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心得体会8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验的一种整理和提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以下是美篇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灾害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灾害心得体会8篇

灾害心得体会篇1

今年x月x日是我国第x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南漳县减灾委为切实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唤起社会各界对灾害事故的高度关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用心开展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一、领导重视,部署到位

为做好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我县对“国际减灾日”宣传周活动进行早安排、早组织、早动员、早行动,成立了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南漳县20xx年“国际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落实经费,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宣传周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广泛宣传,氛围浓厚

一是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突出今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开展水旱灾害、地震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宣传,宣传报道全县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状况。

二是集中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户外咨询宣传活动。组织各减灾委成员单位在南漳县水镜广场集中开展“国际减灾日”户外宣传活动,设置宣传展板和咨询台向群众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透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理解现场咨询、现场答卷、现场提问等方式集中宣传火灾、地震、洪涝等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办法。

三是开展“五进”活动。“国际减灾日”宣传周,南漳县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会、进家庭活动。x月6日至12日,全县共开展应急演练4次,举办防灾减灾专题讲座10场,排查灾害风险隐患260处,开展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3200户,制作防灾减灾宣传展板120块,发放防灾减灾图书8000册,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30000份,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挂图6000张,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标语32条,参加活动志愿者600人,参加防灾减灾活动15000人(次),活动资料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宣传资料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效果显著,好处深远

我县透过开展“国际减灾日”宣传周活动,使广大群众更加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有力的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高度关注,增强了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推动了全民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提升了综合减灾潜力,进一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地震

1、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2、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3、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火灾

1、如果被困在楼房中,可在窗口阳台等处呼喊,并且挥动醒目布条等发出求救信号。

2、逃离时,要匍匐前进,并用湿毛巾捂鼻,用浸水的棉被保护身体快速通过。

3、按照火灾逃生路线图或疏散指示,从消防疏散楼梯逃离,切勿使用电梯。

洪水

1、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2、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满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

3、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及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来代替。

台风

1、如果在外面,千万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

2、如果你是开车的话,则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3、如果你已经在结实的房屋里,则应小心关好窗户,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泥石流

1、在发生泥石流之前,撤离到安全地带。从暴雨预警或者泥石流预警之后,将会有足够的时间,应该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常见的安全地带就是较为坚硬高地平台。

2、泥石流来临的时候,在逃生的过程中,要向沟岸两侧山坡跑,而不是顺沟方向向上游或下游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3、当发生泥石流的整体的滑动的时候,抱住大树等物也是一种自救措施。

海啸

1、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2、海啸来临时,尽量往又高又远的地方跑,离海岸越远越好。千万不要往前冲,应不顾一切地向反方向跑,这样才有可能逃生。

3、在道路和桥梁上的人,应该立刻弃车离开道路向高处跑。在高的建筑中,最重要的是跑到更高的建筑物顶端。不要慌乱,因为海啸来去基本上只是在一两个小时之间。

在遇洪水时,首先应该迅速登上山冈、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转移。在城市应向高层建筑平坦楼顶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1mi.net[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山体滑坡、滚石和泥石流。一旦山洪暴发时,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千万不要涉水过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雷电期间,在室内时,应把电视的户外天线插头和电源插头拔掉,尽量暂时不用电器,尽可能远离电灯、电线、电话线等引入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窗口,在没有装避雷装置的建筑内则要避开钢柱、自来水管和暖气管道,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窜入人体。此外,室内如人员较多,相互间应相隔几米为好。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在室外时,要远离树木、楼房等高大物体;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的慢些,步子小点;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在肩上。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10篇《自然灾害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灾害心得体会篇2

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南漳县减灾委为切实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唤起社会各界对灾害事故的高度关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用心开展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一、领导重视,部署到位

为做好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我县对“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进行早安排、早组织、早动员、早行动,成立了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南漳县“防灾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落实经费,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宣传周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广泛宣传,氛围浓厚

1、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突出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开展水旱灾害、地震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宣传,宣传报道全县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状况。

2、集中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户外咨询宣传活动。组织各减灾委成员单位在南漳县水镜广场集中开展“防灾减灾日”户外宣传活动,设置宣传展板和咨询台向群众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通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理解现场咨询、现场答卷、现场提问等方式集中宣传火灾、地震、洪涝等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办法。

3、开展“五进”活动。“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南漳县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会、进家庭活动。5月6日至12日,全县共开展应急演练4次,举办防灾减灾专题讲座10场,排查灾害风险隐患260处,开展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3200户,制作防灾减灾宣传展板120块,发放防灾减灾图书8000册,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30000份,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挂图6000张,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标语32条,参加活动志愿者600人,参加防灾减灾活动15000人(次),活动资料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宣传资料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效果显著,好处深远

我县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使广大群众更加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有力的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高度关注,增强了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推动了全民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提升了综合减灾潜力,进一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灾害心得体会篇3

现场急救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当各种意外事故和急性中毒发生后,参与生产现场救的人员要沉着、冷静,切忌惊慌失措。时间就是生命,应尽快对中毒或受伤病人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査,确定病情。检査内容包括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瞳孔是否正常,有无出血、休克、外伤、烧伤,是否伴有其他损伤等。

总体来说,事故现场急救应按照紧急呼救、判断伤情和救护三大步骤进行。

(1)紧急呼救

当事故发生,发现了危重伤员,经过现场评估和病情判断后需要立即救护,同时立即向救护医疗服务系统或附近担负院外急救任务的医疗部门、社区卫生单位报告,常用的急救电话为“120”。由急救机构立即派出专业救护人员、救护车至现场抢救。但在呼救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将在下面的问题中讲述。

(2)判断危重伤情

在现场巡视后对伤员进行最初评估。发现伤员,尤其是处在情况复杂的现场,救护人员需要首先确认并立即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检査伤员的意识、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等。

(3)救护

灾害事故现场一般都很混乱,组织指挥特别重要,应快速组成临时现场救护小组,统一指挥,加强灾害事故现场一线救护,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灾害事故发生后,避免慌乱,尽可能缩短伤后至抢救的时间,强调提高基本治疗技术是做好灾害事故现场救护的最重要的问题。善于应用现有的先进科技手段,体现“立体救护、快速反应”的救护原则,提高救护的成功率。

现场救护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先分类再运送,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现场救护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

来源: 辽阳交通广播

灾害心得体会篇4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1、雷电防范

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臵。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外出。(

2、暴雪、冰雹防范

暴雪天,要注意添加衣物,注意保暖;要减少室外活动,避免冻伤。下冰雹时,应在室内躲避;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避免砸伤。

灾害心得体会篇5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成员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震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大规模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各年级要层层落实,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周二上午,校园铃声长鸣, 防震、消防逃生演习活动开始。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

这次活动全校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不到40秒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学校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学校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消防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这次的演习中我学到了如何机智应对突发事件,并能冷静的处理。这次地震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掌握危难时自救的方法是必需的,学校人群相对密集,是事故易发地点,为了培养学生逃生自救技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对此非常感谢学校,希望下次还有这么有意义的活动。

特大灾:一次性灾害过程造成以下后果之一的:农作物绝收面积30万公顷以上;倒塌、损坏民房5万间以上;因灾死亡100人以上;因灾需紧急转移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7级以上,严重破坏性地震(中等以上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城镇发生6.5级以上);一次性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以上。

大灾:农作物绝收面积10—30万公顷;倒塌、损坏民房3——5万间;因灾死亡30—100人;因灾需紧急转移人数达到1—3万人;6.0—6.9级破坏性地震(中等以上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城镇发生5.5级);一次性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达10—20亿元。

中灾:农作物绝收面积5—10万公顷;倒塌、损坏民房1—3万间;因灾死亡10—30人;因灾需紧急转移人数达到5000—1万人;4.0—5.9级破坏性地震;一次性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达3—10亿元。

小灾:未达到中灾划分标准的均为小灾。

灾害心得体会篇6

近期,由于强降雨天气的影响,像河南,湖北随州,襄阳,孝感等多地农作物被淹,眼看即将就要被收割的农作物,一下被洪水全部淹没,农民有说不出来的苦。

2021年8月12日,一场暴雨过后,随州、襄阳等多地稻田成河,随州市是这轮强降雨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农情调度,截至目前,随州市已有约25万亩农作物受灾,其中成灾10万亩,绝收8000多亩。

一位来自湖北随州的阿姨说道,自己家是种植的稻谷,眼看就要收割的稻谷,这次洪水来得太突然,把自己地里的稻谷全部冲毁,几乎现在都看不见稻谷,原本老两口自己家种植一点够家里人今明年吃的稻谷,一下全被毁。

还有一位来自宜昌的朋友说,自己今年种植了烤烟,原本是今年自己打算一家人出去打工的,看着今年种植烤烟的人比较多,再加上这两年烤烟的行情不错,今年就没有出去打工,在家里种植了一些烤烟,现在正是烤烟上架烤房烤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把烤烟全部都冲倒下,本来是可以烤出来不错是烟叶,现在估计烤出来的烟叶都是有斑点,价格肯定会大打折扣。

结语

农业种植一直以来天气都是影响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很多人往往会说农业种植都是靠天吃饭,如果没有好的天气,再加上这种自然的灾害,农民真的原本就不是很富裕的家庭,都是靠种植来养家,真的让很多农民很难说出来的“苦”,当你们看到这样的情形下,有没有一种绝望,一年望到头的经济作物,全被洪水吞噬。

灾害心得体会篇7

星期二上课的时候,张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防震减灾”四个大字。正当我们在想写这个是为什么的时候,老师开始给我们慢慢地讲解起防震减灾的知识。

老师首先让我们讲一讲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安全逃离?我们争先恐后地说:“地震来临时首先不要惊慌,然后尽量以最快的速度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到地震结束后,举着东西保护好头部,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地撤离教学楼等高大的建筑物,然后到达操场等空旷的地方等待救援,免得引起二次伤害。”还有的同学说:“地震来临时,先举着板凳离开教室到达走道,然后将板凳上举,从二楼飞下去。”另外的同学就说:“就算你地震时没被砸到,跳下去也会摔死或摔伤了。”那个同学说:“那我不会带个降落伞飞下去!”别人反驳到:“地震时,你哪来的降落伞呢,再说也没有时间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好不热闹,这时老师告诉我们,真正当地震来临时,大家首先要做的不要惊慌,要按照第一位同学说的那样先以最快的速度躲到课桌底下,等到地震结束后,举着东西保护好头部,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地撤离教学楼等高大的建筑物,然后到达操场等空旷的地方等待救援,免得引起二次伤害。通过主题班会的讨论和老师的讲解使我们明白了和掌握了一定的防震减灾的知识,我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告诉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使我们尽量远离伤害,远离危险!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 中国环境报2004-10-19

(2) 海岸被冲??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

但现在我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灾害心得体会篇8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我认为小学生在防震减灾中能发挥作用。只要我们多看有关书籍,把知道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一个人都知道。知道听到地震来了要镇定,不要胡乱传谣。地震时不要惊慌,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只要我们平时多向人们宣传有关地震的知识,在地震时,人们便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这样便减少了地震的灾害,减少了死亡率,减少了财产的损失,还让人们懂得地震知识及地震科普常识。

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为了不让美丽的城市变成废墟,为了不让拥有幸福家庭的孩子变成孤儿……我们从小就要知道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居住在地震区的每一个人,必须时常慎重地考虑到为未来地震要做那些准备工作?无论你在家里或正在工作,在商店里、在街上、车上和你所去的其它地方,如你事先考虑了发生地震前该做些什么,那你就更可能保持镇静而理智地采取行动。

下面所叙述的条文是地震到来前要做的一些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每个人必须尽快采取的简单行动,另外还提出更为安全的措施。常备几个手电筒和备用电池,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也可在你的床边放一个手电筒。随身备好最基本急救用品,"并掌握急救的程序(严重的灾害之后,各家医院将挤得水泄不通,医务人员则忙于抢救更严重的伤员)。最好能备有你和你在一处的其他人所需的足够特效药品。在你的电话机旁写下救护队、救火队和警察局的电话号码。

地震前动物比人先知先觉的科学道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在我国古代地震资料中早有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在震前有异常的动物就有几十种,空中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无处不在。

我国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朝水面乱跳跃。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灾害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煤矿安全体会心得体会8篇

溺水安全体会心得体会推荐8篇

电力安全体会心得体会8篇

《解放》心得体会8篇

节后教育心得体会8篇

学校安全体会心得体会8篇

制作学习心得体会8篇

徒步心得体会8篇

法院心得体会8篇

安全警示体会心得体会8篇

灾害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