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单元教案5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认真写好教案可以提高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教案的制定可以帮助教师思考教学资源和教具的有效利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互动机会,美篇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单元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单元教案5篇

语文单元教案篇1

一、复习课文:

1、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

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哦,我明白了。原来您是想让我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呀!以后,我一定要多动手做做看!”

2、想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1848年一天,阿切尔看到一位先生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撕开了,阿切尔从这位先生的举动中受到启发,从而开始了研究,最后终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3、连线:赵小艺

弯弯的小树

宋 涛

飘扬的红旗、呼呼转动的风车

陈 丹

斜斜的雨丝

4、如果让你来画风,你会怎么样画呢?

(1)我可以画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是风把风筝高高地吹起来了。

(2)我可以画几根舞动的柳条,是风把柳条吹起来了。

(3)我可以画几件斜斜的衣服,是风把挂在院子里的衣服吹歪了。

5、如果让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怎样来画?

6、说一说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

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二、背诵:

1、我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邮票上印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内容(十分丰富)。它可以用来(纪念一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邮票很有(收藏)价值。

2、复习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

奶牛 牛奶

蜜蜂 蜂蜜

水池 池水

图画 画图

牙刷 刷牙

山上 上山

领带 带领

算盘 盘算

到达 达到

喜欢 欢喜

3、会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如:木+子=李(木、子、李都是单独的字。)

三、听写:

朗读 哄骗 喝水 口渴 骗人 菜刀 眨眼 波涛 陈旧 转动 斜坡 同志 偶尔 要求 英雄

请求 仍然 天使 方便 提高 漫长 晴朗 英国 公式 题目 雨丝 旗杆 竹竿 忽视 艺术

志气 文艺 明显 问题 提问 而且 仍旧 牡丹 杜鹃 社会 乌鸦 鸭子 乌黑 车票 整天

显示 忽然 铁丝 发票 整齐 使用 浪漫 方式 另外 并且 求助

四、比较组词:

慢(慢车)哄(哄骗)篇(篇章)令(口令)题(题目)朗(朗读)喝(喝水)

漫(漫长)洪(洪水)骗(骗人)另(另外)提(提高)郎(新郎)渴(口渴)

枚(一枚)裁(裁剪)伦(伦敦)酒(白酒)便(方便)斯(斯文)仍(仍然)

牧(放牧)载(载重)轮(车轮)洒(洒水)使(使用)撕(撕开)扔(扔掉)

刀(小刀)而(而且)求(要求)票(车票)试(考试)丹(牡丹)乌(乌云)

力(力气)尔(偶尔)球(皮球)飘(飘浮)式(方式)舟(龙舟)鸟(小鸟)

陈(陈列)艺(文艺)竿(竹竿)转(转动)膝(膝盖)膜(角膜)抬(抬头)

冻(冷冻)亿(亿万)杆(旗杆)传(传达)漆(油漆)模(模仿)胎(轮胎)

但(但是)姓(姓名)测(测验)毕(毕业)架(书架)敬(敬礼)邮(邮票)

胆(胆量)性(性别)厕(厕所)些(一些)驾(驾车)警(民警)油(香油)

五、多音字:

hōnɡ(哄抢)

hē(喝水)

pián(便宜)

ɡān(旗杆)

哄 hǒnɡ(哄骗)

便

hònɡ(起哄)

hè(喝彩)

biàn(方便)

ɡǎn(笔杆)

zhuàn(转椅)

chēnɡ(称呼)

jiǎ(假如)

fénɡ(缝补)

zhuǎn(转身、旋转)

chèn(称心)

jià(放假)

fènɡ(石缝)

chà(差生)

zhān(粘贴)

差 chā(差别)

chāi(出差)

nián(粘膜)

六、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发行)邮票(眨眨)眼睛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奇怪)的问题(精美)的图案(重要)的人物(洁白)的纸

(弯弯)的小树

(斜斜)的雨丝(优美)的乐曲(五颜六色)的裙子(高兴)地笑了(呼呼)地转

七、近义词:

举动—(行动)立即—(立刻)仍然—(仍旧)徐徐—(渐渐)称赞—(夸奖)

八、反义词:

困难—(容易)方便—(麻烦)斜—(直)清晰—(模糊)动-(静)弯-(直)

九、量词:

一(个)问题

一(个)杯子

一(条)金鱼

一(枚)邮票

一(家)酒店

一(位)先生

一(张)邮票

一(枚)别针

一(台)机器

一(只)小鸟

一(根)旗杆

一(棵)小树

一(片)乌云

一(条)雨丝

一(阵)风

一(件)雨衣

一(声)春雷

一(个)难题

一(把)花伞

一(张)画

一(个)圆圈

一(个)气囊

一(只)天鹅

一(幅)贴画

一(辆)汽车

一(个)说法

一(些)时间

一(片)黑暗

一(个)勺子

(叔叔)

(电视)

(报纸)

(尺子)

(别针)

一位(先生)一台(电脑)一张(桌子)一把(伞)

一枚(硬币)

(老师)

(电扇)

(邮票)

(小刀)

(金牌)十、四字词语:五颜六色 能工巧匠 冥思苦想

十一、造句:

显得――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一场大雪过后,大地显得更美了。

十二、拓展:

1、积累名言:

(1)生命在于运动。――富兰克林

(2)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柏拉图

(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2、关于读书的谚语: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读书有三到:眼到、心到、口到。

6、“把”字句、“被”字句:

(1)邮票被人们称为“微型百科全书”。――

(2)邮票很容易地被那个人撕开了。――

语文单元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文题

2、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把握感情基调

3、掌握重点词语、特殊句式

4、掌握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由“世外桃源”导入,并释题。——计划2分钟

桃源----桃园(辨析理解)

二、走近作者,你对陶渊明了解多少呢?(提前布置预习)—计划3分钟

预设: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对东晋的黑暗现实不满而归隐,一生好酒,常设酒宴客。

三、读---读音、句读、感情基调(给予准确的评价、恰当的鼓励)计划12分钟

1、全班齐读,自我评价。

2、教师范读,同学们评价。

3、分组读,其它组评价。

4、学生个人主动读,同学们评价。

预设:为(wèi)(wéi) 夹(jiā)数(shuò)陌(mò)要(yāo)语(yù)诣(yì)骥(jì)咸(xián)

四、重点词语的理解(提前布置预习)———计划10分钟

1、指出下列标记词语的古今意义

阡陌交通(古义:互相通达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芳草鲜美(古义:花今义:芳香)

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羹味道美)

咸来问讯(古义:都今义、盐味)

咸来问讯(古义:讯问消息今义:调查、讯问)

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子单今义:男子的配偶)

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与外人间隔(古义:隔断、隔绝今义:距离)

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条件关系关联词,不管)

便扶向路(古义:沿着今义:携扶、搀扶)

便扶向路(古义:原先今义:朝着)

处处志之(古义:作标记今义:志向、意志)

寻病终(古义:不久今义:找)

延至其家(古义:邀请今义:延长)

此中人语云(古义:说今义:云朵)

缘溪行(古义:沿着今义:缘分)

欲穷其林(古义:走到......的尽头今义:贫穷)

语文单元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3、品味、积累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1、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2、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看似普通却又非同寻常的花。展示丁香花图片,请学生谈谈对丁香花的印象以及了解,为理解“丁香结”的内涵做铺垫。

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文本,作者从“赏花”和“悟花”两部分描写了丁香花。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了丁香的美?并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二)品读文本,理解感悟。

1、细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①城里丁香花

②城外丁香花

③斗室外三颗白丁香

④雨中丁香图

2、描写角度有哪几个?

①颜色

②形态

③味道

可结合练习“思考探究一”想想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赋予丁香灵动幽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

3、写出了丁香什么特点?

①繁密耀目

②幽雅的甜香

③娇俏灵动

④鲜润妩媚

4、赏析描写优美语句。

出示句子: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参考“问题探究”的具体分析,让学生深入文本,品味语句,理解文章意境。

穿插“思考探究”第二题,让学生边赏析,一边深入思考。阅读中,你看到了、想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

5、问题探究:

(1)“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作者在这两句话中用“积雪”和“莹白”替代“丁香”,有什么好处?

(2)如何理解作者把雨中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

(三)理解情感,品悟中心。

1、结合文章,进一步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哪些思考?

(1)出示丁香花蕾图和中式衣襟盘结图。丁香花蕾之所以称为“丁香结”,从外形上看,也许是因为它跟衣襟上的盘花扣很相似。

(2)理解古人何以发明“丁香结”:结合“积累拓展”第四题,也可以再补充其他诗句,让学生了解“丁香结”常出现在表达问怨、愁思的诗境中。

(3)理解作者流露的情感:结合文段的理解,此处的“丁香结”指的是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2、结合自身经历,赏析文中哲理性的语句。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过渡:丁香这种看似普通却又非同寻常的花,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而郭沫若先生笔下那”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的石榴,与”丁香结“有着相似之处,我们来共同阅读吧。

(四)展开阅读,开阔视野。

整合阅读图书中郭沫若的《石榴》。

1、用简洁的句子或者词语去描述一下石榴。

2、在夏天,许多花都不再争奇斗艳,石榴花却开了起来,这表现了石榴怎样的性格?

3、说说”石榴“与”丁香结“的相似之处。

4、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课后练笔:体会学习本文由事物引发联想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150字)

板书设计

丁香——丁香结

①城里丁香花①颜色①繁密耀目

②城外丁香花②形态②幽雅的甜香无畏无惧

③斗室外三颗白丁香③味道③娇俏灵动

④雨中丁香④鲜润妩媚从容豁达

语文单元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重点观察鸟类,了解它们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是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为什么要赞扬他们?)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要求学生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指导朗读。

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5.小结: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第2、3节。

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第二节中表现小鸟活跃的词语有:“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它们这么活跃是为了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捉害虫、保护树林的。)

朗读时速度较快,体现小鸟捕捉害虫时非常忙碌。

第三节中勾画出是“是‘红领巾’”来放鸟巢。少先队员一大早来到树林里,是为了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窝。他们还插上木牌,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不许打鸟”是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时语气要坚决。“‘红领巾’真好!”要读出赞扬少先队员的语气。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用引背法指导背诵。师:清晨,林中谁最快乐?——(学生齐背第一节)。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学生齐背第二节)。师: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学生齐背第三节)。

2.学生轻声自由背诵。同座位同学互相背诵。3.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三、总结

提问:小鸟为什么赞扬“红领巾”真好?

四、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歌、护、活”的字形。(“羽”是两个“习”;“歌”是“哥”加欠字旁;“护”是提手旁加“户”字;“活”是把“话”的言字旁换成三点水。)

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跃: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保:右边不要写成“果”。写:上边不要写成宝盖儿。

2.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重点指导写好以下几个字。

“歌”、“羽”、“新”三个字要写得左右相等。“活、跃、保、护”四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歌”和“新”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五、课堂练习

1.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3题中的四个短语。2.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4题中的字、词、句。

3.启发学生用“可爱”说句子。如,小白兔非常可爱。小妹妹长得真可爱。我家的小狗可爱极了。

六、布置课外活动

1.在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们讲鸟类趣闻。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教学板书:红领巾真好

快乐

小鸟

捕捉害虫,保护树苗

放鸟巢

红领巾

>爱鸟

不许打鸟

语文单元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形声识字法、换一换、加一加等方法正确认读15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木子旁的生字,重点指导书写“杨”字。

3、通过接读、问读、拍手读等多种形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重点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

2、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识字规律并运用。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猜谜语: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只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同学们认识了哪些树呢?哪位小朋友说说。

2、每一种树木各有特点,有人还给它们写了一首儿歌叫《树之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强调“树”字的读音。

(3)听朗读录音。

二、借助拼音,读通儿歌。

过渡语:儿歌中有好多树木,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1、 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

2、 检查读文。

(1)儿歌有几句?

(2)指名读儿歌。重点指导“桦”“银”“柏”字的读音。

设计意图:

借助拼音认识字、学习词语和儿歌,提倡学以致用,强调拼音的工具价值,是部编本语文教材对拼音的准确定位。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儿歌降低了识字的难度,也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

三、读通儿歌,识写生字。

过渡语:儿歌中的树木很多,我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一共讲了多少种树?圈一圈。我们给它们点点名,看看都到齐了没有?

1、认识各种树木的名称。

(1)借助图片认识词语。老师出示树木图片,学生认读树木名称。

(2)认读树木的名称。

梧桐枫树松树柏树桦树金桂水杉银杏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

(3)认识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发现汉字特点。

过渡语: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宝宝偷偷从卡片上溜了出来,你们认识他们吗?

梧、桐、枫、柏、杉、松、棉、桦

①你能给它们找个好朋友吗?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②仔细观察这些字,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都有木字旁。

③你们发现了字形里的秘密,再读一读,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梧、桐、枫,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就是木字旁旁边的字。

教师小结:左边木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树木,右边的字提示了它们的读音,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形声字。

④我们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更多的生字。猜猜它们都是什么树?

棕树、椰树、橡树、楠树、香樟、石榴

(4)指导书写“杨”字。

①木字旁的生字我们会认了,还要学会写呢!出示生字“杨”

②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它有什么共同点?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木字旁的捺要变点。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展示学生写的生字。

④师生评价(从间架结构和木字旁的变化等角度评价)同桌互评。其它木字旁的生字,书写时的规则是相同的'。

2、学习掌、耐、守、银、化、装、疆

(1)借助拼音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4)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补充“疆”的字理演变:左边的一把弓是用来丈量右边的田地,田地与田地之间要有界限,横就表示它们的界限。)

四、指导朗读,背诵儿歌

过渡语: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做朗读游戏。

1、师生接读,(我读杨树,同学们接读高……)同桌接读。

2、男女生合作读,男生重复后面三个字。

3、问读小游戏。

4、打拍子试背。

这一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11种树木,还认识了很多生字,学会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形声识字法。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用它认识更多的字。

五、作业设计。

1、在田字格里练习写本课的生字。

2、给书上的树木标上名字,挂出名牌。

语文单元教案5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作文7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作文8篇

八年级语文上作文教案5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最新5篇

四年级语文第4单元作文7篇

初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7篇

五上语文四单元作文精选8篇

五上语文四单元作文优质8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作文精选7篇

四年级语文第4单元作文通用6篇

语文单元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8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