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作文是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的,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振,作文是我们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的桥梁,以下是美篇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廿八都古镇游记作文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廿八都古镇游记作文篇1
我们江南行的第二站是南浔古镇,我们住的是百间楼的一家古宅家庭旅馆。第二天一早,我们开始去游览,是坐在小木船上,小木船在河水中的穿行,我们心情很舒畅。小木船是靠摇橹航行的,走得很慢,坐在上面像一头摇摇晃晃的老牛在走。我和哥哥一人拿了一个小杯子放在水里想捞鱼,可是没捞上来,杯子还掉在水里了,我心想:“不会有人来骂我们吧?”
我们看到了很多小桥,有半圆形的,正方形的和“几”字形的,是用石头建成的。有的小桥上还雕刻着小狮子,很生动。
每个靠着小河边的楼房都会有小台阶,你知道是干什么的吗?这是让人在河里洗衣服用的,我看到一只小狗在河里洗澡。我觉得这样非常不干净。
在回宾馆的路上,我们发现屋檐下有个小燕子窝,里面有五只小燕子,都把头伸出来在叫,四处张望,着急地等着妈妈回来送食物呢。
廿八都古镇游记作文篇2
暑假的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一家人到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青龙古镇游玩。
听说这个小镇有几百年的历史,我迫不及待想快点到那里。很快,我们来到目的地——青龙镇。
一座雄伟的城门映入我的眼帘,城门上写着三个大字“青龙镇”。门两边分别有三个精美的石柱子,我很好奇,不知道它们是干什么用的。爸爸对我说:“这些石柱子是古时候拴马用的。”走进城门,就看到一条用彩灯做的大龙。妈妈说:“现在正是一年一次的彩灯会。”弟弟拉着妈妈的手大步走在前面,我和姥姥、爸爸跟在后面,我们看看这儿,看看那儿。突然,弟弟停下脚步,我忙跑过去,原来,弟弟是被吹糖人、捏泥人的吸引住了。
随后,我们参观了民俗博物馆、手工艺博物馆、历史文物博物馆。最吸引我的是算盘博物馆,一个房间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算盘,连房顶上、墙上都挂满了算盘。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我们来到了一个大阳台上,站在阳台上能看到古镇的全貌。这里的风景可真美呀!很快到了下午,我们也该回家了,我有点依依不舍。这真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廿八都古镇游记作文篇3
家乡,是生育我们的摇篮。家乡,是放飞我们童年的地方。今天,我们宝宝贝贝假日小队看建筑、寻家乡变化的行动开始啦!目的地是周丛诗的家乡——龙门古镇。
6月3日早上10点,家长带着我们顺利抵达目的地。我们先进行了午餐前的热身活动——上山采枇杷。山路两旁的“宝贝”可真不少呀!粉红的桃子,躲在碧绿的树叶下,偷偷张望着我们……各种颜色的野花,露出笑脸,仿佛在热烈的欢迎我们呢;看!前面好大一片枇杷林,黄澄澄的枇杷挂在高高的枝头,似乎对我们宣战:“看你们有什么本领摘到我?”我们五个队员毫不示弱,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像猴子一样爬上了树,摘了许多枇杷。树林边还有两头牛在吃草,看见我们收获了那么多的果实,羡慕地一个劲的“哞哞”叫,仿佛在夸我们厉害呢!
午餐后,我们在龙门古镇进行了探秘之旅。这里是孙权的故乡。建筑可真多呀,就像一个“建筑博物馆”。很多是明、清时候的老宅子。有宗祠、牌楼、庙,最多的就是“回”字和“井”字的厅堂。有的房顶上长着树,有些房顶长着草和花,围墙上爬满了青苔,快赶上植物园啦!最稀罕的是我还见到了皇帝的圣旨呢,那是奖励给孙家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的“宝物”。我印象最深的是为烈士孙晓梅建立的纪念堂,她是为了革命牺牲的,我觉得她很勇敢、爱国,我要向她学习。
在这些古老的建筑里,还有一些村里人盖的新房子。也许再过100年,这些新房子也变成老宅子了。休息的时候,何锐给大家讲解了孙权和龙门古镇的故事,我们更深的了解了古镇的变迁历史。看了那么多神奇的建筑,我感觉它们就像一个个慈祥的老爷爷老奶奶,对我们轻轻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古镇游玩结束后,我们去周丛诗外婆家吃晚饭。外婆家新盖的楼房可真漂亮呀!宽敞明亮,房前屋后都种着花草,像美丽的天堂。听大人们说,以前的人可没有这么大这么漂亮的房子住呢。有趣的是晚饭都是家长们亲手做的,陈涵爸爸和何锐爸爸,可真是出色的“大厨师”啊,做的菜可美味了;饭是我哥哥做的,可惜锅巴烧糊了,不过我们吃的很香……
这次小队活动,了解了那么多的知识,玩得又开心,是最有意义的一次活动。
廿八都古镇游记作文篇4
我的家在锦溪,锦溪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古镇,墙是白色的,瓦是青色的,一般都是两层,是4a级的景区。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那儿玩。
老街上有很多好吃的食品,有烧烤的、油炸的、荷花糕,最特色的是袜底酥,吃起来又酥又香,回味无穷。向前走去有两个博物馆,一个是中国砖博物馆,另一个是锦溪壶文化馆,这两个博物馆我并不感兴趣。最引人注目的是美术馆,著名画家又名“张葡萄”,他画的葡萄光滑而饱满,让人垂涎欲滴,画的树木挺拔而秀美,画的鸟儿活泼机灵,我细细的品尝着,欣赏着,久久不想离去。
再向前走一点路,就是湖,右边的湖塘里荷花开了,有粉红色的,紫色的,还有白色的,五颜六色的荷花站在碧绿的荷叶丛里漂亮极了。左边湖里停着一排排的小船儿,有的船娘,青巾裹头,穿着蓝色的花褂一边摇橹,一边唱着悠扬江南小调,伊呀呀呀,真好听,再看远处的廊桥只能远处看,上面挂着红红的灯笼,弯弯曲曲,像龙似的,游玩的人络绎不绝的拍上几张照片。还有一座桥的名字我叫不出来,也很特别。
总之,我爱我的家,我更爱锦溪古镇。
廿八都古镇游记作文篇5
鸣鹤古镇到处是水乡的标志——桥、胡同、小巷。而我认为她还是一座让人捉摸不透迷宫。
我们来到古镇,首先体验乘了乘坐快艇的乐趣。我和爸爸妈妈坐上快艇,后面的一个工作人员,也就是驾驶员,扳了一下什么把手,快艇很听话,箭一般朝南驶去。快艇像擦着水面在飞。我面朝前方,一股强烈的气流向我们打来,我呼吸困难,只好面北。快艇渐渐接近湖心,开得慢了一些。我转头向快艇的尾部看,银白的浪花翻滚着,溅起的水珠散落在空中,像流动的礼花。驾驶员说:“注意,坐稳!”他的手左扭扭,右扭扭,快艇真神奇,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
下了快艇,进了古镇,看到了一条长河,河水清澈见底。再放眼望去,老房子可真多,挤挤挨挨,各式各样,看不过来。随后我们走进一个小胡同,那墙壁是用方形的石头筑成的。走到了路的尽头,才发现,有一面墙是斜的。走着,走着,我们在意胡同看到了一块长方形的碑,上面写着“银号”两个大字,爸爸说,这是古代银行。我们进了一条街,走到尽头,出现了“国医馆”三个字,我们走了进去,里面到处都是名医的介绍和相片。我们后来从后门走出,惊奇地发现,又回到银号了!
鸣鹤,原来你还是一座巨型迷宫!
廿八都古镇游记作文篇6
同里古镇在苏州市可是响当当的!它坐落在我生长的地方—吴江。
同里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它建于宋朝,到现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同里古镇由网状河流分割成七个岛。镇内由15条河流分割,由49座桥相连。镇内家家户户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尚保存完好。
清晨,我又一次来到同里古镇。河水“哗哗哗”的往前流。我顺着水声向前走,河的两边有一排排翠绿的大树,它们好像一位位士兵,保护着这美丽的风景。河面上有不少船,船上的伯伯有的坐在船上休息,有的招呼客人上船,在船上看风景。我走在石头铺的路上,脚下淙淙流过的,便是清澈的河水了。
青苔附着在河边,在水底摇摆,好似听着美妙的音乐,陶醉的摇摆着头。小河中有着机灵活泼的小虾,它们还不时来几下“立定跳远”,还有的小虾在觅食玩耍。如果你伸出手来,大胆的摸一下河水,暖暖的,舒服极了。如果你运气好的话,可能会遇上一只胆大的虾,它就会毫不胆怯的碰碰你,好似在与你握手。
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再加上一棵棵古朴的大树,淳朴而特殊的房屋,多么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悦耳的鸟叫声,好像在庆祝夏天的到来。
碧绿的河水好似一块碧绿的翡翠,湛蓝的天空好像一块蓝玉,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同里古镇,我爱你!
廿八都古镇游记作文篇7
锦溪古镇是江南水乡捧出的一颗明珠,古色古香,素雅别致!
白墙黑瓦间仿佛有说不完的故事、抹不去的历史、传不断的手艺。它每天都在向后人展示着前人的智慧结晶。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博物馆:中国古砖瓦博物馆、锦溪壶文化馆。
中国古砖瓦博物馆里面有许许多多古代的、现代的砖瓦藏品。其中,最棒的非“金砖”莫属。“金砖”并不是真正用黄金制作的砖,而是建筑宫殿时使用的砖,因其质地坚硬细滑,敲之发出像金属般的声音,故名“金砖”。它是匠人们使用特殊的工艺,历经2年时间,严格制作筛选出来的。难以想象每一块“金砖”背后承载了多少匠人的心血。
锦溪壶文化馆更是值得一观,里面摆满了精美的壶摆件,有茶具、餐具、茶宠……最显目的要属一楼展出的大茶壶,比一个普通成年人还高,它的壶把手就占了茶壶的五分之三,配上大气精美的壶身,让人挑不出一点瑕疵,观之震撼。
锦溪古镇之行,让我深刻了解到江南文化的灿烂辉煌、源远流长。我们要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吸取宝贵经验,开创美好的未来。
廿八都古镇游记作文篇8
说起我的家乡鸣鹤,心中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鸣鹤古镇年糕。
中国好多地方都有年糕这种传统的食物。但是,鸣鹤的年糕与它们不同。当你品尝过鸣鹤年糕后,你会发现别的年糕远不及它的糯,这种糯,与年糕中糯米的含量多少无关;别的年糕,也远不及它韧,鸣鹤年糕弹牙爽口,经得起咀嚼,这并不是因为年糕中添加了别的物质;别的年糕,还远不及鸣鹤的甜,这种甜,不要用你的味蕾去品尝,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得到。
鸣鹤年糕,或许不如其它年糕白嫩,或许不像它们,有较长的保质期,或许没有五花八门的口味,没有新奇的花样,但在鸣鹤人心中,那一身米黄,一根根整齐码成一排排的年糕,才是最完美的年糕。
年糕的制作方式,是影响口感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步入科技社会,一切均以快节奏为主。年糕制作也不例外。机器制作年糕的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手工年糕要比机器年糕口感好也是众所周知的。
但如果只是手工和机器的区别的话,还构不成这么大的差异。毕竟,做手工年糕的地区不止鸣鹤一个。口感的差异还来自心的传承。鸣鹤做年糕的手艺代代相传,有些人往上数好几辈,都是做年糕的。做年糕的老师傅,一辈子都与年糕打交道,心灵与年糕早已相同。做年糕,已经不是他们赖以生存得饭碗,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一根年糕都寄托着他们的情绪。
在古镇,年糕也有自己专属的花样——年糕饺。来到鸣鹤,不去逛逛古镇,不去品尝鸣鹤的年糕饺,那你这趟,算是白来了。面积不大的小镇里,大大小小分不了几十家年糕店,家家都会做年糕饺。每次去春游的'时候,豆酥糖、咸菜、梅干菜每种味道都买一个,手里握着热乎乎的年糕饺,听着小贩们的叫卖声,踏着布满青苔的青砖路,感觉自己的心又离古镇近了一步。
也曾到过别的古镇,哪里也有年糕饺卖。也曾一时兴起,买来尝尝。可不知怎的,总觉得自家的年糕饺才最美味。想着想着,竟念起家乡来……
廿八都古镇游记作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