,还得给它们放朱砂、香粉,最后封口呢。看外婆做得起劲,我立马手痒痒。妈妈知道我的心思,随手抓起一块金灿灿的布递给我,那块布滑如锦缎,亮如丝绸,还说:“照这块正方形的小布剪,再剪下两块来。”看着容易,做做难,滑布料,加上钝剪刀,怎么也不好使,费了好大的劲,仍然无济于事,只好请妈妈帮忙才凑齐了三块正方形的小布。
然后,妈妈叫我把三块布缝起来。我心想:以前,我和姐姐在奶奶家常拿针做个钱包什么的,这还不是小菜一碟。我一手拿针线,一手抓布,从布的上头往下扎,翻转布,又一针刺过去。哈哈,两块布慢慢地连在一起了。正在这时,妈妈看见我的`招式,哭笑不得地对我说:“照这样缝,不知要到猴年马月呢。”于是,妈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哦,我明白了,原来要像蚯蚓穿洞的样子缝。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做起来,一开始,笨手笨脚的,不是针脚宽了,就是针脚窄了,还歪歪扭扭的。后来,越来越熟练,不一会儿,就缝好了香袋囊。接着要放棉花了。等我把一团团的棉花塞进去后,原本瘪瘪的香包,就鼓鼓的了,像吃撑了肚子似的。随即,妈妈又让我把红红的朱砂,香气刺鼻的粉放进去,一不留神,粉儿一股脑儿都倒了进去,连手儿都成了红色,闻闻,还有淡淡的香味儿。最后,妈妈帮我封口,钉上流苏,一只老虎香袋就完成了。
虽然我怎么看手中的“老虎香袋”,都不怎么像威风凛凛的老虎,虽然,大街上卖的香袋琳琅满目,形态逼真,可我还觉得自己的香袋最好,因为这是我做的第一只香袋,包含着我一种特殊的情感。我喜欢我做的“老虎香袋”!
端午香包的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