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总结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积极带动作用,一份详细的实践总结是可以让我们总结收获与不足的,以下是美篇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打工社会实践总结5篇,供大家参考。
打工社会实践总结篇1
在美乐的工厂工作了三十多天,不能用实习二字来形容,只能用打工二字来形容。为什么呢?因为实习是表示在工作中学到东西的,而我却学不到东西,所以只能用打工两字来形容了。用打工二字形容,又比较贴切了,且更能描绘得出这么多天来的生活。难道我这么多天来什么也得不到吗?这也完全不是,至少我出卖了我的血汗,换来了天天升值的人民币,更重要的是我体会到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是不能学的,而且体会到比学到更有价值,所以我觉得我没有学到东西,只能是体会到一些东西。
美乐是一个比较正规的厂,做事情都按照国家法律办事。也绝不含糊。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看出了许多的血汗工厂,是如何的压榨劳工的。在我去美乐的同时,我弟去了东莞的一间纺织厂做暑假工,他的工资只有两块,每天基本工作时间是11小时。这和美乐的一对比就吓死人了!这不是违法的吗,可是谁管啊,谁来制止啊?这些本来就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保护,因为政府官员需要gdp的增长来提高政绩,这个现象在全中国都很普遍了。当然,如果美乐这样做,我想当地政府也只是张只眼闭只眼的。不过,一个工厂如果给员工更好的福利的,那么员工就会为这家工厂更加卖力了。我想,这是美乐的一个非常好的做法,当然这也和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关。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因为玩具的童话性决定的。玩具是承载儿童的未来,应该是充满美好和幸福的,一个血汗工厂生产出来的玩具,不是玷污这一神圣的内涵了吗?还好,美乐不是这样。这也不愧美乐能成为全球五百强的唯一一家玩具企业了。
原来,在工厂里的生产线整天对着玩具的工作,也能用到人际关系的。这可又是我的一大体会了。一条生产线就是一个团队,团队成员之间要完成任务,必须成员之间的互相协作。而协作,沟通又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在这里尤其在生产线上,沟通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多方面的。比如,拉长的态度与个人素质问题了,员工的问题了,拉长与主管之间的问题了。有些拉长态度素质极差,动不动就骂人,又或者做事方法极不对,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争吵。还有就是员工的问题了,员工工作不认真不好,以、而又不认真,还与拉长吵起来!种种类似的原因,让整条生产线上的凝聚力减弱,生产效率自然降低了!但是这个问题又是比较难解决的,玩具厂的工人素质本来就不要求高,而且也不能高到哪些去了。像这些工作,让人觉得挺无聊的,稍吃不消的人就会跑了,这也难怪的。这些工作真的'不适合有头脑的人做的了,反而是头脑简单的人更让玩具厂喜欢(这可是别人说的)。玩具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女性比较多,这是由于工作的性质决定的。由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找老婆,到玩具厂吧!呵呵,这只是说笑而已了。
现在又要反回来说一下另一个问题了,就是污染了。这个我可是深有体会的了。整天手染天拿水,可害惨我了。幸好我不是去手喷的,如果去到手喷了,整天吸着油漆中的甲苯那才叫“绝”。玩具厂的手喷区确实很大,每天用的油漆和天拿水算以吨计了。而在手喷区工作的人的健康状况不知道如何了!希望能有保障了。而我又听说,美乐的空气排污是不符合标准的,这个我们可以从烟囱口便可以观察出了。至于为何排污不达标也不会受处理的原因,我想也是不言而喻的了。而对于染污,我现在可是不信奉什么“预防在先”的信条了,让我看到的只是世界普遍的道路——“先污染,后治理”。现实确实难以领人信服,但事实就是这样。事实让我看到的是一条条黑水沟黑河肆虐我们可爱的大自然。
打工社会实践总结篇2
这次寒假期间的实践也结束了,我对自己各方面还是抱有很多信心的,通过这次社会时间,我也学习到了很多,在学校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我非常清楚这一点,确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是能够保持好的状态,这对我各方面还是有着非常明确的态度的,这也是未来需要去努力的方向,现在也总结一下这次社会实践。
我非常感激,通过这次社会实践,确实也是给了我很多锻炼,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是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觉得这对我也是有非常大的提高的,感激在这个过程当中所学习到的点点滴滴,我也一定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经历,这也是对这份工作应该要有的态度,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确实还是缺少一些经验,首先在和他人沟通交流的时候,我是比较吃力的,我觉得自己不是很适合继续和人沟通,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确实让我感觉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一直持续了一周的时间,后面我慢慢的适应,也能够迈出第一步的,主动和别人说话,我认为在外面肯定是要让别人有好印象,在这方面我还是不断的在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成绩。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确实还是感觉非常有必要的,打工的过程当中,我也一直都在努力让自己去适应,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我是不能够适应的,但是慢慢的我也能够接受这些了,这对我的冲击还是很大的,感激这个过程当中,所承受,所努力的事情,确实确实让我也在慢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我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东西等着我去落实完善好,当然这对我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的,我也一直都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得到锻炼,回顾这次实践的经历,我也是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寒假的时间虽然也是比较短暂,但是我也一直能够有客观的态度,我始终都坚信这一点,我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是没有问题。
寒假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从中我也确实是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我对此还是深有感触的,感激在这个过程当中所掌握积累的知识,在这次社会实践当中,我还是深有体会的,这次寒假期间所面对的点点滴滴,让我确实还是深有体会的,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以后我也一定会积累更多的经验,让自己的去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打工社会实践总结篇3
社会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没有人能轻轻松松成功。
社会实践目的:
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开始了为期x月的社会实践。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的,而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你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的那么吃力呢?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追求,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打工的大学生一族正逐渐壮大成了一个部落,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大学生打工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股潮流中正悄悄发生着改变。
对于大学生打工,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的看法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模式,我们有理由走自己选择的人生路,只要把握住自己,掌握好学习与打工的分寸,肯定能把大学这个人生阶段过得丰富多彩。打工的途径或者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是对社会有益,对自己积累人生经历有益,还能够有少量收入,就可以毫不犹豫的参与其中。
实践过程:
虽然在实践中我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占主体,而我对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到了企业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企业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平时在学校数字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但在工厂里,数字绝对不可以错,因为质量是企业第一生命,质量不行,企业生产就会跟不上,而效率也会随之下降,企业就会在竞争的浪潮中失败。
因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只需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就可以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没有实际,只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社会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在工厂里出错是要负责任的,这关乎工厂的利益存亡。 总之,这个寒假的社会实践是丰富而又有意义,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收获,是对“有经验者优先”的感悟。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欺压、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它让我明白到别人批评你或是你听取他人的意见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你在诚心听他说话。虽然被批评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明确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们的批评。因为这样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铺路。我们要学会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才是我所应该做的。
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如果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计较,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不论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现在想来,二十四天的打工生活,我收获还是蛮大的。我所学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分财富吧。
打工社会实践总结篇4
暑假如期而至,我充实自己在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本文是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暑期总是一晃而过,这个暑假在东莞打工,有很多感触,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也算是对自己暑假的一个总结吧。
东莞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都市吧,工厂很多,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在校大学生来说,想要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一份暑假工简直是天方夜谭。人总是很羡慕那些得不到的东西。作为学生,我曾经很渴望上班一族那种自己挣钱,自己花钱的日子。而当自己真正开始利用暑假的时间挣钱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这个时候我总是很怀念学习生活,总是很想快点开学。
回顾暑期打工生涯,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难"。这种困难不同于学校所遇到的,我个人觉得比学校遇到的难题更上了一个层次。
首先,找到一份工作都很难。打工过程中,遇到很多十几岁的小弟弟,小妹妹。开始,只恨自己"出道"太晚了,和他们比起来,好像我都老了。但是,慢慢的,我感觉到了世事的艰难。难以想象那些十几岁就开始面对社会的年轻人是怎么承受的,或许每一个青年都会羡慕还在上学的同龄人。现在我很知足,二十几岁还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我一定要利用这个条件,路还掌握在自己的脚下,前面的路还很光明,我有信心走好以后的路,也一定会的。我很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第一天上班,就面对种种规定。什么理成平头,什么穿工作服,什么把胡子剃了。如果在学校,就算是执行也会打些折扣。而工作中,这就是命令。执行也要执行,不执行也要执行,除非你不想干了。虽然,领导也会说什么不要当面顶撞,私下可以单独解决,可是有用吗?现实吗?这些大多数都是空话。领导喜欢那种溜须拍马的人,而不是喜欢忠言的人。得罪领导意思的话很少有人说。
上下级关系,也完全不同于师生关系。我的实习经理说过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世上没有那么多公平的事情。"如果是一位单纯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会理解。其实,事实就是如此,遇到多么不公平的事情,每个人都要有应付的能力和毅力,都要坚持下去。在学校中就没有这种情况,有一次我们竟然和老师关于如何考试讨价还价起来了,想起来可笑。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理解,老师是真正的关心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毫无情面的执行某些死的规定。这也是为那些对领导的话言听计从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
挣钱难,就算你认真的工作,合理的得到你的劳动所得都很难。老板总会想方设法的尽量少开给你工资,上班迟到扣钱,上班吃东西扣钱等等,这就是小老板的一个发财之道吧。这使我想起了《雷雨》里面的情节,周老爷为了不发给工人工资,竟然制造工难使工人丧生。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但是,类似的事情却始终没有断过。
工作中遭人家白眼,甚至受训,也是有的。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只能有利益的关系呢?为什么这种关系就那么明显呢?有的时候,当我遇到这种事情,一时冲动真想不干了,或是找几个朋友收拾"仇人"一下。可转过来想想,我能干上几天,能忍就忍吧。就当成提前去适应这个社会一次机会,用一点孔乙己精神胜利法,全当成儿子训老子就算了。但还是希望以后我的工作生活不会这个样子,人们之间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很平静的解决的。
每天只是单调的上下班,没有很多的节假日,这使本来就很厌倦的工作变得更加无聊,也许工作就会是这个样子。现在学习期间每周休息,以后工作就不一定会是这个样子。在无聊的工作中寻找乐趣也是一种能力,现在只会抱怨一天八节课很烦,可这又算什么呢?最多只是一天吗?有的是时间去调整,去适应。
很不适应工作中称呼的改变,从"同学","海超",变成了"师傅","小庄",不久以后就会是"老庄"。这样一变,使我从一个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体力劳动者。很是纳闷,为什么有名字非要直呼其姓呢?同姓的人很多,同名的人却很少。直呼其名不是很亲切,又不易混淆。难道人们只是因为称其姓方便才会这样做吗?只要稍微用一点心把对方的名字记住,称其名,一定会使对方感觉到很温暖。反正,别人叫我的名字,而不是姓的时候我会感觉很亲切,很温暖。我也尽量成别人的名字,拉近和他人的距离,这也是一种交往之道吧。
其实,工作中也会有欢乐。因为不是在家里,要学会满足。领导的一个微笑,同事的些许关心,都会使人感到无比的温暖。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首先要注意关心别人,给与别人温暖。给与和收获是成正比例的。不管是苦,还是累,暑假都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在暑假的实践中,我学到了以前不懂,而且在学校里不会学到得知识,并且增强了自己的能力。这些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这次实践对我的帮助实在不小。感谢工厂给我一个检验自己的机会,我始终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只有半年不到了,我将不得不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倍努力,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打工社会实践总结篇5
一﹑社会实践原因
曾几何时,假期打工这个短语在校园同学的口中风靡一时,然而真正实践者却是寥寥无几,今年寒假本人带着激情与梦想走入了打破这一格局的队伍。很多同学对此还迷惑不解,”不回家过年,打什么工啊”,我并不把此放在心上,并毫不犹豫的走进了打工的队伍之中。就其原因可分三点:1﹑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把学习的课本知识付诸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3、了解社会,体悟人生。
二、找工作和新旧观念碰撞
一月五号,本人和另一个同学奔走在绵阳城的各个角落,为找一个合适的工作而努力奋斗。然而假期找工作难度系数非常之高,因为时间短,稍微大型一点的公司企业都不会招工,这样会耗费他们更多的成本培养员工。最后我们的目标定位在所谓与我们身份不相符的工作,也是最为原始最为传统的工作:帮店。说得书面化正规一点:服务工作。服务工作有什么不好,虽然苦点,但是它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啊,只要经历了这一关,在以后的人生当中我能面对任何困苦,这就是我单纯而深刻的想法。然而这种思想又与传统的思想相背离。可能社会上很多人迷惑不解,”堂堂大学生,不认真读书,去做那么低劣的工作,工资那么低,又辛苦,同时还不能体现当今大学生的价值。”也许他们说得不无道理,然而他们没有看到时代已经变了,我们大学生应该在学习之余多参加实践,多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样既能检验我们所学的知识,又能锻炼我们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现在工作,能使我们更清楚的了解社会,特别是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感受社会竞争之激烈,以此激励我们不断朝自己喜欢的行业方向发展,同时,这次工作经历能作为我们以后工作的一笔财富。因此我们打破常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工作确实不好找,我们看了很多店,如中餐店,火锅店,通信城等,一一不中意,不是工资太低,就是工作条件太差,或是没有住宿的地方,我们感到非常的苦恼,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在一块招聘广告下止住了步伐,那是一家火锅店,由于缺人,破例招假期工,但是要做到过年,工资还算满意,因为绵阳的工资水平就这样了,同时还有点酒水提成,我俩被这则招聘所吸引,带着激动的心跳横着胆跨进了这家火锅店,我们被一个大姑娘面试,我们简单的介绍了我们的情况之后,她们比较满意,并叫我们改天来实习,实习期为三天,满意就可留下。我们满怀激动地走出了大门,那高兴劲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本已疲惫的精神又饱满了起来,我们仰望着天空,想着各自的心事,规划着我们的明天。
三﹑公司简介﹑工作内容及企业文化
一月六号清晨,我们早早的来到了工作地点,这是第一天嘛,要为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同时这也是我们的第一个工作,那股激情也在我们体内不断的运转,毫不夸张的说,那真有点像武侠电视剧中的武艺高强者体内的真气。火锅店所处的位置阳光不是很充足,白天店里都是黑压压的`一片,我估计店里的员工大部分都缺少阳光。
见过所谓的经理(店里没有经理,然而所有的事情都是她在管理),我们达成了一定的口头协议(虽然这种方式极不正规,但我相信人性,不相信你也没有办法啊),并给我们大体介绍了一下公司与店堂情况:这家公司的全名是重庆孔亮火锅绵阳分店,公司的全国连锁店比较多,年利润达二亿多,火锅的品牌全国闻名,这家分店在绵阳也是有一定名气的此店中等规模,由几部分组成:前面吧台,后面厨房,雅间和大堂。台面大抵有70多张,大堂60张左右,雅间九间,布局一般,顾客主要是中下层消费人士。
之后经理为我们各自找了一个师傅,道理很简单,我们才接触这个行业,需要前辈指点的,虽然我的师傅年龄比我小,但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嘛,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呼?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古人尚且如此,我们更应效仿。
师傅对人很好,在她的耐心教导下,我初步的了解了我们的工作内容和任务。工作其实很琐碎,上午的主要任务是打扫卫生,包括:扫地拖地,抹桌子,检查汽灶,清洗垃圾桶,帮大妈大婶摘菜等等。晚上的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核心,一天的劳动成果也是在这个时间产生的就是具体的面对客人的服务工作。每个公司都有其自己的一套比较严格的运行程序,我们店的运行程序整体上看起来比较复杂,最麻烦就是开单子,危险系数特别高,稍微不注意,少则几份多则上桌的菜就得由你自己掏腰包了(这就是所谓的开错单子和跑单),几天上月的工资就不翼而飞了,曾经几件上错菜和跑单事件就发生在我身边,那场面真是一个惨字了得。这也充分说明这世上什么人都有,我们必须时时提防,刻刻小心。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我们店的企业精神是爱岗敬业,我们的服务的宗旨是让顾客获得两个满意:1、菜品满意。2、服务质量满意。我们企业的形象色是绿色,它代表蓬勃健康的生命力和洁净卫生的用餐环境。曾经也只是在书上经常看到的东西,现在变成了现实,并且亲身感受,那种感觉是非常的惊喜,心里像是吃了蜂蜜似的,是那样的甜蜜那样温心。
四、企业领导、企业职工、企业制度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领导人,我们店当然也不例外。我们经理姓林,人称丽姐,并不是说她的年龄比店里所有人都大,而是大家出于对她的尊重吧,毕竟她是堂子里的“老大”。她大概二十五六,年轻的脸庞少了少女的清纯和依恋,多了成熟女人的老练和世故,听人说,她曾经学过医学,因为现在店的老板是其姨夫,受其邀请到这里做了所谓的经理,她也是从对此行业毫无所知到现在的无所不知(可能有点夸张)。平时她是一个比较容易接近的人,有时也有点像个小孩(这可能是年轻女孩的共性吧),说话也比较随便,然而谈到经济问题时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这也许就是传说的上级与下级,老板与员工的矛盾,究其原因,他们始终站在对立面代表各自的利益。也因此她与员工的关系不是很友好,并始终存在矛盾,一个企业里边上级与下级搞不好关系,最终受损的是整个公司,也充分说明领导者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
据内部人士透露,很多人想离开这个店,就其原因比较多,他们与上级关系不和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具有受人尊重的需求和愿望。这使我学到了一个企业领导人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她不仅需要具备超强的信息收集和发放技能,还须具备决策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在本店中,丽姐有点缺乏人际交往技能,特别是与下级的关系处理中。她经常爱说的一句口头禅是:做什么事都没有理由,社会的不公平也是没有理由的。本人在店中与其关系还一般,有过表扬也有过批评,同时在与其交往中也学了很多东西,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缺点,我们必须辨证的去取舍和认识,最终把它吸收过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充分合理的利用它。这是我们学习的方法和目的。店内的职工大多文化素质比较低,年龄参差不齐,小的十六七岁,大的三四十岁,大多拥有一颗质朴的心,十几岁的青年少了同龄少年所拥有的稚气,多了一张经历了时世沧桑的脸和一双疲惫的眼睛,身心都比较成熟,由于家庭原因和个人原因没有上学,无力改变现实,对前途一片茫然。不知道未来和希望在哪里。他们是一群可怜的少年。
大姐和大妈们多了的是劳苦的神情和对社会现实无奈的痛苦,在她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受的教育比较少,都严重缺乏文化,靠劳力吃饭,经过多年锤炼,剩下的也只有佝偻疲惫的身躯和空洞灰暗的眼神。自从我进入了店的第一天起,他们对我们都很好,什么事情都照顾着我们,慢慢地,我们融入了她们的集体,大家说话都比较随意,都比较爱开玩笑,和他们在一起很开心,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有一种家的感觉。
企业制度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从踏进店里的第一天就深切的感受到了企业文化,它源起于企业制度,俗话说得好:“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了避免”犯罪”,我熟悉了店里的制度,尽管很多是霸王条例,如:点菜单丢一份赔500,加菜单丢一份赔10元等等。毫不夸张的说,我们随时都在刀尖上跳舞─玩命,冒着枪林弹雨去挣钱。对此等等,我也只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或许就是中国的残酷现实吧!
一个好的企业有好的制度,它的好可能就在于它能使员工感到舒心感到满足,感到自己的工作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他们就回更加努力更有激情的去为公司工作,因为他正在做的是于个人于老板于国家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他的人生最高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五﹑工作体会及总结
通过一个多月的社会实践,我深刻领悟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学到了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体悟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读书的关键,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一切都是那么深刻,既有对情感的无法忘怀,也有对现实的深刻理解,更有对人生百态的解读,一切催人奋进的思想都润物细无声地流进了我激情澎湃热血汹涌的心房。在这个过程中有苦恼也有欣喜,有成功也有失败,有过放弃继续做下去的冲动,然而关键时刻坚持不懈的意志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理智战胜了一切,最终走完了这一段令我一生难以忘怀的旅途,完成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一切的一切都是付出的回报﹑实践的结晶﹑劳动的成果。
打工社会实践总结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