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感受性文字记录,它能够传递我们的真实经历和收获,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成长历程的记录和总结,它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轨迹,以下是美篇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校园环保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校园环保心得体会篇1
环保活动一直是我校的特色活动,我校按照教育局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为了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促进爱护环境的自觉行为,营造人人讲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我校开展了环保宣传系列教育活动,
中疃中心校走进中疃社区,举行了主题为清爽地球靠大家,低碳走近你我他的亲子环保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增强环保意识。
我校一贯重视环保宣传教育,领导有较强的创先争优意识,成立了学校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常抓不懈。每学期的学校计划、德育计划中都有明确创建目标,并抓好过程管理,定期研究,落实措施,平时加强检查督促,搞好评比总结。重视资料建设,对平时重大的活动都能拍照录像,积累文字资料。重视阵地建设,学校有宣传橱窗,各班有宣传板报,结合活动宣传内容,并开展手抄报和板报评比活动。
二、参与各类活动,注重教育效果。
1 、利用班队会课开展环保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县环保成就,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信心。
2、在国旗下讲话中,结合我校的特色活动环保日,进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教育,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3、在本学期举办的以学习雷锋,争做环保小卫士、清爽地球靠大家,低碳走近你我他等为主题的活动中,同学们都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当看到水龙头在滴水时或者没人时灯仍亮着,就顺手关掉;生活用品用完后,就分类处理而不随手扔掉;购物时,能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制造白色垃圾;不用一次性筷子用实际行动美化环境,净化心灵。结合活动的开展,利用校园广播、板报等大力宣传,从而增强了全体师生的环境意识。
4、学校的文明礼仪岗学生积极参与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的劳动,他们每天巡逻卫生清洁,为校园的绿化、美化、香化、净化尽心尽力。
5、每周确定常规教育重点,教育学生不乱涂乱写,不追逐狂奔,不大声喧哗,自觉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6、每年国庆前夕举行校园环保日的义卖活动,提倡学生节约保护资源。
三、走向社会,深化教育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我们把环境教育走向校外,推向社会,开展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区环保实践。
1、带领学生清理学校附近的垃圾,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环境宣传监督活动。
2、组织学生向家长发放环保宣传资料,让学生把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带进家庭和社区,让家长和子女一起接受环境教育。然而,环保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把这些活动长期开展下去,提高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携手保护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保护环境的卫士,并使这项活动成为弘光德育品牌活动!
校园环保心得体会篇2
10月12日星期三学校为我们举行了一次“环保知识讲座”,讲座围绕“环保之益”、“怎样环保”、“要讲卫生”等三个方面。
这几年,地上的垃圾太多了,随处都可以见到满地的垃圾。果皮、零食袋、电池到处都是,当然,这一些垃圾都环保工人给清理干净了,可是这一些垃圾去哪里了呢?到垃圾场去了,可是垃圾场那里会堆得起那么多垃圾呢?这些垃圾不可能无端端地从空气中蒸发掉了呀!其实,它们都被倒进江、河、湖、海里了。本来水是清澈见底的,现在有了那么多的垃圾,它们原本的清逐渐变成了乌、黑甚至变得有点儿红了。我还记得“知识讲座”还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很小的男孩对他的妈妈说:“妈妈,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呀?”妈妈说:“当然是蓝色的啦。”孩子说:“不对呀,我看见的天空明明就是灰色的呀,怎么是蓝色的呢?”是的,天确实是蓝色的,可是最近我们发现,天空变成灰色了。天空为什么会变成灰色的呢?原来有许多工厂需要用烟囱,烟囱里冒出的烟越来越多,黑色的烟雾把天空都染成灰色了。所以大家要注意。
地球上的水资源并不丰富,所以大家要节约用水。金华市的水是浙江省最多的,许多垃圾从这边的江流向杭州、宁波。所以那儿的人喝到的水味道都很怪。虽然离杭州市不远的钱塘江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江,可是那里面都存在着许多对身体十分有害的细菌,人喝了会感到肚子不舒服。所以大家在出门之前最好能带一个塑料袋,如果吃完了东西就把垃圾扔进塑料袋里,然后仍进垃圾箱。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了保卫这个绿色家园,不要乱丢垃圾了,如果每个人都不乱丢,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美丽。
校园环保心得体会篇3
最近,在广阔的天空中,多了一层层的雾霾,不仅威胁到了我们的交通安全,也威胁到了我们的健康,所以,今天我们到泉城广场进行了“低碳生活,驱散雾霾”的环保宣传活动,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向大家宣传。主要活动过程,是宣读环保誓词和发放环保传单。这次活动,我认为办的很成功。低碳生活一直是最近一段时间的焦点,但是却缺乏重视,只是局限在理论和宣传方面。但是通过本次活动,能将低碳的“理论”落实在生活实践中,向大家宣传低碳的重要性。我觉得很荣幸,为我的班级和学校感到骄傲。
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雾霾以及它的危害,也使我们充分长了见识。我们不仅将低碳生活的倡议传播给了广大市民,也一展了我们实验学子的风采。
看到大家人手都有宣传单的样子,我觉得很欣慰,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家长和同学,还有各位朋友,不管是否参加此次活动,都能做到重视低碳和环保,让地球重新变得欣欣向荣。
我们也应像宣誓书中说到的那样,少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用品,将身边的垃圾分类扔到垃圾箱内……
我觉得我们应该带动身边的伙伴,家人,亲戚等人,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我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让地球从厚厚的尘土中走来,让地球来到我们有我们的行动来给他创造的绿色环境中来!让我们的家园远离灰尘,远离雾霾,远离所有对我们家园有害的东西!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共创美好家园!
让我们大家一起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地球变得更美一些吧!向各位致敬,谢谢各位对此次活动的支持与关心。
校园环保心得体会篇4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为进一步落实上级要求,我校围绕“优化公共交通、绿色出行”主题,开展了与城市无车日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概述如下:
一、提高认识
节能减排是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要战略。当前,改变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迫在眉睫。开展无车日活动是推进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今年中国城市无车日的主题是“绿色交通选择变革整合”,强调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保护和重视绿色交通方式。所有中小学都有教育宣传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精心组织
围绕“绿色交通,城市未来”的主题,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1.教师以身作则根据教育局的活动要求,我校首先召开全校师生员工会议,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了解开展城市无车日活动对促进和改善城市发展环境、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要求全体教职工在9月22日的“无车日”活动中以身作则,率先采取步行、骑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并延伸到个人日常生活中。
2.校园广播电台专题广播校园广播电台是校园宣传活动的主要阵地。我校专门组织优秀播音员安排以“绿色交通,城市未来”为主题的广播节目,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宣传环境和舆论氛围,提高了师生对活动目的、意义和内容的认识,增强了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主题班会围绕“绿色交通,城市的未来”这一主题,我们学校还组织各种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活动期间,同学们踊跃发言,共同讨论,交流环保策略,探索低碳生活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小手牵着大手”除了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外,我们还采取发放建议书的形式,组织学生向家长、亲友进行宣传,以达到“小手牵着大手”的辐射宣传效果。根据反馈,在全国无车日,大多数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影响下进行“绿色”旅行。一些家长也表示,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他们会尽可能少地使用汽车。
三、总结改进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我校顺利完成了20年城市无车日的宣传、组织和教育任务。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活动成果,将“绿色交通,城市未来”的理念延伸到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日常生活,规范“绿色交通,城市未来”。
校园环保心得体会篇5
兔年记住8句不生病的健康秘笈,衰老来得慢一点,身体轻盈如灵兔!
1.兔年不透支
人体是有使用寿命的,会保养的人活得久一点,随意浪费自己健康的身体就活得短一点,比如无限制地加班、玩乐、熬夜等等。
没有好身体这个“火车头”,谁都跑不过人生终点线。工作不是能一两天就完成的,健康的体魄是做好工作的根本。①
在工作与健康、娱乐与健康之间反思舍与得,是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别等生病了想起了“不透支”,康复后又开始抛之脑后。
2.兔年不久卧
有些人回家就躺着不动,除了玩手机外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有些人睡眠不足不精神,躺在床上睡了一天还是感觉很疲惫。
“久卧伤气”,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董峰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长时间躺在床上不动,气的运行就会变慢,营养物质到达身体各部分的速度也相应减慢。②
适当动起来,让心肺功能不减退,血管畅通,肺脏能够吸入充分的氧,心脏有充分的力量把氧气通过血管,送到全身,满足身体需要,这就是脏器不衰老的秘籍。③
3.兔年不生气
很多疾病都和生气有关,不生气就不生病。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表示,任何一种情绪,都会导致细胞、内脏、血管、内分泌、免疫机能等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④
中医认为,“大怒气逆伤肝”。女子以肝为本,肝气不舒会出现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问题,很多女性的乳腺结节就是气出来的。⑤
尤其对女性来说安顿好心,情绪稳定一点,多交交友更关键,因为女性跟男性不一样。男性也要学会关心自己的另一半。
4.兔年不熬夜
熬夜会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一个人经常熬夜,就像一株失去养分的植物,时间一长就会日渐枯萎。熬夜会使免疫能力降低,使人体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都会找上门来。⑥
即便现在有了灯光照明,大部分人并不适合晚睡。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徐蔚海教授2021年对健康时报表示,现代人的身体结构及生物节律和古代人差不多,并没有进化到能够适应现代环境(熬夜)的体质,所以熬夜晚睡需要节制,不利于身体健康。当然,不排除具有“夜猫子”基因的人。⑦
5.兔年不压抑
要对自己好一点,别什么事情都压心里。不少癌症病人与长期的心情压抑、性格抑郁有关。
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在他的一本书《被癌症盯上的11种女人》中就提到,弱女子的一大特征就是克制、忍耐。比如,克制自己的烦躁情绪。临床观察表明,这一类型的女性中,乳腺癌、胃癌最为高发,卵巢癌、肺癌、脑瘤等紧随其后。
委曲求全的性格,长年累月地克制自己,压抑负面情绪,表面沉默不语,逆来顺受,但内心怒气难消,这类人需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消解抑郁,控制焦虑。⑧
6.兔年不贪吃
再好的美食也别贪,饿着要比撑着强、瘦的要比胖的好。因为肥胖可能为多种癌症埋下隐患。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在2009年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每天只吃七分饱,但又受不了美食的诱惑,于是感觉吃得差不多了,就马上离开饭桌,绝不久待,更不会与家人在饭桌旁聊天,生怕管不住自己的嘴又多吃两口饭菜,偶尔还会把晚饭省下一两顿。⑨
7.兔年不焦虑
有的中老年朋友操心自己的事情不多,但却总是操心儿女,甚至因此产生了很多紧张焦虑的情绪,吃不好也睡不好。
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曾一连接诊了几位60岁上下乳腺癌患者。一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家庭主妇都有非常鲜明的性格特征,简单说就是——爱管事、喜操劳、性急、脾气躁、控制欲强——她们什么都想管,什么都不放心。不但给自己制造了压力,也给家人带来了焦虑。⑧
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福。为人父母,总以为要为孩子负责,就包括要负责他的一切,即便有些路明明只能孩子自己去走,冷暖也只有孩子自己去体会。
8.兔年不乱补
不少中老年人有冬天进补的习惯。营养品有很多种,不是说大补就是好事情,有的人就不适合补。若是服了来历不明的保健品,还可能适得其反。乱补吃出肝、肾损伤的大有人在。⑩
国医大师金世元16岁当学徒那年,看到药店里制作“参茸卫生丸”,听说这个药很补,就偷偷掰了一块吃。没想到仅3小时后,他就感到头痛欲裂。师兄因此训他道,“你年纪轻轻的,哪能吃补药!”⑪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依赖服用中药或者补品来养生、抗衰老,认为吃了补药,就可以万事大吉。但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缺乏锻炼,再药补也难以延年益寿。
本文综合自:
①2019-02-08健康时报《强制休息!这张“红牌”请多开》
②2019-05-14健康时报《身体过劳会生病》
③2015-12-28 健康时报《抗衰老要强化心肺功能》
④《不生气就不生病》,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著,东方出版社
⑤2024-11-01健康时报《调好“七伤”不攒病》
⑥2016-07-05健康时报《熬夜比你想象中更可怕》
⑦ 2021-03-19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近六成青年入睡晚?专家:人类还没有进化到适合熬夜的“体质”》(健康时报记者陈龙飞)
⑧2019年《被癌症盯上的11种女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⑨2009-05-11 健康时报新闻焦点版《孙燕院士的防癌心得》
⑩ 2024-01-16 杭州日报《七旬大妈“阳康”后急于恢复吃保健品,结果肾损伤!医生的几点提醒很重要》
⑪2014-11-28 大河健康报《国药大师坚持无药养生(组图)》
来源: 健康时报
校园环保心得体会篇6
目前的大环境下,貌似大家都在抱怨:做生意的说这几年都不想赚钱的事儿了,能活着就不错了;上班的说降薪还是小事,不被裁员就谢天谢地了;搞投资的基本都在回笼资金,宁愿把钱存银行……至于股市和楼市,大家甚至已经失去了谈论的信心了。眼下的环境,貌似是这么多年来最差的环境。但未来几年情况会好转吗?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都持消极观点,甚至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会是严重内卷的十年!
那么在这样一个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讲,应该怎么办呢?
个人认为,当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变大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把目光聚焦到了外部因素,并由此变得焦虑,但却忽略了对自身因素的反思。比如,行业里大多数企业都不赚钱,但为什么依然有少数企业能赚钱;比如,企业里大部分员工都面临着降薪或减员的危险,但为什么依然有少数员工会被老板升职加薪。其实原因很简单,越是在组织风险增大的时候,人才的重要性会变得越来越突出,人才很自然的也会越来越受到劳动力市场的青睐和资本市场的追逐!所以明白了这个基本逻辑之后,我们可能对自己的当务之急就变得非常清晰了。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进行深度自我剖析,对标行业顶尖人才,寻找自己的差距,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提升计划,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其实进一步分析,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恐慌和焦虑,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我们对环境的敏感性降低了。比如社会上最先兴起的应该是80后,当时社会舆论普遍认为80后可能会是垮掉的一代人,但时至今日,80后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后来产生了90后,外界又认为90后还不如80后,直接就是扶不起来的一代人,但事实证明,90后正在迅速崛起。所以,其实当你看任何事情都看不惯的时候,恰恰说明你和环境脱节了,你对环境的敏感度降低了。我个人都有一个很深的这样的体会。在我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生活过得很安逸,上司交代的任务都能出色的完成,同事关系也一片和谐,再加上所在的企业在行业里也名列前茅,然后就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已经很出色了,就放松了自我学习和提升。直到有一天我从单位辞职后,才意识到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自己其实对这个行业其实并不了解,对专业方面的前沿理论和实践更是压根儿听都没听说过,然后没办法只能恶补以前缺失的功课。达尔文的进化论其实也明确指出过,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行业前沿动态,然后敏锐的去发现正在发生的微妙的变化,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节奏。
眼下也许是最差的环境,但当你做出最优的选择后,环境必定会逐步改善;但是如果你无视这种变化,或者看到了但是却没有任何行动,那么对于你来讲,其实已经没有最差的环境了,因为只有更差的环境。
校园环保心得体会篇7
自然生态与发展往往都是相互映衬,互相促进。若只是一味地消耗自然生态资源来换取高速发展而不节制,不仅对于自然是一种损失,对于我们人类,乃至往后的可持续性发展都是一种损失。因此,高速发展应该是可持续性的、非竭泽而渔的,高速发展更应该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的进行。
以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为前提的发展,不仅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选择,同时也是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的选择。盲目的追求高速发展往往会破坏自然环境,损害自然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只为了少量的产品却浪费了大量资源的局面,而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又会让我们人民的生活质量下降。城市的黑臭水体、看不见天空之蓝的雾霾、以及被污染的稻田,无一不对我们的生活质量进行了重击。不受污染的自然,能带给我们视觉上美丽的观感,让我们心旷神怡;不受污染的自然,也是一种能带领人民致富,走上用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时俱进的将盲目高速发展转变为可持续性的绿色低碳发展,是过去十年内一直执行不停歇的方针,而到如今,成效也颇为明显。不仅还给自然一片青山绿水,也提高了城乡人居环境水平,同时发展出更多的新兴职业与就业方向,提升了人民多方位的收入水平,增强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校园环保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