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6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了解他人的事迹,我们可以获得积极的心态和态度,事迹材料可以让人们认识到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下面是美篇吧小编为您分享的7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7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6篇

7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篇1

“前进像狂风,冲击着铁长城。”这首歌充分体现了中国解放军的英勇无畏,而邵排长那一句句洪亮的口令声中,聆听到的是雄浑的音色,那内心中的坚定,充满杀气的眼神,正最好的诠释了这首歌索要表达的——军魂。

曾几何时,邵排长和我们一样,初入军营,只是一个新兵,单薄的背影略显消瘦,白净的脸庞更是流露出青涩。就是这样的一个真男儿,保家卫国,义不容辞,在青春中弥足珍贵的岁月,踏上了人生的修行。而那军绿色的点缀将会是他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命中注定,他成为一名军人,但是否成功则取决于自己。是的,他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第一次站岗,五个小时,他纹丝未动,军姿挺拔,眼神坚定。总是最后两脚累得瘫软,麻木不能行走,骨子里也没有透露出一丝抱怨。那是一段流血流汗不流泪的日子,才铸就了那军魂。

而今,他早已褪去了青涩稚嫩,形体如刀刻,性格如钢铸,不动声色中,威慑敌心,虽赤手空拳,却招招寸劲。那成熟中昭显的稳重自然,成竹在胸中,才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豪迈。那是高山流水,那是悬崖顶峰,那是军魂的神圣,不可亵渎。

邵排长,将那份军魂,以军训为介质,传递到了每个人的心底。

7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篇2

张富清对于奉献选择了高调,对于功名选择了低调,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彰显了一名老英雄的英姿,锤炼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党性,不禁让人们肃然起敬。让人们敬佩的,不仅是因为他有着赫赫战功,以及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劲头;更是因为他面对荣誉选择的“深藏”,以及不为利益所扰继续前进的境界。

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努力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争先创优、甘愿奉献的浓厚氛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来,他从来不向组织要求什么。因为采访时他说,与已牺牲的战友相比,他的功劳与他们相比不算什么,可他还活着,还享受那么多好的待遇,他已经很知足了。在张富清老人眼中,他谦虚说自己不算什么,因为他当时周围的优秀共产党英勇事迹深深影响着他,就应该这样。在我们眼中,他的先进事迹令我们敬佩,我们不仅要努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榜样,也要争当榜样,影响更多的人成为榜样。

功名源于担当和奋斗,“深藏”更显初心之炽烈。正如张富清的日记中所写“勋章箱底压,子女犹未白。整天一脸笑,只知是老兵。”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因为他一直都认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没什么特别,所以,从来没有居功自傲,从来都不会给组织添麻烦。“功名”记录其担当之勇毅、奋斗之艰辛,“深藏”更凸显其精神之伟大、境界之高远。

敢担当冲锋在前,践初心一以贯之。“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行胜于言,张富清一次次挺身而出的行动,践行了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的初心。不因为战场上的烽火四起而选择丝毫退缩,不因为工作条件的艰苦而挑肥拣瘦,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冲锋陷阵中,在砥砺奋斗中,在勇毅笃行中,不断擦拭初心,不断锤炼党性,树起了精神标杆。

回归本色最动人。深藏功与名60载,不仅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家人,如在精简退职时,首先动员自己妻子离职;在大儿子遇到去恩施市工作机会是,却让其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都应该向张富清精袖学习,学习他中诚干党、失志奉献的政治品格,不畏艰险、勇干牺牲的`战斗精神,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高尚情操。

7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篇3

张富清,陕西洋县人,1924年生,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退休老党员,普通是因为他的衣食住行和最普通的家庭一般朴素,不普通是因为这么多年他一直坚持着一个信仰,始终坚持着党性这一基本原则,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学习他的艰苦朴素。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中,张富清同志的家中,极具朴素中又处处彰显着仅仅有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学习他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和传承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秉承着优良传统。

学习他的低调做人。先进事迹中张富清爷爷说:“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新时代的我们,在工作中更应该戒骄戒躁、谦虚向学,用低调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党赋予我们的使命。

学习他的对党忠诚。先进事迹中我们看到,张富清同志始终坚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坚持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当代青年的我们应该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坚持基本原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要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艰苦朴素,学习他的低调做人,学习他的对党忠诚,坚守不忘初心,秉承优良传统,用对党忠诚的信仰、艰苦朴素的态度,对待日常工作和生活,不懈努力!

7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篇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人人都不一样,但我却想做一个能为国奉献的人。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肆虐的当下,疫情是一面镜子。

许多高尚的灵魂令我们感动和敬仰;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让我们厌恶和不齿。

“新型肺炎”牵动着世界的目光,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而我看到的一些镜头带给我的震撼,远远超过了新型肺炎。

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1月2日是除夕,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有大量的医护人员主动走上抗击疫情的一线。

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的信息、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

防疫战场上医护人员那一张张印着红指印的请战书;

新闻里笑容腼腆的女护士朴素的语言:“只要穿上白大褂就不害怕了。”

武汉医生与家人隔离,白发老母亲隔门叮嘱令人泪目;除夕夜,各地医护人员紧急集结赴武汉和家人拥抱告别等等,加油武汉。

7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篇5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呼声。在岁月的长河中,无论历史的硝烟散去多久,但对英雄无悔,铁血忠魂的记忆和呼唤始终都在。

雪落无痕,花开无声,而英雄从平凡真实中走来,又到平凡真实中去,一切都是有迹可循:杜富国从红色土地中成长起来,从红色故事中传承基因,从红色历史中坚定信念,而这一点与强军思想和“四有”军人要求,一脉相承。

可以说,杜富国的舍生忘死不单单是他个人的英雄事迹,更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热血本色的生动诠释,而“让我来”将成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共同心声。

离开熟悉的岗位,告别亲人朋友,来到艰苦偏远的边疆,扫雷官兵面对的不止是雷场生死考验,“杜富国们”付出的也不止是汗水与鲜血。

记者到扫雷三队采访,下士李洋面对镜头,立即转过了身。他请记者不要拍他:“我没告诉父母我在扫雷,我妈如果在电视里看到我,会哭的。”记者一问,原来扫雷大队官兵有个默契:跟家人打电话从不说自己在扫雷。即使家人知道了自己在扫雷队,也只说自己“在二线搞保障”。

杜富国和他们一样,一开始都选择了“隐瞒”。战友张中君告诉记者,直到第三次扫雷任务结束后,家人才知道自己在扫雷。

在扫雷大队,已婚官兵全部两地分居,40多名官兵面临亲人重病、子女年幼等困难。他们把遗憾、愧疚和思念压在心底,忘我奋战在雷场,用生命在战斗,只因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杜富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让我来!”。

告别扫雷大队驻地,众战士的一句话,久久在耳畔回荡:“就算不能回战场,也还要去战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7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篇6

张桂梅同志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是“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榜样。她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张桂梅同志事迹受到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中央媒体持续关注报道,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张桂梅同志是教育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教师典型,曾获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2020年教育部授予张桂梅同志“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为进一步深入宣传学习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她矢志不渝跟党走、痴心执着办教育、无私无我育新人的崇高品格,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教育部决定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活动。

学习张桂梅同志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崇高品格。她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办学体系,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2000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渗透在血脉里,在她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7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6篇相关文章:

大班一学期的活动总结6篇

五一游玩的作文6篇

五一记事的作文6篇

一次一成功的经历作文7篇

写一封信给老师的作文7篇

五一游玩的作文优质6篇

崇拜的一个人作文6篇

写一学期的心得优秀6篇

写一学期的心得通用6篇

给妈妈一封信的作文优秀7篇

7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