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应包含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案不仅是教学的结构,也是教师提升教学效果的法宝,下面是美篇吧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上册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2、结合聆听歌乐曲,能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聆听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自然背唱《颂祖国》,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教学准备:
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入。教师将预先准备的抗战时期图片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国歌,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
2、聆听《颂祖国》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3、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谈一谈升旗仪式上学生要懂得生国旗时应肃立,敬队礼或行注目礼,神情专注而庄重,表现对祖国的热爱。
(2)初听乐曲
(3)复听后,说一说,听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三、结束部分:
小结。
音乐上册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老师你好”为主题。选取了歌曲《老师最理解我》听一听《我爱米兰》、《四季啊!我在想》和玩一玩《献给老师的礼物》三个部分来体现小学生们对老师所建立的深厚情意,通过歌唱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促进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
2、在聆听中辨别不同的音乐情绪和意境;
3、能用充满自信的感情来演唱歌曲,并进行歌舞表演,体验师生同乐的愉悦。教学重难点:
1、学唱《老师最理解我》;
2、能用饱满的情绪进行歌唱。
教学准备:磁钟、三角铁、响板、电子琴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知道9月10日是什么节日吗?那么你们喜欢老师吗?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板书歌曲:老师最理解我。
二、新课
1、发音练习:1234567
doremifasollasi
2、节奏练习:
三角铁:×―――11
碰钟:×-1×-11
响板:×××1×××11
3、学唱歌曲
①播放歌曲让学生初听并感受歌曲的情绪;
②用自己语言表达一下对老师的感谢,然后再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歌曲;③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唱谱;
④跟琴分句演唱歌曲,注意音准把握;
⑤学生随琴自由划拍祝唱歌曲,找出难点;
4、采用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三、进行歌曲表演
老师和学生进行对唱的方式演唱,将每句的前半句由老师唱,后半部分跟琴演唱。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唱了《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且进行了歌表演,同学们表现的很棒。愿你们带着对老师的爱,好好学习吧。
第二课时
一、解题直接导入
同学们“为什么在那么多鲜艳夺目的花卉中,挑选出来米兰作为歌曲的主题呢?从而板书课题。
二、听一听《我爱米兰》、《四季啊!我在想》。
1、老师讲解“米兰”有关知识
2、用课件展示“老师平日工作的情景图”让学生在边欣赏图画中,边聆听歌声,感受歌曲中的情绪。
3、让学生讨论听了这首歌后表达了什么感情。
4、听的过程体会四季中我要为老师做点什么?
5、学生试着跟着音乐的感觉表演或创编。
三、玩一玩
1、通过以上学习,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歌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
2、用《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填写祝愿老师的歌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听,也玩一些对老师赞美和爱的歌曲,那么你们还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呢?下去后想一想。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到郊外去”展开歌唱的`,通过唱一唱《采山》让学生体验身处秀丽的山林时无比喜悦的心情,通过听一听《缆车》、《出发》和《郊外去》,让学生感受用音乐描写的异常有趣。而玩一玩则是在欢乐的野游中,渗透着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教学目标:
1、能够轻松愉快地演唱歌曲,并把握好节奏,唱准音。
2、在学唱《采山》这首歌曲中逐步认识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劳动观念。
3、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欣赏《缆车》,激发其动感和即兴创作的欲望。
4、在聆听《出发》时感受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特点,以及作品中少年儿童生活的情趣和特色。
5、欣赏《郊外去》让学生感受到郊外游玩的心情,并了解钢琴的演奏方法,音色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认识到劳动最光荣,树立劳动观念。
教学准备:磁带、远教课件、电子琴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家里都帮助家人做过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山里的孩子爱劳动的歌曲《采山》。
二、新课
1、老师简介歌曲的内容和演唱形式。
2、播放远教课件,让学生初听《采山》的旋律。
3、老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公段,并且出示音符认读。xo
4、试着打以上的音符节奏。
5、跟着范曲进行小声练唱《采山》,反复地听。
6、学生提出疑问,老师做以引导、解释,要体会出演唱用什么样的情绪。
7、学生跟琴分组唱、个人唱、集体唱《采山》。
三、课堂练习
1、引导学生创编动手,对歌曲进行表演演唱。
2、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创编节奏歌曲伴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采山》这首民歌,希望同学们把它唱给家人听一听,并且要发扬这种爱劳动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歌曲,引出课题
学生演唱《采山》歌曲,并进行歌表演,那么我们在外,还会玩些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吧!
二、新课
1、播放《缆车》让学生欣赏,初显感知此曲旋律。
①老师简介《缆车》;
②再次复听学生哼唱为辅,从而体会坐缆车的愉快心情。
2、试听《出发》体会歌曲表面的情绪。
①老师对作品进行简介,了解《出发》的几个组曲;
②复听,体会音乐表现是哪两种情景?
a、号声响了集合b、车子在原野上奔驰
3、欣赏《效外去》从中感觉大自然的美景。
①让学生回忆一下去郊外春游的情景;
②让学生带着春游愉快心情欣赏此曲,感觉大自然的美好。
三、课堂练习
学生各自抒发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这课我们欣赏了一些外国的歌曲,并且从中体会到不同音乐所带来的听觉感受,激发了我学习音乐的兴趣。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演唱、聆听了一些优美的歌曲,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本节课我们运用这些音乐来玩一玩吧!
二、新课
1、初听《去野游》感觉领悟;
2、老师对《去野游》进行简单介绍;
3、打开书从中学习一些乐理知识,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来认识下面的音符;x-二分音符二拍x四分音符一拍x八分音符半拍
4、复听《去野游》体会四拍子的节奏。
三、课堂练习
打开音乐书15页,学生练做习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去野游》从中认识了一些简单的音符。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丰收的喜悦”为主题,选取了秋收季节繁忙景象。选了歌曲《采爹秋》、民乐合奏《喜洋洋》、《丰收锣鼓》、钢琴曲《快乐的农夫》以主歌曲《锣鼓歌》等音乐素材作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从中感受勤劳和自信换来丰收成果。教学目标:
1、准确在演唱歌曲,解决歌曲中装饰音“”
2、初步学习乐器—口琴吹奏法。
3、在听一听感受民东合奏、钢琴曲,乐曲中所描绘人民在丰收季节喜悦、欢乐的情绪。
4、在玩一玩中感觉歌曲中锣鼓的节奏、韵律的美,在“玩中求学”。
音乐上册教案篇3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时间活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劳动歌》
1、初听前,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二、聆听《海娃的歌》
1、初听前提示;是否去过还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
2、你捡过贝壳、小虾吗?让学生明白“赶海”的含义。
3、初听后可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象?
4、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第二课时
一、表演《不再麻烦妈妈》
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长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为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地。
二、表演《种玉米》
1、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变换方式感受,跟唱学会歌曲。
2、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但不要唱得过强,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另外注意“锄”“要”“种”三处附点要唱清楚;连续的饿两个附点不要忽略;两拍的长音要唱足。
3、选几名学生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沙球是左手一拍一次,右手一拍两次。)还可以建议学生选用其他打击乐器,设计敲击的方法,尝试效果。
音乐上册教案篇4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圆圆和弯弯》
2、表演歌曲《圆圆和弯弯》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圆圆和弯弯》,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曲调优美淳朴,生动地描绘了金秋一派丰收的景象,抒发了农家儿童甜美生活的愉快心情。
二、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圆圆和弯弯》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钟声叮叮当》分声部唱一唱——二声部合唱
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导入:果实中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弯的?你能说出这几种圆圆和弯名称吗?下面这首歌曲你听听讲了几种圆圆和弯弯的.名称?还讲了些什么?
2、揭题、范唱,听录音、学生讨论
3复听录音,说说歌曲情绪(听后学生谈感受)
4、引导用动作表演歌曲:放音乐,学生自由表演。
5、学唱歌谱
1)听记曲调比赛,看谁听得最快,最准确(教师弹奏一句,学生唱后试着记。教师弹奏指名学生试唱)
2)视唱歌谱
3)用竖笛吹一吹)
6、学唱歌曲:放录音轻唱——重点练唱:切分音和一字两音、连线、休止处——唱——处理:唱出丰收的喜悦。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渲染丰收的气氛
学生分小组试敲——合着音乐敲一敲——边唱边用打击乐伴奏
8、分组用打击乐和竖笛伴奏、即兴表演——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9、编创与活动(如时间够的话进行)
分组编创歌词——挑选好的编成几段歌词表演
音乐上册教案篇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介绍羌族。
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
(2)集体朗读歌词,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3)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
(4)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
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5.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介绍瑶族,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____,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3.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2.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
(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3.学唱歌谱: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
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音乐上册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
★ 音乐鉴赏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