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物馆心得5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追踪自己的成长和发展,高质量的心得体会一定要经过认真的思考哦,以下是美篇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省博物馆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省博物馆心得5篇

省博物馆心得篇1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我对于南京博物院从来都不陌生。可是真正深入接触它、了解它,确是一直到大学一年级,参选南博志愿讲解员才开始。而在这个大一的暑假,我有幸加入了文学院“博物金陵·爱在奉献”南京博物院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再次以一名服务者的身份走进了南博。

到现在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在大一上学期第一次作为志愿讲解员进入南京博物院时的我,是抱着怎样的一种既期待又忐忑、既自豪又紧张的复杂心情。看着馆藏的或古朴大气、或玲珑妙绝的古代珍宝,没人能不为我国古代辉煌的艺术成就以及繁荣文明赞叹、骄傲。在瓷器馆、漆器馆为游客讲解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不少问题,例如文物的信息记忆偏差、相关知识严重不足等等。但是无论是馆内的工作人员还是观众们,都没有特别严厉责备或是批评我,而是细心的纠正我的错误、热情的鼓励我继续讲下去。我想也是因为如此,我对南博的回忆始终夹杂着一股暖暖的亲切。

转眼间一年时间过去了,我在南博的志愿讲解也已经逐渐驾轻就熟,也正是这一份对南博的熟悉和自信,让我决心再次加入暑期的志愿服务。而鉴于我在学生会新闻中心工作的经验,此次我主要负责的并不是志愿讲解,而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新闻与宣传任务。新闻任务听起来似乎轻松,实则零碎而严谨,很多地方不能出一点差错。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几位负责此项的同学就开小会讨论决定了活动横幅和展板的制作细节,并初步敲定了整个活动中需要新闻、摄影配合的具体安排。

人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虽然活动中途对日程进行过调整,可幸运的是我们的计划都还是大致上按部就班的顺利实施了。从最初的“开幕仪式”,到实践活动中期的“志愿讲解大赛”、“关爱残障人士——福利院讲解之行”等子活动,再到最后的“闭幕仪式”,我们的整个活动策划基本上得到了完美的真实展现。南京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也对我们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同时在南博的官方网站上也发布了很多我们的活动照片和新闻稿件。

当然,万事俱备的完美是不存在的,在这次的活动里同样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活动开展过半的时候,由于资料转接、上传不及时,再加上我个人电脑出现问题,致使很大一部分活动图片遗失(万幸,在我们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南博的工作人员告知我们,他们那里尚有一份照片备份)。经历此役的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什么叫“早作准备、临时不慌”、什么叫“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在后半程的活动中,大家也不由得更加谨慎小心、周全思量,可能这也是一种算是因祸得福吧。

其实屈指算算,这次南博的暑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并不算长,却真的为以后留下了一段不错的回忆和谈资。自较得失,也觉餍足。我真心希望、并且坚信,下次还会有机会再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微笑着走进南京博物院、以及更多类似的、敞开的门。

省博物馆心得篇2

旭日的阳光映射大地,参与党校学习的同学将一同前往温州市博物馆参观。非常开心能和大家一起去见证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作品。就这样,我们坐上了前往惠民路的38路公交车。窗户打开迎着一抹和暖日光,吞下一口清新空气。一切都这么适合出去。热热闹闹的到点赶到,大家都基本到齐了。博物馆一进门,一副裁剪艺术的大海报吸引着我,历史的魅影旋涡把我们一下拉进了展厅。在仔细熟悉了一下博物馆的平面图之后,了解到博物馆共有6个大馆再加上一个临时展览馆。

历史馆里弥漫着一种古香,展品的静止无声带来了心的沉凝。古代的酒楼,旗袍,火炮,它们仿佛演着当时的场景,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时空的沧桑巨变,留下的最闪光的,是钻石般的精髓。能感受到古老温州,江南渔乡特有的风土情调,诗意又温柔如水。其中当然也不乏如火的活力吧。温州的经济发展见证了温州人的汗水和智慧,一连串的数字更是最能体现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海之大,能大到哪?到处已是温州人的足迹。出口那双巨大奥康皮鞋,太象征了。温州人在历史的重压下一步步踩出了美好的生活。脚印上,立起了高楼栉比,立起了商街繁华,立起了全民族全世界的尊敬。以后建设新温州的任务,无疑落在我们的肩上了。

工艺馆,陶瓷管,书画馆(虽然没看到,但是据打听)。温州的明间,工艺和文化纷纭呈现。能人的手,艺人的口,看不厌的瓯绣墨宝,听不倦的越剧南戏。不值得我们骄傲吗?而现在世人对文化的轻蔑态度,是不应该的。

自然馆给我印象很深。和自然的小约会,最怡情。霸王龙,梁龙和翼龙模型,侏罗纪的血性呈现尽致。大白鲨,双头鲨,大海龟,辐喷,深蓝的另一世界。险些迷茫在丛林中,忘却时间。

时间转瞬,游览结束。温州,我们的故地,有很多怀念和情愫,在心中又化为了永久。

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温州人,那就是勤奋、勤奋、再勤奋。

省博物馆心得篇3

今天我去了广东省博物馆参观了荆楚地区和鄂尔多斯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展览。

在展出的鄂尔多斯地区(今内蒙古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有小型的兵器和一些动物形状的小饰物。展出的荆楚地区(今湖北省)的出土青铜器有兵器、器皿等等。相比鄂尔多斯地区的青铜器只是简单模仿动物外形来说,荆楚地区的青铜器除了外形比较大、比较多之外,刻在兵器和器皿上的图案款式多而复杂,这些图案有人、动植物甚至几何图形。无论在鄂尔多斯地区或者是荆楚地区的出土青铜器都是工艺精细,形态逼真。如果不看介绍,恐怕你不会相信这些青铜器是我们的老祖先在二千多年前制造出来的。

展品中有一口青铜簋,外形象现在的饭锅,簋的两边各有一只耳环,一条不算长的铜链系着两只耳环,每个环上竟然看不到任何一点的接驳的痕迹,真是鬼斧神工!

我注意到展出的青铜器都是三只脚的,成语“三足鼎立”大概就是指这种鼎。为什么那时的器皿做成三只脚而不是模仿动物做四只脚呢?是为了节省材料或者从审美角度做出如此的设计呢?难道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有如此环保意识了吗?另外,设计三足鼎比四足鼎难得多,如果三足之间距离分布不当的话,鼎很容易就会倾倒。古人是用数学公式计算出三足之间的准确的距离还是用什么土方法来确定的呢?

我带着一声声的感叹,一个个的疑问离开了博物馆。我惊叹我们的祖先是如此聪明绝顶,要解答所有的疑问将成为我今后努力学习又一个新的动力。

省博物馆心得篇4

5月23日,风和日丽,我们学院高党15组学员第一次组织一起参观参观了上海博物馆,我们都异常兴奋,历时一个上午,勉强看完,但现在依然意犹未尽。

上海博物馆,坐落在市中心——人民广场南侧,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整幢建筑外观蛮扎眼的,圆鼎状框架结构,寓意传统中国的“天圆地方”。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一走进博物馆,仿佛与熙熙攘攘的喧嚣市井隔绝,置身一个寂静文化艺术世界。观众非常多,并且很多是外国游客。

博物馆就像一部丰富的历史文化书,它记载着中国的历史是光荣,伟大,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和品质。在整个博物馆,到处能够看到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佳绩,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他们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精深的艺术涵养带给我们的震撼力。每一件文物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在所有的展品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清代“桃花双绶图轴”的画。这幅长132厘米宽50厘米赋有中国传统和独特民族风格的画,是以毛笔、墨和绢纸为主要工具由人工绘制而成的。

画中一对小鸟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着悦耳的歌谣,它的嘴显橘黄色,头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翘起,显天蓝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与众不同的是它还有两根长长的类似孔雀的羽毛长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鸟儿飞起时它的羽毛在后面飘动的样子一定很美。你再看那画中的桃花白中显现出淡淡的粉红色,仿佛在微风中偏偏起舞,怪不得两只鸟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

上海博物馆见证了我们华夏民族是具有无比坚韧的生存和繁衍能力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但我们千万不要拿祖先给我们留给我们的“辉煌”沾沾自喜,我们现在更应该做是现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省博物馆心得篇5

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岂不是一个游览的好时机?——题记

今天下午,我随同老师与同学去参观博物馆。一走进博物馆,只见一只恐龙正在生几只小蛋,然后向我们扑来,但被我们一枪“打”死了,可怜的恐龙蛋们,也只能拥有一团泥展现在我们面前,谁知道它们的母亲是什么时候被我们“打”死的?又有谁知道它们的母亲是什么时候生它们的?恐怕只有它们身上那一道道破壳的裂痕才能告诉我们答案吧!想着,想着,它们的“爸爸”来了,把我们驱赶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

走入这儿,脑子里就浮现出这样一幅图:一个年少的小伙子在水车上嬉戏,好几位年迈的农民欢喜的用镰刀割下一捆捆的稻子,几位年轻人围着稻盆吆喝着,脸上流露出一片丰收的喜悦。还没看厌,但心之所向,总喜欢往新处走,我们走啊走,走到了右边的生活区。

此地漂流着米饭的清香,可吃没?可以吃了,吃空气。纺纱机“吱吱”的纺着一件待穿的衣裳,可穿没?可以穿了,穿空气。大匾里盛满了温和的水,可洗没?可以洗了,洗空气。我用空气打理了一身之后,来到了一片“竹林”,自然一片竹子的清香迎面而来,一只只竹子做成的精致竹篮,篮盖上雕着凤凰,雕着喜鹊,还雕着几个农民……好美啊!瞧,那儿有一只竹编的水牛,这儿有那竹编的瓶子,还有那竹编的八仙,……美不胜收。

美丽和知识融成了我这趟来这儿最好的见证。

这是一所浦江的博物馆,里面藏有多少岁月荣华?你来了,便知。——后记

省博物馆心得5篇相关文章:

省应急办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

918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5篇

观博物馆心得8篇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8篇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优质8篇

参观州博物馆的心得体会8篇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优秀6篇

359旅博物馆心得体会7篇

359旅博物馆心得体会优秀6篇

博物馆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8篇

省博物馆心得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2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