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包含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挑战学生的思维深度,为了确保课堂的有效性,教案中应设置合理的时间安排,以下是美篇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2、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以临摹或创作的方式画一画奔马,体会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思想情感。
3、提高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北京荣宝拍卖公司荣获2010秋季艺术品《奔马图》,让学生竞猜成交价。作者是谁?
(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2、了解画家的艺术人生。
(1)自幼习画,艰难求索。
(2)旅欧深造,孜孜不倦。
(3)技融中西,名垂画史。
3、欣赏分析,共同探究。
(1)通过视频播放,欣赏马奔跑的动态,感受马的文化,了解马的`造型结构。
(2)欣赏徐悲鸿奔马系列图,感受徐悲鸿结构严谨,用笔众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的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用笔众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的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倍感精神振奋。
学生交流,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自然界中的奔马有什么异同点?
(3)欣赏雕塑《铜奔马》,感知无比高超的技艺将马踏飞燕这一惊心动魄的刹那表现的淋漓尽致。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衬出奔马的神骏,设想奇绝,堪称现实主意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千古绝唱。
学生探讨,徐悲鸿笔下奔马的姿态与雕塑《铜奔马》中马的姿态有什么不同?
(4)欣赏郎世宁《八骏图》局部,马的形体结构、皮毛质感、体积空间都画得细腻逼真。感受中西绘画手法的融合。
学生分析,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郎世宁笔下的马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5)概括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与艺术特点。
(6)感悟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他曾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
4、掌握方法,尝试体验。
(1)出示徐悲鸿画马步骤图,分步骤讲解怎样用笔用墨。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知用笔用墨。
(2)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大胆表现,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
5、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教师设想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
(2)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3)课后收集奔马作品进行欣赏与临摹,体验用不同表现方法进行表现。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维护母校荣誉,为母校争光,对母校抱以感恩之情。
2、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3、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相互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把握集体创作作品的整体美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帮助学生确定艺术创作的题材
2、欣赏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
3、帮助学生确定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
4、示范木瓢画制作步骤
选择材料
先上一层白底色。
待干后用铅笔轻轻绘制草图。
着色时依据造型设计不同的色彩并进行美化。
水粉上色,最后上透明漆,使作品色彩更艳丽、耐久而不褪色。
四、学作创作
指导学生绘画或纸立体造型
提示:选取小学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画出来留给母校作纪念。
画出自己想对母校说的话和自己的愿望。
巡回辅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五、展示评价
鼓励学生大胆畅谈自己的想法。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培养观察、创造力
2、学习街头标识物的设计
教学重点及难点:色彩新奇强烈,引人注目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街头标识物(二)
二、欣赏一组街头标识物图片
1、讨论、发表自已觉得成功之处。
2、不足或自已觉得可改进之处。
三、谈一谈家乡的商店、宾馆和饮食娱乐业的'标识物。
师:它们的设计有些什么问题和不足吗?
1、小组讨论
2、交流意见和建议
四、构思、想象心中的标识物
1、继续欣赏图片
师:这些设计简洁明确、新奇强烈的标识物是现代城市繁荣的标志,也给商业注入了艺术气息。
(1)家具店标识物
(2)汽车配件商店标识物
(3)鞋店标识物
2、学生构思
从色彩、形状上考虑,大胆创新
五、学生创作:为商店设计一个街头标识物。
要求:注意标识物的实际大小和放置位置。
色彩新奇强烈、引人注目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观摩
观摩、交流大家的设计,看谁的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较有趣,同时能符合特定的商业服务要求。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画册装帧设计的意义、形式和方法;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形象、色彩、构图和文字进行设计的基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讨论合作设计,了解并掌握小书的个性化设计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热爱学习,善于创造的良好品德与能力。
教学要点
1. 教学重点:
学习小画册设计的技巧与方法。
2. 教学难点:
画册外形及装订设计应怎体现本书的。
3. 兴趣点:
①观赏不同类型的画册、书籍装帧艺术;
②编写能表现自己个性和喜好的小书
③把形态美的小书,作为点缀室内环境的摆设品。
4. 观察点:
①作业画册的外形与封面。
②连环画的主人公,情节与装订形式。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
能够小组合作编绘出一本小书。
2. 较高要求:
既突出故事主人公造型的特点和主要情节,又注意了小书的装订形式美。
3. 个性探究:
书的外形独特,形式新颖,图文并茂突出。
教学活动设计
1. 学习方法: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方式,实施“四会”,即会写、会画、会讲、会编。
2. 教学方法:欣赏比较研究法,情境创设游戏法,创作交流评价法。
3. 教学模式;开放式多元化角色活动美术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过程:
1. 创设书店情境,导入本课课题:
课前师生共同收集趣味小书实物,布置成新书超市场景(也可提前录像,做成课件,提高观赏容量)。
①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参观“书店超市”,请学生欣赏比较:你能观察与发现这批书或画册的形态和艺术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吗?各组可推选一个代表选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书,向大家做简单介绍。
②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是以自己编制的“小著作”作为毕业纪念献给母校。
2. 分小组探究“备课”,推荐小教师“讲课”:
(1)教师引导教材范例的观赏,提示介绍书的结构常识与设计要素。
(2)提出问题:趣味小书外形、封面设计、装订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设计制作自己的美术作业集锦和自编的小故事画册,可以有哪些表现手法?
(3)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当小教师,分别讲授上述两个问题的内容。
(4)教师归纳点评,补充两位小教师的讲课内容,明确趣味小书的设计要求与制作方法要点。
3.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引导两类作业形式的选择(美术作业集锦与自编故事画册),个人创作或两人合作。
4. 作业展示交流,师生评价总结:
(1)创设新书超市场景,教师提出购好书的评价细则,以学生模拟顾客购书的角色活动作为评价方式。
(2)通过小组互评,以“赠书”形式送给执教教师总结。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材料,通过绘画、拼贴、拼画等方法进行旧汗衫的再造设计活动,体验再造过程。
2、运用视觉、听觉,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欲 望。
3、尝试大胆的运用各种方法和材料制作表现,并且大胆的展现自己。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旧汗衫的颜色、图案和款式,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再造设计。
难点:
尝试用大胆的手法去创作表现。
教学思路:
情景导入——教学新课——分组合作——汗衫展示——小结——课后延伸。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课前交流,观看上节课的画汗衫课件。
2、情景导入:欣赏白汗衫的时装表演,(白色的汗衫简单大方,但是不够特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够性格),因而,这节课我们就上一节课的《画汗衫》上一节汗衫装饰课,引出课题《画汗衫之制作篇》。把不够特别的汗衫,通过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变的特别有趣,同学们看我装饰我的黑裙子。
3、设疑:要对旧汗衫进行装饰,你有几种方法?能说说吗?(学生说方法)
4、方法的展示:先看课件展示的学生所说的几种方法,除了那些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说后)老师再示范几种方法:喷洒法、流淌法、揉纸法、压印法(用树叶、苹果的一半、卡纸)
5、分小组进行制作:
a、可以自由地运用各种材料,根据自己所带衣服的.色彩、图案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旧汗衫的再造。
b、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你能否以合作的方式,对旧汗衫进行创作,再这过程中,是否有认真的制作态度。
6、制作过程,老师参与其中指导。
7、小结
a、汗衫展示(莎啦啦音乐、时装表演),每小组派一个代表解说你们组的汗衫设计;(每出一个同学就介绍一个,独自设计的的就自己解说你为什么要那样设计,那样美吗?特别吗?同学们认为美的话旧鼓掌吧。)
b、你在本课中学到了什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