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教学步骤,确保课堂顺利进行,要想让教案更加完整,教师需添加必要的教学资源,以下是美篇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狗尾巴草的教案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狗尾巴草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了解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
1、板书课题,围绕“借”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
向谁→借→结果?
怎样
2、观察课件演示:
说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说的时候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句。
评:直入课题,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题,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
二、学习课文第3至第5自然段
1、学生自读自悟,围绕提出的问题,在课文上批注。
(向谁借“△△”,怎样借“ ”,结果怎样“○○”。)
2、全班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教师相机指导。)
例如:
生:我知道了小壁虎借不到尾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读)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师:再读读这几句话,想想:小鱼、老牛、燕子为什么都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生:因为它们的尾巴各有用途,小鱼要用尾巴拨水,老牛要用尾巴赶蝇子,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生: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因为如果借给它,小鱼就没有尾巴了,它会沉到水里去的。
生:小壁虎那么小,老牛那么大,尾巴怎么接到小壁虎的身上呢?
学生发表许多意见。
师: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相信大家经过努力,也能成为作家的。那么,你们读读看,小鱼、老牛、燕子的话该怎么读?为什么?
学生有滋有味、摇头晃脑地读。
指名学生读,组织全班评议。
可从语气、语调、速度等方面结合动物的特点评议。
评:“动态生成”是“新基础”试验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备课不是简单地备教材,而是备学生,备可能。此处的教学,教师不仅关注“导”的进程,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了师生在课堂上积极有效、高质量的互动,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其他问题的解决也像这一教学片断,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
3、小组分角色朗读第3至第5自然段。
4、小结延伸: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啊!假如小壁虎继续向其他动物借尾巴,它会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怎样借?借到了没有?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作家,像课文那样,编故事。
⑴ 学生自由编。
⑵ 在小组里说、评、议。
⑶ 指名说,全班评议。
评:加强“说”的训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薄弱环节。这里的教学,在学生“学文悟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仿文说话”,牢固地建立了知识结构,既发展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足了时空。
三、学习第6、7自然段
1、自读、讨论: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它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样呢?为什么?
2、指导朗读:
⑴ 小壁虎这时心里可高兴了,它说的话该怎么读?
学生自由读。
⑵ 指名读,全班评议。
⑶ 电脑课件录音朗读。
⑷ 全班齐读。
评:非重点段落采用简略得当的教学方法来处理,通过指导朗读,使学生自己读懂内容,读得有情有趣。
四、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
⑴ 熟悉角色,练习读,加上动作、神态。
⑵ 小组书练。
3、指名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改进。
评议依据:
⑴ 表演的连贯性。
⑵ 各角色设计的动作,说话的语速、语调、语气、表情等是否符合课文的要求。
评:童话表演,不仅帮助儿童深入理解课文,使课堂教学显得生动活泼,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在自由活泼的氛围中,学生通过表演、评价、议论、比较,对语言文字就会有活生生的感受。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总结。
2、作业:
续编故事。
小壁虎看见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多么开心啊!它会告诉谁?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编故事:
小壁虎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朋友呢?朋友又会对小壁虎说些什么呢?
评: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这能力的发展。
狗尾巴草的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四散跑的能力和锻炼快速躲闪的能力。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自制长尾巴
1.开始部分
(1)请幼儿说说什么动物有尾巴,谁说出一个动物名,即给按上一条布尾巴。
(2)模仿小动物走路,来起到活动身体的效果。
2.基本部分。教师和幼儿共同游戏
游戏开始,教师说“捉尾巴的人来啦”!小动物四散跑开,教师想办法把小动物的尾巴揪下来,小动物利用转身、变速跑、左右躲闪等方法保护自己的尾巴,被捉到尾巴的幼儿暂时退出游戏。没被捉掉尾巴的小朋友在自己的手腕上套一根牛皮筋。讨论:怎样做才不会被别人揪下尾巴。
幼儿游戏:幼儿两人一组互相捉尾巴,胜利者套一根牛皮筋。(做两遍)男女小朋友互相揪尾巴,胜利者套一根牛皮筋。
3.结束部分
(1)数一数自己在这次活动中一共的到几根皮筋。
(2)告诉孩子得到几根皮筋回活动室就可以的到几颗糖果,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3)老师会把小朋友找到的保护尾巴的好办法告诉小动物,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狗尾巴草的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抓重点词句,结合看图,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内容;
2.掌握十个生字及有关词语,能用指定的.字口头组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点】 理解讲鱼、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用途。
【教具】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狗尾巴草的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扩大词汇量。
2、培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说话的能力。
3、理解课文的意思。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4、向学生进行礼貌。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难点是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投影仪、幻灯片(或挂图)4幅,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头饰4个。棉线(或纸条)一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提问:从课题看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什么事?
2、小壁虎是什么样子呢?(出示幻灯片或挂图)边指边介绍:壁虎也叫守宫、蝎虎。身体扁平,长达12厘米,背部暗灰色,有黑色带状的斑纹,身体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能在天花板上、墙壁上爬行,就是玻璃上也掉不下来。它有一条细细的.长尾巴,长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如果失去了尾巴就爬不快了。还有一项功能,先不告诉你,通过学习课文,自己回答。
3、你读了课题后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借?向谁借?借到了吗?)说得真好。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就可以解决。
二、听录音(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1、初读正音。自由小声读全文,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三分钟后)你借助拼音,认识了哪些字?(找中差生读。注意“蛇、挣、甩、傻”几个字是翘舌音,“蚊、您”是前鼻音。)
2、再自由小声读全文,注意停顿,不读破词和句。把你认为不太好读的句子站起来读一读(重点纠正停顿。)
3、读全文,找出有“一”字的词,读准声调(一条、一挣、一看);找出文中带有轻声字的句子,读出语气(有“了、子、啊、呢、呀、着、吗”等字的句子)。先同桌互读,再站起来读。
4、读文中插图的对应段。先对照图找出对应段(第一幅一、二段;第二幅第三段;第三幅第四段;第四幅第五段),按图指名读。
5、读文中对话部分。找出文中的四次对话,同桌互读。(指导认识对话的标记是引号,引号内是人物的语言)“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中“借给我”读重音,“行吗”是商量的口气,要表现出小壁虎难过、焦急但又尊重别人的心情。
6、快速给自然标序号,请7位同学站起来读。(中差生读),其它人听后评议、纠正后再读,看是否进步了。
7、齐读全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学习生字:
1、结合课文读一读10个生字和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先画出再读)。
2、你认为这10个生字中哪几个最容易记?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导分析,一个字写4遍。)
借:左窄右宽,把“错误”字金字旁换成立人旁,就是“借”,“昔”第二和第五笔写在竖中线上。
尾:左上包右下。外面是尸,上面不加点。
难:左窄右宽,“英雄”的“雄”字左边换成“又”,中间“亻”一竖写在竖中线上。
爬:左下包右上,“爪”字第四笔的捺要写平、写长些,能托住上面的“巴”字,“巴”的最后一笔起笔在竖中线上。
行:左右相等,右边“亍”不要写成“干”,第三笔和第六笔落笔顶齐。
告:猜一个字谜“一口咬去牛尾巴”什么字?上面“牛”字不出头是“告”,下面是“口”,第三笔在竖中线上,第四笔在横中线上。
新:左右相等,左边“亲”,写时第九笔捺变点。
3、你认为这10个字中哪几个难写?写时要注意什么?
壁:上大下小,上面左右各占一半,要写紧,下边“土”,要居中。
虎:左上包右下,第三笔是横钩,不是横。
诉:左窄右宽,有边“斤“加一点。
四、总结,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把生字看一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边看图1,学习课文1、2段:
现在我们按要求边看图边读课文边回答。
小壁虎为什么去借尾巴?(出示图)看对应段,边看图边说,读时用上“谁、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齐读第一、二自然段。这里有一根线(或一段纸条)谁上台前给大家做出“一挣”的动作。小壁虎为什么要“一挣”。读了这两段后谁明白了,谁聪明,站起来说说。这里也看出小壁虎尾巴的特点:可以自动切断。(板书“小壁虎挣断尾巴”)
三、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第一次借尾巴:
1.自学课文并思考:
a小壁虎在哪儿看见谁?
b她在干什么?
c小壁虎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
2.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图2,并回答问题。
板书:小鱼摇着拨水
3.指导朗读:小壁虎的话,进行礼貌.
4.练多读全段.
第二次借尾巴:
1.自学课文并思考.
2.观察图3,学生直接回答思考题.
板书:老黄牛甩着赶蝇子
3.指导朗读老黄牛说的话。
3.按提示,进行看图说话练习。
第三次借尾巴:
1、通过阅读课文与观察图4,简要分析。
板书:燕子摆着掌握方向
2、从按提示看图说话,到独立看图说话。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
2.分析课文,辨析反义词:难过高兴,明确事情的结果。
板书:长出新尾巴
五、总结课文,重点概括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六、课后练习:
1、练习分角色朗读;
2、填空练习。
七、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其它小朋友听。
附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挣断尾巴
逃走
小鱼
摇??
拨水
小壁虎借尾巴
老黄牛
甩??
赶蝇子
燕子
摆??
掌握方向
长出新尾巴
狗尾巴草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及词语。
2、积累一句句子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节,熟读4、5节
4、能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用处
教学重点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用处。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1、师:这些都是哪些动物尾巴?
2、出示壁虎的尾巴,让学生猜,学习虎字头,书空
3、师简介小壁虎
4、出示课题,齐读,学习生字“借”
5、听录音,想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6、学习第一节,学习“蛇挣断”
7、指名朗读第二节,指导朗读
二、教学第3~~5节
1、分组学习,出示要求:1)读通课文,每人选一个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一学。
2)说一说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
3)再想想小壁虎借到尾巴了没有?为什么?
(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2、交流
3、说话训练
出示句式:小壁虎向、和借尾巴。(指名)
小壁虎向借尾巴,不肯借,是因为。
谁能读读这节中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指名读,他们读得怎么样?
4、师生配合读第3节
5、学习4、5节
6、到了家里,他发现了什么?自由读第6节
7、有感情朗读课文
8、出示松鼠啄木鸟图,说说它们尾巴的功能
9、选一幅图说一说:小壁虎爬呀爬。
三、出示第一张图,说一说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
四、课外阅读《动物世界》
狗尾巴草的教案篇6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示题质疑
1.借助课件,了解壁虎。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
2.同桌合作,找出新认识的字,纠正读音。
3.出示卡片,检查读音。
a.指名读b.打乱顺序分组读c.去掉拼音读d.齐读
4.全班交流识记方法。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
2.指名分段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3.指名读,检查读书情况。
4.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一起合作连起来读一读。
四、指导书写“河”“姐”等6个生字
1.学生先观察,说说如何记住这六个字。
2.学生口头组词,理解字义。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4.学生说出结构及笔顺。
5.展示学生写字本,师生共同点评。
五、小结收获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出示课件(小壁虎与小鱼、老牛、燕子对话情景)
2.学生用“──”画出小壁虎的话,用“~~”画出其它小动物的对话。
3.学习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情景。
a.指名读,并评议。b.学生自由读c.分角色读d.表演读。
4.学生读小壁虎与老牛、燕子的对话。
a.师范读生评议b.学生自由读c.指名读,再评议d.分角色读
5.学生读老牛、燕子与小壁虎对话,想想为什么他们都不借给小壁虎尾巴呢?
6.出示挂图,学生讨论尾巴的用途,体会小壁虎当时的心情。
7.学生齐读“借尾巴”的结果。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边读边想象。
2.自由朗读全文,选择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课后延伸
1.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观察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说一说它尾巴的作用。
板书设计
狗尾巴草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生字,书写一个字“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师:欢迎大家进入快快乐乐学语文的课堂中来。孩子们,今天马老师要带大家去看一场激烈的比赛,你们看,咦,他们人呢?噢,差点忘了,他们每一个人都给自己编了一个谜语,我们猜得出来他们才肯出来见我们呢?孩子们,你们想看他们吗?那有没有信心来猜一猜呢?准备好了吗?
2、第一个: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里有。(猴子)——师:好调皮的一只猴子。
3、第二个: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白毛衫,三瓣嘴儿胆子小,青菜萝卜吃个饱。(白兔)——师:好可爱的一只兔子。
4、第三个:形状像耗子,爬在树枝上,生活像猴子,忙着摘果子。(松鼠)——好小巧的一只松鼠。
5、第四个: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好高傲的一只大公鸡呀。
6、第五个: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水上划船子。(鸭子)——好憨厚的一只鸭子。
7、第六个:头戴花冠鸟中少,身穿锦袍好夸耀,尾巴似扇能收展,尾羽开展真俊俏。(孔雀)——好美丽的一只大孔雀呀。
8、师:孩子们,你们真是太厉害了。那你们知道今天这六只小动物比赛比什么吗?
9、学习尾巴
①孩子们,尾巴是长在哪里的?我们有尾巴吗?你看见过谁有尾巴?
②哎呀,动物们都有尾巴的,难道他们今天要来比尾巴呢?
10、联系生活学习“比”
①来,马老师和胡昀初可以怎么比?
②马老师和xxx(这里找一个长得比较瘦的一个家长)可以怎么比?
③粉笔和铅笔可以怎么比?
④大象和小鸟可以怎么比?
⑤苹果和西瓜可以怎么比?
⑥记住“比”字了吗?你们这个“比”字也在这里比呢?(板书“比”字)它们也在比谁的脚是直的,谁的脚是弯的?
⑥哎呀,糟了,我们是来看动物们比赛的,怎么自己先比上了呢?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二、读通课文。
1、你们看六只可爱的小动物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他们是——(请五个小朋友来叫一叫,他们的`名字。)
2、马老师去掉了他们的拼音,看看你还能不能把他们叫出来的。(再请二个小组来读一读。——请三列小火车来读一读。)
3、激动人心的《运动员进行曲》已经响起来了,广播里也播出了六位小参赛选的名字,谁来读一读。(请两位孩子来读一读——让想当播音员的孩子都站起来,来我们一起来试试。
4、比赛终于开始了,比赛规则是怎样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课件出示:六个问句?)
5、小播音员们,你们准备了吗?谁先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第一个站起来读,就能读得这么好,真是不简单!你的声音真甜!你的声音真响!你读得真是太准了,可以和中央一台的播音员阿姨去较量一番了。】
6、学习“问句”。
①不知不觉中,我们读了那么多遍,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②出示“问号”,对像这样的句子,我们把它叫作问句。那这样的句子,我们该怎么来读呢?
③指导学生声音往上扬来读好这个问句。(教师示范读——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小组抽读——全班齐读)
7、互答读课文。
①孩子们,现在你就是裁判,针对这样的比赛规则,你会作出怎样的评判呢?(出示六幅图)
②马老师问,你们来答。
③比赛结果是不是像你们说的一样呢,让我们擦亮眼睛,仔细地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比赛结果)
④一样吗?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这样的比赛你们也能作出公正、准确的评判,让马老师非常地高兴。来,哪位裁判来大声地宣布一下比赛的结果。
⑤认为自己是很棒很棒的裁判请站起来。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比赛结果。
8、有位小朋友把这整个比赛的过程写一着非常有趣的儿歌,你们想读一读吗?
①请把书翻到第十课,来一起来读一读。
②我们来男女孩对读一下。女孩子问,还是男孩子问?
③男孩愿意来问一问吗?
④听着你们那么有声有色地读,马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行吗?你们来问,马老师来答成吗?
⑤跟你们一起读书,真是太幸福了。
三、游戏拓展。
1、刚才小朋友的判断力能力特别地强,六个小动物的尾巴把他们说得分毫不差,接下来,马老师想考一考大家的眼力,孩子们,你们觉得自己能行吗?
2、(课件出示)你们看,这三条尾巴怎么样?
3、那你们知道它是谁的尾巴吗?
4、你能不能也来当当小诗人写一写这首诗呢?(课件出示)
5、你看,未来的小诗人就在我们阳光小学一(1)班教室里诞生了。小动物的尾巴还有很多,他们的尾巴是各有各的特点,请孩子们回家以后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也来创作一首《比尾巴》的儿歌,好吗?
五、复习生字结束全课。
1、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已响起,刚才我们学过的生字你还记得吗?
2、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
六、下课。
狗尾巴草的教案优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