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迹的作文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的分享可以激发他人的勇气和斗志,事迹的记录可以成为我们个人成长的见证,激励我们不断前进,下面是美篇吧小编为您分享的写事迹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事迹的作文5篇

写事迹的作文篇1

我们都知道5月1日要放假,可是大家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要放假为什么要举国欢庆呢?

“五一”节其实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都成为我们赞美劳动者、歌颂劳动的节日。

我们现在还是学生,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首先应当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培养高尚的情操,掌握丰富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技能,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学会的知识越多,将来就能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

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家里,自己的一服自己穿,自己的床铺自己叠,自己的书包自己理;在学校,积极打扫卫生,时刻保持换进的整洁;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浪费每一粒米、每一的水、每一分钱。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劳动的人。劳动最光荣,劳动的人最美。无论是白领还是农民工,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清洁工,他们都是光荣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我们的幸福生活来源于父母的日夜操劳,来源于老师的辛勤工作,来源于全社会广大劳动者的共同奉献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向他们问候!祝他们“劳动节快乐”!

写事迹的作文篇2

“线路出现故障,影响负荷监视和分合。”国网株洲调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的专用线路通信异常。这个情况马上被当班调控员发现。他第一时间从数据中研判出产生异常的原因和后果,并紧急向值班调度报告。抢修指令从这里发出后,故障很快排除。此刻,株洲市中心医院依然灯火通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工作井然有序。“他们救护患者,我们守护医院。”

调控中心大大小小的屏幕中,各种数据信息不停地跳动着,从盯住大屏小屏的专注眼神里,才能感受到这里非同一般的紧张。抗击疫情期间,调控中心的重点工作就是确保全市62家定点医院、隔离观察场所等的用电安全。

“昨晚雷雨大风天气,市区配网发生了线路跳闸,目前已全部恢复送电……”1月26日清晨,调控大厅里,彻夜未眠的文章与同事交班。同时,他转交了一份疫情防控重点用户详细记录,并嘱咐同事这些定点医院的保障丝毫都不能马虎。

疫情突发,后方保障也是一场战斗。“特别累,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6倍。但是特殊时期,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又特别自豪。”文章说。要从上万条数据中及时发现异常,并能准确研判出故障原因,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水平,更需要责任与担当。

别看文章才26岁,长得瘦削白净,说话慢条斯理,但工作起来毫不马虎,监控大屏、熟练巡线、精准研判。疫情发生后,他连续值守了一个多月。在疫情防控期间,调度台平均每天要接听200多个电话,处理1000余条监控信息,文章和同事们站在第一线,有条不紊地做好紧急缺陷及故障的处理,用专业和责任守护着城市的光明。

写事迹的作文篇3

李兰娟院士

她是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她深入临床一线,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7n9流感等多次重大疫情的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她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她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半个世纪,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我国传染病诊治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用挺拔又柔弱的身躯与死神对抗,抢回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有人说她,其心若兰,心济苍生。她就是我国著名传染病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

历经数十载艰苦攻关 愿肝衰竭患者不再绝望

“要突破一个科学难题,永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李兰娟在谈及科研成果背后故事时这样说道。2013年,由李兰娟领衔,100多位科研人员参与的“李氏人工肝系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肯定。

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则是李兰娟及其团队成员14年的辛勤付出。

重型肝炎肝衰竭是肝病领域难以翻越的一座高山,李兰娟在从医生涯中见过很多位因肝衰竭而英年早逝的患者。无法挽救患者生命的遗憾和无奈一直在她心中,也“逼着”她不断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一次偶然的血液净化治疗给李兰娟带来了灵感:一位肝昏迷患者因为无尿进行了血液净化治疗,治疗后不久患者苏醒了。是不是可以通过血浆置换和血液吸附技术,有效吸附和清除血液中的炎症物质和毒物,使肝脏得以休养生息,改善肝功能呢?李兰娟被这一病例所启发。

1986年,李兰娟带领团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研究攻关。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她和团队克服了诸多技术难点,成功创立了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打破了重症肝病的死亡魔咒。

此后的多年间,李兰娟不忘救治患者的初心,将此技术毫无保留地向全国推广,力求全国各地重症肝病患者都能够得到有效救治。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区市的300余家医院熟练应用人工肝技术,几十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同时,李兰娟还牵头制定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指南、组织开展人工肝技术培训班,帮助全国同道正确掌握人工肝技术,推动了中国人工肝技术的健康发展。

李兰娟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仅有大家熟知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她还揭示了重型肝炎患者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在抗击“非典”中,提出了系列防治措施,为浙江取得抗击“sars”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首创“四抗二平衡”疗法救治人感染h7n9重症患者,显著降低了病死率……直至今日,李兰娟依然活跃在学术舞台上,孜孜不倦地在医工交叉、人工智能等领域钻研,创造着医学发展的未来。

涉足社会办医领域 满足不同层次老百姓的医疗卫生需求

“陈竺部长在一次座谈会上说过,现今人们对健康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医疗改革不仅要政府把公立医院办好,还必须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李兰娟表示:“作为医学界的squo;名人squo;,我们必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是推进社会办医的战略决策,也是医疗改革的探索和创新。”树兰医院就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题词“树兰医疗”那一刻,注定成为社会办医大浪中的“弄潮儿”。

“树兰”这两个字最早被提出,是2012年郑树森、李兰娟从名字中各取一字,作为夫妇二人发起的医学人才基金名字。2015年,借着社会办医的东风,以此为名,由院士团队发起的树兰(杭州)医院成立。医院秉承着“尚学、开放、勇敢、效率”的核心价值观和“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办院宗旨,致力于打造“中国社会办医标杆”,探索医改新模式。

李兰娟讲述了她的办院心经:“我们始终坚持squo;三高、四化、三满意squo;的办院理念。三高就是高水平的专家、高质量的医疗、高品质的服务;四化就是国际化、智能化、标准化和人文化,通过这样squo;三高、四化squo;的努力来达到squo;三满意squo;,即患者满意、员工满意、政府满意。”

树兰医院汇聚了多名院士专家和上千名全国的知名专家,为疑难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院内有一面院士墙,上面除了李兰娟外,还有呼吸内科领域专家钟南山、普外科领域专家黎介寿、泌尿外科领域专家郭应禄等几十位院士,可谓星光熠熠。通过4年多的努力,树兰医院的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了大量尤其是疑难病患者就诊,逐渐发展成为疑难病诊治中心之一,综合医疗水平位居浙江省前列,医院信用评价达到aaa级,能力评价五星,患者综合满意度在98%以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树兰医院取得的丰硕成果得到了陈竺副委员长的充分肯定:“我深受鼓舞和振奋,这再一次证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是符合实际的,社会办医已经取得了扎实的进步,涌现出了像树兰医院这样的标杆。”

面对这极高的评价,李兰娟说道:“我们不过是在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老百姓医疗卫生需求方面做了一点工作。相信未来,我国不但会有非常好的公立医疗机构来保障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还会有一批优秀的社会办医能满足老百姓不同层次的需求。相信党和政府提出的让人民拥有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的目标,必然能够得到实现。”

承自前辈的十六字箴言 践行医学科学家、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使命

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会议室里挂着这样一副字——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造福人民。“一名医生的宗旨、使命、责任,就是挽救患者的生命。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这也是身为医生最大的幸福和安慰。”李兰娟说,这副字表达的思想与医者仁心一脉相承,也是所有医学科学家、临床医护人员共同的追求。

李兰娟对这十六字箴言作出了解释:“第一要严谨求实,医学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抢救任何一名患者,都必须要有严谨求实的精神。第二要开拓创新,医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人类没有解决的难题还很多,要用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发展医学,像人工肝等技术都是在这种精神下发展起来的。第三要勇攀高峰,鼓励年轻医生们不要为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满足,要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勇攀科学的高峰。最后是造福人民,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个人,也不是为了某个组织,而是为了保障人民健康,让人民远离病痛。”正是因为有造福人民的追求,才有传染病学家们的坚持,才有攻克科研难题的动力。随着一个个病毒防治被攻克,人类得以免于传染病的困扰,人民的健康才有了保障。

写事迹的作文篇4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里,有不少的好少年里。他们有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也有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还有心存善行,乐于助人的;也有文明礼貌,微笑待人的……

打开妈妈的手机,一幅感人的画面映入我的视野:迷蒙的天空中,一道彩虹显得特别光彩照人。马路上看不见车水马龙,也看不见穿梭的人群。一位穿着绿色与白色相间校服的小学生,一只手抓着书包带,另一只手撑着一把蓝色的大伞。这伞并没有遮住他那细小的身子,在他的伞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爷爷那薄薄的短袖衬衫贴在身上,应该是湿透了。在这老爷爷的肩上,挑着空空的簸箕,看似去卖什么正要往来家赶路。那弯得像骆驼背一样的背,那抬起的脚步,那侧脸上流淌下的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怎么要遮掩不住那露出的一丝微笑。

“这不是爷孙俩吗?多么和谐的画面呀!”我细细地看着这画面,默默地想。图片下方的文字说明,让我更为惊讶,原来这是大田城关第二小学的一名少先队员,为一位正从农贸市场卖完菜回家的老爷爷在雨中撑伞的情景。

“雨中美少年”用自己撑开的伞,撑出了心存善行,乐于助人的新气象。在我的身边,这样的好少年就并不罕见。

那天早晨,我们值日——在操扬卫生区打扫卫生。那飘零的落叶,细碎的花瓣,满地都是。真不知从何下手,我们只好分块打扫。突然,天空中飘下毛毛细雨,很快便如断线的珠子洒了下来,我们将扫把急匆匆地挥舞了几下,扫起那很明显的落叶,然后三步并作两步向教室跑去。在楼梯上。一阵急促的脚步正从上面的楼梯传了下来。抬头一看,啊,原来是校长,就是校长,在楼梯的转角处,我们和校长相遇了,我若无其事的拿着扫把,退到了角落处,低下了头。一声“校长好!”打破了我内心的胆怯与无知。抬起头,只见廖坤一只手上拿扫把,另一起手还在行着少先队礼。原来,是廖坤在向校长问好。我连忙也跟着问候了一声:“校长好!”看着校长回眸一笑的表情,我的心理像绽放了一束美丽的花朵。

撑一把伞,问一次好,无非是生活中再细微不过的事了,但当你发自内心地去做,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态度,也能见微知著。生活中的好少年,理当从这细小的事做起,并把它做好。

写事迹的作文篇5

我们班第一有“个性”的,非戴均浩莫属,敢叫老师“真贱”,还有一次竟将一个得罪了他的人的作业本扔进了女厕茅坑。但你一定不会相信,第二有“个性”的,是一个叛逆的、桀骜不驯的、我行我素的……呃……好学生。姓应,名诺小雨(光看这名字就知道有多另类了)。

你可能会问了啊,好学生就肯定是个乖乖宝对吧,怎么会那个样子捏?哎呀,那你还真是个局外人了。别的事情我暂且不说了,免得说上三天三夜让我变成哑巴;只跟你讲她的一件事迹,你就一定会明白她、清楚她、了解她了。

时光倒流至那个夏日的中午……

下课铃响了,随着一阵山呼海啸般的脚步声,大家“人挤人,挤死人”地挤进了食堂。小雨与我在汹涌澎湃的人流中勇猛地抗争着,终于抢到了一个饭盒。小雨端着饭盒,哼着“青藏高原”,迈着狐步舞的舞步,“咚恰恰、咚恰恰”地“跳”在我的前面,看得我牙齿缝痒痒,谁让她这样这么欠扁!

到了餐桌前,小雨又放下饭盒开始慢吞吞地盛汤,毫不客气地将我挡在外面。估计哼到了最高潮,直接就无比奔放豪迈地吼了出来(虽然食堂中十分吵闹,但校领导最近正紧锣密鼓地寻找着拥有制造噪音专利的人,敢吼的,估计除了男生就是小雨了):“那就是青、藏、高——”我们都很专注地听着这高亢的“天籁之音”,忽然脸色大变!

小雨估计陶醉在自己美妙绝伦的歌声中了,没注意到我们的反常,依旧我行我素地唱着。当终于注意到了木呆呆的我们时,她掐了我一把,戏谑道:“啊喂,看到帅哥啦?”

我那惊恐的目光明确无误地告诉她:呆子,餐桌右边!

小雨便循着我的目光,向右边望去——

刹那间小雨脸色发白,我敢肯定,她一定有马上倒地死掉的冲动!

因为……因为,在餐右边,有,有一个老师啊!

可怜的、可悲的、可叹的小雨,瞬间突发心脏病心肌梗塞脑溢血血液不畅血癌肾结石,拿勺的手抖抖抖地僵在了原地,整个人像白痴或植物人一样站在那里,丧失了任何生理功能,木呆呆地听候老师发落。

不幸中的万幸耶,那个老师完全没有任何想管闲事的样子,装作什么也没看到没听到,慢吞吞走开了。

小雨长舒了一口气,不紧不慢喝了一口汤,仔细地整理了一下衣服,确认无损形象之后,优雅地,晕菜了……

事后我们对小雨大为惊叹,多么无畏的勇士啊,敢在老师面前纵情高歌!而小雨呢,一边整理弄乱的发型,一边说:“还好那老师不是汤老师或miss鲍,要不然,我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这就是英勇无畏小雨的英勇无畏事迹,怎么样,够载入史册吧?啊喂!喂!不会吧,你也晕菜了?

写事迹的作文5篇相关文章:

写崇拜的人的作文5篇

中学作文写人的作文5篇

作文大全写人的作文5篇

写合肥的作文5篇

写盼望回家的作文5篇

写奶奶的作文初中作文5篇

写父亲的手的作文模板5篇

写物品的作文5篇

写幽默的老师作文5篇

写贫困的作文5篇

写事迹的作文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