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写作文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掌握,美篇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月到中秋分外圆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月到中秋分外圆作文篇1
当日历翻开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我们又迎来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说起来也奇怪,在中国那么多的传统节日中,要说人们最喜欢的还就数中秋这节日。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皓月当空,喜气洋洋。中秋节既不像春节那样奢糜,也不像元宵那样火爆,既没有端午那么庄重,也没有清明那么萧条。它以明月为衬托,银色为基调,朴素中蕴含亲情,平淡中创造美满。
一轮圆月悄悄地爬过了树梢,像磨盘,更像一块玉雕,在湛蓝的夜空中显得那样优雅、端庄,她仿佛在告诉人们,世上的一切都很美好。你瞧,千家万户的庭院里、楼台上,老老少少没有了生活中的不快,抛开了工作中的烦恼,团团围座在月光下,一边欣赏她的美貌,一边拉拉家常。突然,一个奇怪的问题像要把她问倒,遥远的月球为什么会吸引住嫦娥、还常住着吴刚?于是她爽朗地大声对着他们喊道:因为我这里有山、有树、有亲情、更有阳光。
一盘月饼静静地诉说着真情,虽然质地简朴,不如琼浆玉液,虽然其貌不扬,没有华丽的外表,但酷似月亮的外形,是合家团圆的写照,世世代代传承。虽然变化不小,但变的是形状,不变的是内涵。几千年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庶民百姓,都毫不例外地惦念着她,永远舍不得放弃她,在她的始作俑下,多少破镜得以重圆,多少游子开始回归,亲情浓上加浓,友情深上加深。她真诚地希望永远陪伴着大家,看我们的笑脸,听我们的笑声,一直到千千万万炎黄的子孙像她一样合成圆、抱成团。
然而一桩桩发生在身边的事还需要全社会的人来慢慢品味。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在举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日子里,我们不能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你瞧,李家爷爷刚刚失去了亲人,刘家奶奶目前尚是孤身一人,张家叔叔出差去了北京,王家兄弟现在正在岗位上值勤,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迫切需要亲情,更盼望能得到众人的友情。让我们以友善的心、真诚的情,伸出爱的双手,送上佳节的祝福,送去大家庭的温暖,让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到月光带来的欢乐,也不枉一轮圆月洒给人间的真情。
月到中秋分外圆作文篇2
中秋节晚上,碧天皓月,你一定会很自然地想起了“月到中秋分外明”这句谚语。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入秋以后,由于太阳不断偏移向南,因而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气温逐渐下降,原来占统治地位的'暖湿气团逐渐从大陆退回太平洋上;西伯利亚冷空气势力渐大,开始南下,占领了这片大陆。这种冷气团本身所含的水分非常少,加之又比暖空气重,总是向下沉降,互相挤压所产生的热量又把所含的水分蒸发了一部分,这就使得它本身更加干燥。造成在它所控制的范围内,云彩很难凝成,即使有一些,也是薄得像轻纱似的卷云。于是出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的所谓冷高压控制天气。
大家知道,空中的水气对光线的反射、散射可削弱光的亮度;既然是秋高气爽,空气干燥,月光被水气障碍削弱亮度的情况就少,我们看上去就觉得它比平常更为明亮皎洁。
此外,空气中悬浮着的微尘本来就很多,在城市上空尤为显著,这也相对地障碍着光线的通过。在这种具有下沉性质的空气控制范围之内,高空悬浮着的微尘跟随气流下沉到低空,高空就会更加明净,月光就能更顺利地通过空间,发射出更皎洁的光华。这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的原因之一。
月到中秋分外圆作文篇3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到了。这个中秋节,我们不仅买月饼,还自己动手做月饼。
中秋节的前两天,下沙社区举行了亲子做冰皮月饼的活动。我、姐姐和妈妈我们一起去参加活动。首先,我们戴好口罩和手套,在桌上铺一块布并准备好熟的糯米粉、果蔬粉、馅料、模具和水。然后,把糯米粉加上水,用吃奶的力气搓,搓成面团。再加上各种颜色的果蔬粉,果蔬粉像一位魔法师,把原本是白色的面团变成了红色、紫色、黄色、蓝色……
这时,妈妈说:“我们做十个月饼,每个月饼一种颜色好不好?”我说:“太好了”!姐姐也点头赞成。于是,前一秒还是白色的面团立刻“大变身”,变得五颜六色,我喜欢紫色和黄色,便倒了点这两种颜色的果蔬粉,搓均匀后准备包馅。馅料有豆沙和莲蓉两种,每个月饼包一个硬币大小的馅,然后往模具上一按,一个月饼就做好了。刚做好,经不住诱惑的我就吃了两个。啊!真好吃。自己做的月饼就是不一样。
我们还去超市买了月饼,味道也很鲜美,但没有自己做的好吃。本应该一家人坐在阳台上赏月,但爸爸在福建泉州回不来,真可惜!
此时望着月亮,思念着爸爸。他此刻会在干什么呢?不会是也坐在阳台上赏月,思念着我们吧?
月到中秋分外圆作文篇4
天气一天比一天好,中秋节有快到了,想一想晴空万里,一轮皎洁的圆月挂在天上,能激起人们多少浪漫的情怀。月到中秋的分外明。
我期盼中秋节的到来,这些日子我在想着给父母买些什么过节物品。我在市里上班,距离老家并不遥远,回家的次数却也不是很多,工作一忙起来就是一周,星期天收拾一下家中的卫生,购买下一周需要的东西,处理一下琐碎事务,一个周末就过去了。中秋节肯定放假,父母想着我一定会回去的。现在市面上新鲜的水果大量上市,中秋节真的来临了。这让我想起童年时关于中秋节的记忆。
那时,家里的境况不好,仅仅是能解决温饱的问题。中秋节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月饼和苹果之类的水果了。村上很少有人家买得起月饼,偶尔家中有那么半斤或者一斤的月饼都是用来孝敬老人的。老人也舍不得吃,分了让孩子们品尝。艰辛的岁月中,温饱尚未解决,一个月饼的四分之一足以温暖整个秋天。为了给孩子们过一个欢乐中秋,母亲往往会自制月饼。用发好的面包上糖,放在做月饼的模子里,做成月饼的模样,在锅里蒸熟做过中秋节的月饼。每到中秋节的夜晚,这样的月饼可以随便吃。这种自制的月饼带来记忆可以抵御童年的饥饿,成为儿时最甜美的回忆。如果赶上那一年的条件好的话,还可以品尝到苹果或者梨之类的水果。
家中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好了许多,每到中秋节,免不了要庆祝一番,我也从少不更事的少年到拥有了自己的家。不论多忙,中秋节都要回家,儿时关于月饼的记忆刻在了我思想深处,每年中秋节回家。都要带一些月饼回去。
儿时盼望中秋节的到来,在忙碌的喜悦的秋收氛围中改善一下生活,还是很令人向往的。而今期盼中秋节的到来则是多了一份牵挂。
前些日子连续三天阴雨,对老家的影响不小。母亲在电话中告诉我:老家的房子漏雨了,为了避雨在上面铺了来一层塑料布,花生地里的水排干了,玉米地里的水还没有排出去。父亲睡着了,她最近没有吃药身体也没啥感觉,挺好。其实家里也没啥事,一切还可以。我告诉她,中秋节一定回家。
窗外月亮升起,一弯月牙斜斜的挂在西方的天空中,月光倒是挺亮的。月光下也许母亲在算还有几天中秋节呢。
月到中秋分外明。
月到中秋分外圆作文篇5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古今中外就有许多诗人写了关于中秋的优美诗句,这一首诗就是唐代诗人李朴的《中秋》。
说到中秋,大家肯定也想到了中秋节的一些习俗。众所周知,过中秋节除了赏月,吃团圆饭,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吃月饼。
月饼是从唐代流传过来的,月饼一开始只是一个饼,被人们称为“饼子”。有一次,唐朝皇帝对身边的杨贵妃说道:“这‘饼子’可真难听。”杨贵妃为了皇上开心,看了看天上的月亮,随口说的:“这月亮真圆,不如我们就叫它‘月饼’吧!”从此,人们就叫它“月饼”。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大家吃的月饼花样越来越多,口味也逐渐增多。因此,大家也都在外边买月饼吃,自己做的人也越来越少了。马上就到中秋节了,今天,我们“快乐作文”的课堂上开展了一项“做月饼”的活动。
首先,我们的老师发给我们一个黑芝麻的月饼馅和一个椰蓉的馅。别看黑芝麻黑糊糊得像一个“煤球”,但闻着还挺香哩,接着有发给了我们每人一个0.2千克的面团,还有一双手套和雕刻花纹要用的牙签。
分发完材料以后,我们先戴上手套,再拿起一个面团,上面沾上一点面粉,把它放到手里,揉成一个圆圆的小球球,把它压扁,然后再把那黑黑的“煤球”放到揉好的面团上,这时,它就像一个黑黑的“小孩”一样舒舒服服地躺在面团上,然后再用面团把那黑黑的“小孩”裹上,但这时那黑黑的“小孩”忽然变得淘气起来,一直不愿意待在面团里,老是往外跑,我费了好大劲,终于把它制服了。把它放到模具里一压,一个漂亮的月饼就成型啦!
第一个月饼是用模具做的,第二个月饼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捏出不同的形状,设计出不同的图案了,我做了一个爱心型的,上面还用牙签画出了“love”。
“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管外面卖的月饼再好看,但还是不如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好。愿所有在外漂泊的游子能够早日回到家乡和亲人一起过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
月到中秋分外圆作文5篇相关文章:
★ 中秋节的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