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留住那些珍贵的瞬间,日常写作文,我们能积累大量有价值的生活观察,美篇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古镇作文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古镇作文篇1
在暑假里的最后几天我对妈妈说:“妈妈,这个暑假我什么地方都没去,我想到外面去玩一玩!”“当然可以,嗯……。那就去鸣鹤古镇吧。你反正一次都没去过,我们去逛逛也行。”“耶!”我高兴得不得了。
第二天我准备好所有的零食,日记本等等,放入一个背包中。“出发喽!”我十分高兴地叫着,仿佛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我们是傍晚出发的`,傍晚吃完饭我们就开始出发。由于路途稍长所以呢我在车上小睡了一会儿“哇好漂亮呀。”直到妹妹河东狮吼般大的声音把我吵醒,我才从朦胧中醒来。我眼前十分亮迷迷糊糊的我顿时傻眼了:金碧辉煌的门框矗立在我们的眼前,边上的湖面上飘着几辆“汽车”,靠湖的栏杆边上也是灯光明亮,金碧辉煌,黄色的灯把我眼睛闪瞎了。从斜面看金黄的灯光映在水面上如皇家池塘。
我们下了车走进去,顿时浓浓的香味在我鼻子前诱惑着我,我下意识地问了一下妈妈:“哇,好香呀,这是什么东西呀?”“我也不知道”妈妈非常简略地回答我,按照我们这里的话说这就是说了个白说。妈妈不告诉,我就自己去探索这是什么东西。我走进去,顺着的香味寻找,发现面前大大小小的摊位都有各种美食,样样俱全。但是甜得掉牙,不过十分美味——有老鼠禟球、凉粉……
古镇作文篇2
溱潼镇去过一次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前从名词上感到“溱潼”这二个字与一般的地名不一样,挺有内涵的。到了溱潼,深感这是一个不一般的古镇,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镇。
溱潼古镇是溱湖所在的古镇,镶嵌在姜堰、兴化、东台三市的交界的里下河地区。旧有犬吠三县闻之说,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走在街上,见黛瓦灰墙青砖地,麻石铺街古槐阴,别有一番风味。当地的朋友,热情好客,带领我们去游览古镇和溱湖,使我们大饱了眼界。
溱潼古镇四面环水,古镇的水很清,清的连水里的游鱼水藻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那里的水很纯,纯的不用加任何添加剂就可以直接饮用;那里的水很绿,绿得像一颗化不开的翡翠,恰似白居易《江南好》中写的那样,“春来江水绿如蓝”。
镇内千年古树木甚多,如唐代国槐,宋代万朵古山茶,明代黄杨,至今郁郁苍苍,生气勃勃。我走在一棵大槐树前,此槐树长的直溜溜的,树梢上枝丫很多,树叶密密丛丛向下垂着,宛如一顶大伞盖;日头当空照,一缕细碎的阳光筛在地上;此时槐树正盛开槐花,白花花的,周围满是槐花的.清香,微风吹来,槐花如仙女散花似得飘洒一地,令人陶醉。在古山茶院里,有棵被国际友人誉为的“中国茶花王”,高达十余米,此树树龄已有800余年,至今仍是茶花盛开;茶花盛开时,茶花是极美的,形成不可多得的景观;可惜去时不是茶花盛开的季节,有机会一定前去观赏。
古镇的夜晚是很宁静的。远处又悠悠扬扬飘来动听的二胡乐声,是抒情、又恬淡。住地墙上有诗人石材的一副对联,“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潼水国胜江南”这幅对联写的是如何的贴切!
古镇如同陈酒,越陈越香。有机会我还想去溱潼!
古镇作文篇3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游西塘古镇。听妈妈说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善县,西塘的一些古屋顶上,长着近尺高的瓦草,据传是屋宅以前主人的魂灵附在了这些草上,使它们长得如此茂盛,佑护着古屋的宁静和久长,也佑护着古镇的繁荣与祥和。我们要坐两个半小时的汽车才能到达西塘。
一进西塘古镇,我看到河的'两边有一排排古老的房子。最主要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望仙桥始建于宋代,来凤桥、五福桥、卧龙桥等建于明清,已倾听了千年的流水低吟、桨橹浅唱,阅尽了两岸的屋舍变迁、旧事新人;依河而建的街衢,临水而筑的民居,尤其是总长近千米的廊棚,使整个小镇在记忆中慢慢褪去了色彩,虽有些泛黄,却逐渐清晰……人们都说,赛华佗是个神仙。大家忘不了他,四时八节总有人要到这座小石桥去盼望他再回来给大家治病。时间一久,这座小石桥就被叫成“望仙桥”。
街道非常狭窄,对面的人家好像伸手就能碰到,听导游介绍最窄的一条街道叫“石皮弄”超过180斤的人是走不过去的。街道的两旁还有商铺,里面主要卖西塘的特产芡实糕、核桃糕、八珍糕、脆皮花生酥、大头菜、熏青豆、送子龙蹄、阿牛粉蒸肉等,看了就让人垂涎欲滴。我和妈妈买了一些芡实糕带回家给亲朋好友尝尝。今天的收获真不少。
古镇作文篇4
下了车时间还早,风吹拂着我的脸颊,我独自一人漫步在古镇门前。
初入门前,一种庄重而严肃的感觉,油然而生。一阵闲逛,我遇见了几名红军石尊。他们神情严肃,眼神坚定。本不算板正的腰,扛着许多重物:有背着枪的,有扛着锅的,也有搀扶着伤员的,还有举着红旗、吹着号的人……他们中有古稀老人;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青年。
石尊们每天矗立在古镇门前,风吹日晒、日晒雨淋,岁月给了石尊栩栩如生的精神面貌。逼真的脸庞、浓黑的眉毛、数行皱纹的额头……石尊经过了岁月的冲刷,但依旧没有经岁月的变化而变化,反而越来越具有价值感。虽然只有几个石尊,但是却给人浓浓的红色精神体验。
临走之际,午后的烈日放射出毒辣而刺眼的太阳光,光线折射在了石尊上,闪耀着灿眼的'光辉。我隐在大树下,悠然自得的看着石尊的变化。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浮想联翩。
几十年前的今天,红军正奋力前进着,一路上同志们团结互助,健步如飞,不怕困难,恰有“乌蒙磅礴走泥丸”之感。
敌人大举进攻之际,指挥官沉着冷静,同志们英勇善战,打的敌人那叫一个“惨”。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完成四万五千里长征的丰功伟绩……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上了车,眼睛一直望着石尊。车子启动了,我渐渐远去……
古镇作文篇5
俗话说:“游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可见南浔之富庶和文化底蕴之深厚。古人又云:“一个清政府,不如南浔半个镇。”这更强调了南浔的荣华富贵。这不,国庆期间,我和爸爸慕名前去参观。
我们走进了南浔古镇公园,导游姐姐告诉我们,南浔有“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黄金狗”的说法。“象”是指家里有一千万银两以上的世家,如刘家、张家、顾家和庞家;“牛”是指家里有一千万银两以下、一百万银两以上的世家;“狗”是指家里有一百万银两以下、五十万银两以下的世家。实际上,“八”和“七十二”并不是准确数字,“牛”和“狗”的数量远不止这些,这不禁让我们感叹,南浔“一个清政府,不如南浔半个镇”的.名号并非徒有虚名!
我们先去刘家参观。沿途有许多有趣的景象:脖子上系着细绳的随时准备捕鱼的鸬鹚,手臂般粗的毛笔,东西合璧的小楼……
我们到了刘家的度假村——小莲庄。现在到秋天了,那里的荷花竟然还没有凋谢,还是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象呢!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座约10米高的假山,导游姐姐告诉我们,那就是整个南浔镇的最高峰!“真的吗?!”我着实被吓了一跳,在我的印象中,村落里都会有高高的山峰啊。原来南浔处在平原地带,这10米高的山就已经是最高峰了。我们在假山里玩迷宫游戏,我差点迷了路,幸亏有指南针,它救了我一命。
参观完刘家后,我们到了张家。张家的玻璃雕、木雕和砖雕都非常精美。当我们经过张家的乐厅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乐厅门前有两颗高大的广玉兰树,其中一棵树上有一个蜜蜂蜂巢,一只马蜂想到蜂巢里大吃大喝,蜜蜂们出来迎战,每当马蜂进攻时,蜜蜂就飞起来防守,马蜂无机可趁,悻悻地走了。小蜜蜂真是好样的!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顾家开了一个基金会专门帮助贫困学生,“真是善良的人啊!”我在心里夸他们;庞家虽然还在修理,但很快就会竣工,给工人哥哥姐姐们点赞!
南浔真是个好地方!
古镇作文最新5篇相关文章:
★ 月饼作文最新5篇
★ 古诗作文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