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我们离不开写作文,这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在平时多多学写作文,个人的语言能力一定都得到提升,下面是美篇吧小编为您分享的游承德的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游承德的作文篇1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处理政务的地方。历经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皇帝的修建,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去年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这一著名的皇家园林。
从丽正门进去以后,我看到了一对狮子,一个是雄狮,一个是雌狮。当年日本兵进攻中国时,看上了这对狮子,但怎么拉也拉不走,准备第二天把狮子炸掉,看门的老爷爷当天晚上在狮子的眼睛上抹了鸡血,第二天日本兵以为是狮子流血泪了,就跑了。
我又看到了乾隆皇帝题的“避暑山庄”四个大字。其中,“避”字多了一横,导游告诉我们,关于“避”的说法有很多,其中有人说是乾隆皇帝喝醉酒后题得这四个大字。还有人说,乾隆皇帝是为了避一种病,叫“天花”,为了不让老百姓说闲话,所以在“避”字里多加了一横。
走到了慈禧太后的房间,里面的味道非常难闻。导游正指着慈禧太后的物品对她的三大爱好一一做介绍:“一是唱戏,二是,三是玩狗。”玩狗!我突然来了精神,我竟然跟慈禧太后有同样的爱好——玩狗。真是太有趣了!
在慈禧太后的房间旁边有一个博物馆,博物馆里面大都是太后的用品和皇帝、皇后的衣服。我还在里面看到了各种属相的守护神,这些都是无价之宝啊!
避暑山庄的奇珍异宝还不止这些,需要我们多多发现,发现它那独特的美。在晚上八点的时候,有一场演出,讲的是康熙皇帝的一生,这场演出有1300人参演,其中有五人饰演的是康熙皇帝,分别演他的儿童时代、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和老年时代。
在演出中途,有一尊大佛出现了,因为大佛出现前是一片黑暗,我也不知道那尊大佛是从哪里弄上来的,眼尖的观众说:“是从地下升上来的。”人们顿时明白了,原来这个场地是旋转的。最后,1300人的壮观演出圆满结束。
避暑山庄的名胜古迹已经深深地印在我心中,这次游承德避暑山庄给我的暑假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让我的暑假更加有意义!
游承德的作文篇2
普宁寺系承德外八庙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这里群山环抱,形胜优越,气候绝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这里兴建了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成为仅次於北京的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和寺庙著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外八庙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广安寺和罗汉堂等11座寺庙组成,这11座寺庙分外八处受北京雍和宫管辖,得名“外八庙”。其中以普宁寺最为完整、壮观。
普宁寺建於清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较大的寺庙建筑群。当时清政府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的叛乱,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封爵,因他们信奉藏传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称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宁寺。淆政府希望边疆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取名“普宁寺”。
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普宁寺正门,面阔五间,当中三间石刻拱门,象徵“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殿内供奉的两位天神即“哼哈二将”,是1986年修复时新塑的,高4.34米,木骨泥塑。手持金刚杵,裸露上身,衣缠腰际,瞠目作威猛状。左为密持金刚,右为那罗延金刚。碑亭为平面三间方型,重檐歇山顶,下檐单翘单昂,上檐单翘重昂,黄琉璃瓦绿剪边覆顶。亭内有三座碑,中间是《御制普宁寺碑文》,记载了兴建普宁寺原委和布局;左右为《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御制平定准噶尔後勒铭伊犁之碑》,记述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贵族达瓦齐.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巩固西北边防的史实。这三座碑均为乾隆御笔,用满、汉、蒙、藏四种文书写成。钟楼平阔三间,两层楼阁,单檐歇山顶。内悬清朝雍正年间铜钟一尊,高2米,口径1.26米。每日清晨,喇嘛叩击108响,僧人开始上殿念经。佛教称这108声钟声可去108种烦恼,“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覆绿剪边黄琉璃瓦,正脊中央置一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特有装饰铜质鎏金宝塔。屋脊、前後垂脊、岔脊头共有十个鸱吻,在建筑上可保护脊垄稳固、不渗水。檐角上各有七个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像,它们各有其寓意。第一个是龙,能兴风作雨,是帝王象徵。第二个为凤,鸟中之王,指有圣德之人。第三个是狮子,为镇山之王,勇猛威严。第四个是天马,象徵皇帝威德畅达四方。第五个是海马,喻意皇帝威德可通天八海。第六个是狻猊,是一种能食虎豹的猛兽。第七个叫押鱼,为海中异兽,能灭火防灾。大殿正中供奉三世佛,中间是现世佛释迦牟尼,左边是前世佛燃燈,右边是未来佛弥勒,木雕金漆,金光闪烁,仪态庄严。两侧山墙石坛上排列十八罗汉像。北墙绘有八尊度母和胜乐十六天女图,栩栩如生,传神入画。屋顶绘有六字真言。
普宁寺後半部的藏式寺院建筑是模仿桑耶寺风格,通过建筑总体布局和个体造型来反映藏传佛教的世界观,把密宗的曼荼罗等清净佛国理想境界用具体建筑形象表现出来,使整个建筑具有象徵作用。“曼荼罗”的梵语,义为“轮集”,或译作“;轮坛”、“坛城”,是密宗僧侣修行时构筑的法坛,後演变为“圆轮俱足、诸佛集会”的圣坛。普宁寺的後半部就是根据佛经对宇宙的描述设计的。大乘之阁巍然屹立中间,代表须弥山,象徵世界中心,阁之东西则建有日殿和月殿,表示日月环绕宇宙世界运行,阁的四面有四座重层殿宇代表四大部洲:东胜神洲殿象徵风,起着长养万物的作用,形如半月,故建筑月牙形台殿;南瞻部殿象徵火,形为三角,起着促进万物成熟的作用,建成梯形台殿;西牛贺洲殿象徵水,摄受万物,建成椭圆形台殿;北俱卢洲象徵地,保护万物,建成正方形台殿。阁之四隅有四座宝塔,代表佛之“四智”:西北角的白色塔为“大圆境智”,能清楚地反映、认识世界万象;东北角黑色塔为“平等性智”,视世界万物平等无差别;东南角的红色塔为“妙观察智”,表示佛能明察善恶,妙观万法;西南角绿色塔为“成所作智”,表示信佛能成就自利和利他事业。大乘之阁五顶紧密连接,结成一个屋顶组群,四大部洲的台殿和日月殿是把藏式平顶建筑改变比例,作为基座,上建汉式木构建筑,而白台建筑则是藏族形式,这样使汉藏建筑巧妙结合,外形雄伟又具有园林配置,形成汉藏文化相互融合的风格独特的寺庙建筑。
大乘之阁内部分三层,在上下贯通的中部供奉着世界最大的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这尊佛像高22.28米,腰围15米,重量达110顿,用松、柏、榆、椴、杉五种木材制成,约需120立方米木材。观音站在莲花座上双手合十,背後又生出40只手来,每只手上有一只眼隋,各持一件法器。造型庄严,慈颜善目,衣纹自然流畅,是宝贵的艺术珍品。
在千手千眼观音两旁是高达l4米的善才和龙女木雕塑像。大乘之阁的二楼供藏五方佛,三楼的迥廊上供奉三世佛和宝塔。阁内的墙壁均用万佛龛装饰,每个佛龛内部都有一尊金漆藏泥无量寿佛,共计一万零九十尊,整个殿堂装饰得金碧辉煌。
大乘之阁东侧还有妙严室,是乾隆皇帝进庙休息之所。西侧有讲经堂,是蒙古佛教首领章嘉国师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讲经场所。周围还有八栋共40间僧房,是上层佛教界人士驻锡之所和喇嘛僧房。据说在乾隆年间,普宁寺有喇嘛二百多人。
游承德的作文篇3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跟随旅行团去承德坝上旅游,初到承德,看到的是古朴、大方的避暑山庄,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但导游却说这里是标准的“低调奢华”,因为主殿澹泊敬诚殿全部用楠木造成。
参观完了前面的宫殿区,我们乘坐游览车去参观二马道、冷宫。在途中,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根本没当回事,继续参观。在快到湖边的时候,雨越下越大,没办法我们只好躲在卫生间里避雨。趁着雨小的间隙,妈妈去旁边的商店买了两把伞。我们打着伞在雨中“漫步”,途中顺路买了一件雨衣给我穿上,这件雨衣在后来可帮了不小的忙呢!
到了湖边,我们准备乘船去烟雨楼参观,坐在船边欣赏着周边的美景,小雨让湖上出现了一片轻雾,犹如穿行于仙境之中。没想到雨却越下越大,风把雨刮进了船舱,大家只好用伞顶着。可是一点儿作用也没有,大雨把船上的人都浇成了“落汤鸡”,就我一个人幸免于难,导游开玩笑地对我说:“你穿着雨衣,还不来挡挡。”我站起身,雨滴如子弹般敲打着我的后背。风雨越来越大,船也剧烈的摇晃起来,为了大家的安全,导游组织我们到岸边的长廊里躲雨。老天就像在跟我们开玩笑,雨一会小一会大,有人想趁着雨小的时候赶快上船离开,刚走出长廊,又被大雨赶了回来。等待了一个多小时,雨终于停了,我们赶紧坐船离开。
在回馆的路上,司机告诉我们,这边都没下雨,让我很郁闷。虽然错过了很多景点,但却让我“永生难忘”。
游承德的作文篇4
今年暑假充满快乐、有趣。我去了很多地方游玩,比如:北京、承德、草原等,但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到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游玩。
七月十六日早晨,我和爸爸、妈妈、叔叔,起了个大早,来到了承德避暑山庄门前,一看,天呐,人山人海!我们进去的时候,听见树上的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呼唤我的名字;看见柳树被风姑娘吹得摇摇摆摆,好像在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
过了一会儿,叔叔请来了一位导游。导游一边走,一边向我们解说:“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还有,整个避暑山庄几乎仿造了很多有名的景点······”我们边听边看,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东倒西歪亭,导游说:“不管你在哪个位置,墙上的画都会倒向你站的方向。”
我们尝试了一下,果真像导游说的那样,不管你在哪个位置,墙上的画都会倒向你站的方向。非常有趣!接着,我们来到了一个湖边,我看见湖面波光粼粼,湖水清澈,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湖边的树上传来蝉的鸣叫声,它们好像也被美景陶醉了,发出赞叹声。然后,我们来到皇帝晚上看月亮的地方。当我进去的时候,看见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其中有一块石头非常像老虎,有七个小洞,其中有一个像月芽的小洞。
时光匆匆,已是傍晚时分,我们坐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承德避暑山庄。今天我感到特别快乐、有趣!
游承德的作文篇5
小布达拉宫就是普陀宗乘之庙,俗称小布达拉宫。在避暑山庄以北,“须弥福寿之庙”的西侧,是一座具有非凡艺术代价的寺庙构筑。全庙除主体大红台、懂得台等外,尚有四十多座各式百般的僧房佛殿白台和塔台,是承德外八庙中局限最大的一个,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气魄宏伟,异常壮观。
该庙是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建筑的,“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庙依山制作,坐北朝南,山门内是碑阁,北是五塔门,高十余米,有拱门三个,上建红、黄、黑、白、绿五座喇嘛塔。门北是琉璃牌楼。牌楼北地形渐高,各式白台、塔台构筑因地形而散置,坎坷有别,变革多端。最后为宏伟高峻的主体构筑大红台。大红台的正面,下面是高达十八米的懂得台,其上矗立着高达二十五米的大红台。红台内附近为三层群楼,中央是重檐攒尖鎏金铜瓦项的“万法归一”殿。
清帝乾隆建筑这座局限雄伟的喇嘛古刹,是有其用意的。乾隆三十五年,是乾隆六十寿辰,乾隆三十六年是他母亲八十寿辰,蒙古族又虔信黄教(喇嘛教格鲁派),借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少数民族的王公、部落长来承德为他祝寿之机,操作喇嘛教,举办绥抚。桑珠孜宗堡始建于1363年,是后藏日喀则地域最早的构筑之一,被称作“小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扩建时,在形制友善势威风凛凛上受到桑珠孜宗堡影响。在承德市避暑山庄正北,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是为庆贺乾隆的60大寿而建的,也是“外八庙”中局限最大的一座。其样式仿拉萨布达拉宫,气魄壮观,故又称为“小布达拉宫”。
乾隆三十六年,为乾隆帝六十寿辰和皇太后八十寿辰之年,边疆各少数民族的首领都要集承德,进行隆重的庆寿勾当,呈现了亘古未有的全百姓族大连合的排场。为了恭顺各族信奉,连合各族人民,乾隆帝御旨制作这座大型寺院。
其时,边疆各少数民族多半爱崇藏传释教。拉萨布达拉宫是藏传释教的一此中心。而藏传释教宣称布达拉宫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观民音菩萨的道场听说有三处:一在印度,一在西藏,一在南海(浙江普陀山)。乾隆帝以为,观音发祥于印度,然后先到西藏为本土,以是在承建观音道场便"仿西藏,非仿南海"。普陀宗乘之庙是在汉族传统构筑的基本上融合藏族构筑特点制作的,它是汉藏构筑世术领悟的规范。
这座寺庙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藏式构筑,庙内共有巨细构筑约60处,多是平顶白墙。主体构筑大红台是一座暗赤色的方形构筑,在周围白色楼宇的映衬下,很是抢眼。大红台中心的万法归一殿顶部所有被鎏金铜瓦所包围,仅此一项造价等于黄金万两,这里是进行重大的宗教典礼或清帝访问重要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及王公大臣们的场合。普陀宗乘之庙古木参天,情形寂静,还可在此远眺棒槌山,是外八庙中不行不游的一处。
游承德的作文篇6
天蒙蒙,小雨濛濛,薄雾未散。我与同学组成游学团来到了所谓“山中有园,园中有山”的名胜古迹——承德避暑山庄。这座避暑山庄是由康熙皇帝自一七零三年开建,八十九年后完工。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总面积达五百六十四万平方米,可谓庞大壮观。
进了正门,便看到一块写着“避暑山庄”四个金字的大木牌端端正正地架在屋檐下,这是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字迹清晰古朴顺畅,劲道浑厚有力,出笔一定大方,下笔必定干脆利落。只是“避”字中的“辛”字下面多了一横。导游解释道,这只是为了追求书法的美观才这样写的,没关系。
往里走,再过几门,进了正宫,便看到一殿堂,殿前支撑着数根木柱。别把这些木头看成普通的木材,这可是由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近身抚摸,虽然是百年之物,但上面的花纹依旧清晰可见。感叹时,隐约闻到一股淡淡的幽香,使人舒适了许多,妙极了。我寻思着这股幽香,倒不像菊花的冷香,不像桃花的甜香,也不像桂花的清香,更不像紫丁香那浓浓的香气。闭上眼,好像自己置身于古时候,看见皇帝在漫步游赏,听见皇帝与众臣谈笑风生……
有诗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错,我们游转到了烟雨楼,这烟雨楼也是由这首诗提名而来。果然不负其名,正值小雨濛濛,薄雾缭绕,像块飘动的透白纱帘,将烟雨楼和游人轻轻裹在其中。走到近处,欣赏那烟雨楼,一旁的翠柳拂拂飘扬,遮了半边烟雨楼,有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烟雨楼前有片湖泊,湖泊上有座曲折小桥,站在桥上望湖中看,荷叶、莲蓬、绿藻静静掩在湖面上,荷叶上镶嵌着一颗颗晶莹的“珍珠”。这湖泊虽不及江南西湖那般有着“欲把西湖比西子”的美丽,但却有西湖所不及的那份古典高雅和那份神秘。
游完烟雨楼,转了个弯没多远,便见到一片庄稼地,四周篱笆围绕。导游介绍这是给皇帝种西瓜的地方,每到夏季,皇帝到这儿避暑,都要吃西瓜。看着里面的小茅草屋,已是落败,独立其中,不由浮想翩翩……再往前,便能见到世界上最短的河流——热河,所以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导游笑说,用这里的水洗洗手可以沾点福气。果真,我们都去洗手,那水有着一丝清凉,好痛快!
小雨初停;薄雾犹遮在眼前,越往远处看,越模糊。这是在现实中,还是只是个梦境?不管是现实还是梦境,写着“避暑山庄”这四个金字的大木牌已经架在了我的心上。
游承德的作文6篇相关文章:
★ 游泰国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