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作品的主题和意义的探索,需要我们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融入其中,优秀的读后感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对书籍保持持续的关注和兴趣,下面是美篇吧小编为您分享的曾子杀猪的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曾子杀猪的读后感篇1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叫做《曾子杀猪》,这个故事使我感受深刻。
做人一定要守信用,不能说而不做,这个故事就点明了,而且,父母更不应该欺骗儿女,因为父母是儿女的模仿对象,我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那是20xx年的5月13号,学校要给四川灾民捐款,我想捐献10元钱,……回到家,我就问妈妈可不可以捐这么多,我没想到妈妈果断地答应了,该上学时,我问妈妈要钱,妈妈说:“孩子,我们捐5元就行了,不必捐这么多。”“妈妈,是你我的呀!”……妈妈终于给我了10元。
你们看,人不应该这样,如果你身边也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改正,这样你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曾子杀猪的读后感篇2
曾子(孔子的弟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他的母亲说:“你回去,回来给你杀猪(吃)。”
妻子从集市回来,曾子(正)准备抓猪来杀。妻子制止他说:“不过是跟孩子的戏言吗。”曾子说:“孩子不能欺骗啊。孩子什么都不懂,是向父母学习的啊,听父母的教导的。今天你欺骗他,是教导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煮猪肉(吃)。
感:所谓言传身教吗!语言只能是传达意思,真正教导孩子做人的办法,还是自己身体力行啊!世人都像曾子这么教孩子,这个世界上恐怕就没有丑恶了。世上大、小尔虞我诈实在是太普遍了,孩子即使不从父母那受这种影响,也难以摆脱受周围众多人的`影响。
突然想到:一个人不可能一生不说谎,根本的是他是否能保持善良的心。再就是能否有足够的智慧和自制力面对谎言。
曾子杀猪的读后感篇3
假期里,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杀猪》一文,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为了不让儿子跟自己去,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乖乖的在家等着妈妈回来,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答应了妈妈。傍晚的时候孩子远远的等着妈妈回来,他赶紧跑上前去迎着,嘴里不停的喊着:“妈妈,快杀猪。我要吃肉,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要听咱家半年的生活费,怎么说杀就杀呢。“孩子一听就哭了。这时曾子听到孩子的哭声,走了过来知道真相后,头也不回的走到了猪圈去杀猪了。妻子很舍不得。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旁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到,为这事没少惹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怀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曾子杀猪的读后感篇4
我读了《曾子杀猪》一文,受益匪浅。文章讲述了:曾子的妻子为了不让儿子缠着她,随口一说要杀猪给他吃。没想到,曾子回来后,便一本正经地杀起猪来,并告诫他的妻子不应为了哄孩子而撒谎的故事。
曾子用他的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就应该言而有信,诚实无诈。
记得有人说过“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也就是说诚信很重要。从《曾子杀猪》这篇文章中,我联想到了我的妈妈。她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有一次,妈妈答应我要给我过生日。可是因为手头紧,实在没有多出的钱给我买蛋糕,过生日。我得知这个情况后,对妈妈说:“妈妈,没关系的,生日不要过了吧!”妈妈很不自在地搓了搓手,走进了厨房。事隔多日,我早已把此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了。生日那天,当妈妈端着蛋糕来到我面前时,我凝视着那个蛋糕,怔住了……“园园,这是妈妈亲手做的蛋糕,祝你生日快乐!”妈妈笑着说。顿时,我觉得一股暖流涌向心头。妈妈真守信用呀,毕竟这是妈妈亲手为她的女儿做的啊!虽然它没有买来的蛋糕那样精致,却凝聚了妈妈对我的诚信和爱。
是的`,我们要向曾子学习,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更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只有诚信,才能使你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
曾子杀猪的读后感篇5
今天没什么事我就看了看课外书。书的名字叫《108个好故事》,在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的名字叫做《曾参杀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叫曾参的人为了一句哄孩子的无意之言真的把一头猪杀了。因为他深深懂得诚实首信,说话算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孩子纯洁的心灵上却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
阅读了这个故事让我理解了妈妈常对我说的——诚实是个好孩子。我也一定记住这句话。
曾子杀猪的读后感篇6
?曾子杀猪》主要讲了曾子的妻子要去买东西,小儿子又哭又闹,做母亲的只好哄哄儿子,待会儿给他杀猪吃,小儿子不哭了。当曾子的妻子回家时发现曾子正准备杀猪,就责问他;我和孩子是闹着玩的,你怎么当真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要学父母的样,你这样做不是欺骗孩子吗?将来怎么教育他呢?说完曾子就把猪杀了。
故事中父母的两种态度给我很深的印象。
我也有过亲身体会。那天我要出去玩,可是妈妈偏得让我写作业,没办法,最后以我得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妈妈,不过妈妈让我把才学的古诗默写下来才能出去玩。我爽快的答应了,默写完后我就拿给妈妈看,最后妈妈检查过后,全对!!!我高兴极了,可是这是妈妈又发话了:不行!太乱了!我听后生气极了,妈妈怎么能这样呢?我是认真的写的呀,她不想让我出去玩就直说么,干吗要拿我字写的乱当借口不让我去玩呢!我当时伤心的哭了。
现在社会上有的家长,为了满足孩子一时的欲望,就用一些虚假的话来哄骗,事后又不实现自己的诺言。结果,孩子发觉自己被骗了,很伤心。家长们这样做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看了《曾子杀猪》这个故事,我很欣赏像曾子那样说到做到的人。曾子就医字迹得言行一致的实际行动教育了孩子。它使我明白了教育别人,自己首先要做出榜样,要别人诚实,自己首先要说换算数!
曾子杀猪的读后感篇7
读了《曾参杀猪》这篇成语故事,我收获很多。
曾参是春秋时期的道德修养很高的人。一天早晨,曾妻要去集市买东西,他们的儿子也要跟去,曾妻哄他说:“好孩子听话,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儿子就老老实实地在家等。不久,曾妻从集市回到家,一进门就听到“嗷嗷”的猪叫声,发现曾参在杀猪,就上前拦着丈夫不让杀。曾参说:“你出门时说的话都忘了?”曾妻说:“那是我哄孩子的.阿。”曾参严肃地说:“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跟大人学的。现在你的许诺不兑现久等于教孩子撒谎。”
最终,曾参说服了妻子,把猪杀了。
曾参因为一句无意之言就把猪杀了,是因为他深深地懂得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失信,家中的猪保住了,可是孩子纯洁的心灵却留下了摸不掉的阴影。做人要讲诚信,做事要讲规则。
曾子杀猪的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 专题读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