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相信同学们一定都绞尽脑汁了,出色的作文是可以将我们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的,以下是美篇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乡的端午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家乡的端午作文篇1
我小时候是在赣榆长大,我的家乡每年端午节也有很多习俗,我现在仍记忆犹新。
那天最有趣是小孩的装扮,首先小孩要穿上黄色的新衣服,领子下面缝着一个长长的香荷包,香荷包是用不同颜色的碎布拼成,上面是一个“猫”型的脸,还绣一个“王”字,下面挂着许多“心”型的坠子,一直拖到腰上面,走起路来一摆一摆有趣极了,伴着荷包里面装着香料香气扑鼻,当时的心情不知有多么得快乐。
衣服袖子下面还缝着两小块长方型的红布条黄布条;两个小手腕还要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线穿一个桃核系上,据说这些都是为了避邪。
穿戴整齐后,然后开始品尝妈妈包的粽子,粽子用长长的竹叶包的',里面有的包肉、花生、红枣、总之都有糯米。接着妈妈把放在粽子锅里一块煮的鹅蛋、鸭蛋、鸡蛋装在用五彩线编织的网里,放在我的脖子上挂着,我小心翼翼保护这三个蛋,等到上幼儿园时和小朋友玩“碰蛋”游戏。到中午时妈妈用许多艾叶、蒲草放在水盆里给我洗澡,说能祛病健身,用少量雄黄涂耳朵眼……
这些就是我的家乡赣榆端午节那天的习俗,我喜欢这习俗,喜欢那粽香的味、荷包的味和“碰蛋“给我带来的欢乐和幸福!
家乡的端午作文篇2
我的家乡在风景优美 、四季如画的江南 ,而且在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杭州。不过我的住家不是在杭州市区,而是在杭州的郊区——古城临安。
在我们这儿,每当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时,我们总会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来庆祝节日,还在门上挂一些艾草。
说起端午节的由来,可真还有几个好听的.故事呢:据说古诗人屈原因为怀才不遇,在五月初五这天跳进汨罗河自杀了,人们就想把这位贤臣的尸体打捞上来。可是人们一直追至洞庭湖上也没有打捞上他的尸骨,人们最后放弃了打捞。但人们也不想他的尸首被湖里的小鱼小虾吃掉,人们就七手八脚地包起了粽子,投进湖里喂那些鱼虾。大家出于对他的怀念,和对他才华的敬重,每年的五月初五,我们都会包粽子,赛龙舟。这就有了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等等习俗。
家乡的端午作文篇3
在家乡的端午中,有很多风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了!
在家乡,端午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
家乡的端午作文篇4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代代流传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我们可以在闽江边看到热闹的划龙舟比赛,还可以吃到妈妈亲手包香喷喷的粽子。
闽江边上,围观的人们里里外外站了好几层,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期待;江面上,并排停着几条色彩炫丽的龙舟,每条龙舟都锣鼓震天,充满必胜的信心。划龙舟比赛终于开始了!站在龙舟最前面的一个人是夺标手;站在最后面的一个人是掌舵的,他控制着龙舟行进的方向;中间站着的一个人是打鼓的,他是用鼓点来是控制大家划桨的节奏,十八位划桨的人动作整齐划一,干净有力,一起舞动着手中的桨板,龙舟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像离弦的剑一样向终点冲去!围观群众加油的声音震耳欲聋,这是多么热闹的场面啊!
回到家,妈妈就开始用准备好的粽叶包粽子了。粽子的形状可以各异,有三角形的、菱形的、长方形的,甚至还有圆锥形的,每个人想怎么包就怎么包。包出来的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有肉粽、花生粽、还有白粽,最有意义的是在里面加蜜枣以图吉利。不管包什么馅、什么形状,那都得把线缠紧,以免在煮的时候松散。放在锅里蒸熟,打开粽叶,清新的香味扑鼻而来,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
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家里的大门前都会插着一支大蚊香和艾蒿,再用艾叶熬水洗澡,据说有驱蚊的效果。这些我都是听外婆说的。
我喜欢过端午节,它使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节日气氛;更让我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家乡的端午作文篇5
“五月五,是端午”。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是从婆婆端出那盘香气扑鼻的粽子开始的。
端午节的准备,往往从一个星期以前就开始了:婆婆每次出门买菜,都不忘看看哪里有好的粽叶、糯米以及红豆、肉之类,提前挑选到最满意的食材,做好充足的准备。端午节的前一天,还要淘糯米、泡糯米、腌肉、静置,一应准备,半点马虎不得。
去年端午那天,正好周末,在家里闲得无聊的我突然有了一个绝妙的想法——去婆婆家学包粽子。
“你要学?怕是要把粽子做成了糯米稀饭了哟!”婆婆听说我要来学包粽子,立马开始打趣我。
“怎么会呢?不有婆婆你在旁边指导嘛。”
“那行,婆婆教你包。”婆婆笑着刮了一下我的鼻子,就开始手把手地教我包起了粽子。
“其实这个包粽子啊,说简单也很简单: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往里面加上七分满的糯米…”婆婆边说边做,把粽叶想裹纸筒那样卷成了漏斗,装上了米,再把粽叶折下来,缠上线。这两步切记要捏紧了,不然会散架…,一个小角就出来了。把粽叶沿线折下来,另外三个角也出来了。最后缠上线,粽子完成。
看着婆婆三下两下就包好了一个粽子,我也迫不及待地上手操练了:“这个好简单哦,我学会了!你看……”说着就照着婆婆的样子把粽叶卷成漏斗状,往里面装上了米。正当我准备开始下一步的时候婆婆把我叫住了:“哎哎,莫忙,你看你的粽子下面有洞的嘛。”
“哦?好像是这样,那婆婆你说啷个办嘛。”
婆婆看了看我包的粽子,悄悄地给我说了一个小诀窍:先把粽叶往里折了一点,再卷成漏斗的形状,。照着婆婆给的小窍门,我把粽子拆散了重来:嘿,还真没有洞洞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继续往下:压粽叶,缠线……虽然顺利包好了,但这包的是个什么玩意儿啊?不规则的奇形怪状,甚至粽叶都破了。算了,再来!我就不信我包不出来。
反反复复,嘀嘀咕咕,吵吵闹闹,好不容易花了小半个小时,才包好了我第一个勉强像样的粽子,我不禁深深地感叹起这小粽子的制作艰难:古人是把祭祀看得有多重要?这祭品的置办这么费工夫!反正我是没这个技术了,那就负责吃好了。
粽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伸出了我的手拿了一个刚出锅的粽子,品尝到第一口端午节的味道。
家乡的端午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