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周全准备能够减少课堂上的突发情况,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提前准备能让教师在课堂上更灵活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下是美篇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昆虫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昆虫的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昆虫音乐会》是一首节奏抒情的乐曲,多以四分音符为主,重点是熟练掌握4/4拍节奏特点,学习三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能够按强弱规律使用打击乐器合拍地演奏。
【活动目标】
1.了解昆虫的叫声,借助图谱学念节奏。(重点)
2.认识木鱼、碰铃、响板等乐器,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尝试用乐器打击节奏。(难点)
3.体验用乐器随音乐演奏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了解昆虫的叫声,蜜蜂、蛐蛐、蝈蝈图片。
2.图谱卡片,木鱼、碰铃、响板等乐器。
3.节奏卡片蜜蜂:xxxx|x---
蛐蛐:xxxxxx|x---蝈蝈:x.xx.x|xx---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利用情景游戏:邀请幼儿参加昆虫音乐会。
2.逐一出示蜜蜂、蛐蛐、蝈蝈图片,分别学一学它们的叫声。
二、通过情景“昆虫唱歌”,引导幼儿学习节奏型。
1.教师设置野外的情景“昆虫唱歌”。提问:蜜蜂是怎么唱歌的?
教师范唱第一段,出示蜜蜂的节奏卡片:xxxx/x---/引导幼儿拍打节奏。
幼儿按照节奏学说小蜜蜂的声音:嗡嗡嗡嗡/嗡----/2.追问:蛐蛐是怎样唱歌的?
教师范唱第二段,出示蛐蛐的节奏卡片:xxxxxx|x---引导幼儿拍打节奏。
幼儿按照节奏学说蛐蛐的声音:蛐蛐蛐蛐蛐蛐|蛐---
3.再次追问:蝈蝈是怎样唱歌的?
教师范唱第三段,出示蝈蝈的节奏卡片:x.xx.x|xx---引导幼儿拍打节奏。
幼儿按照节奏学说蝈蝈的声音:蝈.蝈蝈.蝈|蝈蝈---
三、昆虫合奏会。
1.幼儿分三组,分别扮演蜜蜂、蛐蛐、蝈蝈看节奏卡片拍打节奏(蜜蜂—碰铃;蛐蛐—木鱼;蝈蝈—响板)。
2.教师弹奏乐曲,前半部分集体合奏,最后两小节两种乐器进行合奏。
3.尝试用两种乐器合奏。
四、整理乐器。
引导幼儿按类摆放整理乐器。
幼儿园昆虫的教案篇2
昆虫总动员
活动目标
1.在与同伴的分享交流中,巩固对常见昆虫名称和主要特征的认识。
2.培养观察辨别细节的能力,感受昆虫世界的奥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利用各种工具在校园里捕捉过昆虫,和爸爸妈妈参观过昆虫馆。
2.材料准备:多媒体制作——昆虫小博士、昆虫小侦探图片数张或昆虫录像。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唤起回忆。
最近你们和爸爸妈妈参观了昆虫馆,请给大家介绍看到的昆虫名称。
二、学当昆虫小博士,
1.挑战一:看阴影猜猜我是谁?
2.挑战二:躲起来猜猜我是谁?(出示昆虫局部明显特征)
(交流:天牛的触角是它们年龄的表示,螳螂的前腿就像带刺的刀。瓢虫家族的害益之分,
如:七星瓢虫是益虫,二十八星瓢虫是害虫等)。
3.挑战三: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
亮眼睛一:快速看图片,合上图片回忆有哪些昆虫?
亮眼睛二:哪些昆虫躲在里面?
亮眼睛三:再次打开图片,看一看又多了哪种昆虫?
4.挑战四:从以下图片中猜一猜什么昆虫会和它们在一起?
(出示花、雷鸣记号、灯泡,猜出蜜蜂、蝴蝶、萤火虫等昆虫。)
为自己当上昆虫小博士而高兴。
三、建造昆虫馆
1.昆虫是个大家族,虽然它们有不同的名称,可是家族成员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找一找,
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从以上昆虫中归纳发现昆虫家族共同的特征,并一一贴在展示板上。
3.今天昆虫馆里来了许多虫子,有一些不是昆虫也混在里面,请小博士把它们找出来。
(教师将蜘蛛、青蛙、天牛、蜜蜂、蛇、螃蟹、独角仙、蜗牛等都放进原来出示的昆虫中,请幼儿
分别把不是昆虫的虫子找出来。)
4.共同对照检查对错,说出理由,并向不是昆虫的朋友告别:“对不起,你不能住在昆虫馆。”
(例如:蜘蛛八条腿、蜗牛没有腿都不是昆虫,蜜蜂符合昆虫的特征要求,是昆虫。)
5.昆虫馆开馆。播放录像,感受
幼儿园昆虫的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能将常见的昆虫区分害虫和益虫。
2、认识常见昆虫的食物,模仿昆虫的三种基本运动形态:飞、爬、跳。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昆虫头饰二十一个。
2、昆虫拼图四张,画架四个。
3、昆虫图卡若干,食物图卡若干。
4、音乐带、录音机。
5、森林场景,益虫的`家和害虫的家。
活动过程:
一、认识昆虫
1、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玩拼图游戏,看看里面躲了一只什么小昆虫?请小朋友把拼图背面的双面胶撕下,并把撕下的胶带纸放在筐里”幼儿操作,教师将拼好的拼图放在画架上展示,每组请一位幼儿回答。
2、师:“蝴蝶属于什么?蚂蚁呢?”“为什么说它们是昆虫?”幼儿回答昆虫的基本特征。
3、师:“除了蝴蝶、蚂蚁、萤火虫和七星瓢虫外,还有什么也是昆虫?”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卡。
二、游戏《昆虫找食》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请小朋友们每人找一个昆虫头饰戴上,看看自己扮的是什么昆虫,想一想它是怎么运动的,它爱吃什么。”幼儿寻找并戴上头饰。
2、师:“请小昆虫们用自己的动作随音乐来寻找食物。”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到森林场景中寻找食物图卡。
3、师小结:“小昆虫做得真好,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什么昆虫,你是怎样行动的,你找到了什么食物?”请5~8位幼儿回答。
三、益虫和害虫
1、师:“蜜蜂采花蜜传播花粉,对人类有帮助,我们叫它益虫;苍蝇呢会传播细菌,给人类带来疾病,对人类有害,我们叫它害虫。小朋友想想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呢还是害虫。”
2、师宣布游戏规则:“天快黑了,小昆虫们要回家了,我们来找家,益虫的家在这边,害虫的家在那边。”幼儿找家。
3、教师小结,帮助找不到家或找错家的幼儿正确认识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幼儿园昆虫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蜜蜂、蜻蜓、蝴蝶等昆虫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了解昆虫和人们的关系,知道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蜻蜓
2.课件:动画片-蝴蝶
3.课件:正确找出昆虫的名字
趣味练习
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话题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那些昆虫吗?请你说一说。
你们想知道这些昆虫更多的秘密吗?
二、观看动画片:蝴蝶
1.动画片中的昆虫叫什么名字?(蝴蝶)
2.了解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头上有什么?数一数有几队翅膀?有几对脚?
蝴蝶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三、ppt课件:蜻蜓
1.还知道哪些昆虫?
2.观看各种蜻蜓
蜻蜓长的什么样子?
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队翅膀;
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有气孔,是呼吸用的。
3.蝴蝶和蜻蜓它们共同的名子叫什么?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有些昆虫(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如蚊子。)
四、初步分辨益虫、害虫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蝴蝶在幼虫时有吃嫩菜叶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
4.ppt课件--了解蝗虫
通过观看了解,蝗虫是危害庄家的害虫。
五、讨论怎样对待昆虫
1.我们该怎样对待昆虫里的益虫和害虫?
2.我们应该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捉和杀死益虫。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
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使害虫无法生存等。
幼儿园昆虫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初步对昆虫进行分类。
2、技能目标:会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进一步积累昆虫方面的经验。
3、情感目标:知道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萌发爱益虫、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昆虫标本、模型。
2、昆虫图片、头饰。
3、昆虫、非昆虫、益虫、害虫、小动物、除害、不除害等字的卡片。
【活动过程】
1、自由参观昆虫标本和模型。
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门带来了很多的昆虫标本和模型,我们一块来看一看吧。
老师和孩子一块儿边看边说出他们的名字及特征。
小结:昆虫有六条腿、两对翅膀。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腹部一节一节的。
2、参观完后,回到小椅子上坐好:
森林里传出一个消息:森林里要成立一支昆虫保安大队,希望昆虫前来报名。小动物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前来报名。
3、教师出示“报名者”的卡片(有顺序的摆放):
(1)每出示一种小动物图片,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报名者中有昆虫也有鸽子、小兔、马子、小鹿等小动物,若孩子能在老师摆图片的过程中看出点什么?教师可引导孩子说:是呀,小兔不是昆虫,可它特别想来当保安,所以就想蒙混过关,她既然报上名了,我们就让它出来露一露面,等一下,我们看看还有谁也是想蒙混过关的,我们一块儿把它找出来好吗?
(2)出示完卡片后,和幼儿一块儿数一数有多少报名者。
(3)和孩子一块找出非昆虫:
如:小兔。大家来看一看小兔排在第几?幼:从左数第四个。还有排在第几个的谁不是昆虫?
(4)找完非昆虫后,数一数有几个小动物被淘汰?(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非昆虫”字样。)还剩几个报名者?(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昆虫”字样。)
4、若孩子不能看出,可直接出示完卡片后,教师引导幼儿寻找出非昆虫:小动物想进入这支保安大队要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必须是昆虫。和幼儿一块儿找出非昆虫。[同上(3)(4)]
第二个条件:必须是益虫。和幼儿一块儿找出害虫。
数一数有几只害虫?(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害虫”字样。)还剩几只益虫?(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益虫”字样。)为什么说他们是害虫?
第三个条件:必须能除害。
幼儿分类:
数一数有几只昆虫能除害?他们分别是谁?(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能除害”字样。)还剩几只益虫不能除害?他们分别是谁?(并在他们的图片上面出示“不除害”字样。)
5、最后,孩子们一块儿公布昆虫保安大队的名单。
6、情感教育:
昆虫有很多的作用,比如说蜜蜂,他有什么作用?(请小朋友说说他们的作用)教育幼儿爱护益虫、爱护我们共同成长的环境——大自然。
7、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头饰,并分类站好队,一块儿到外面玩一玩。
幼儿园昆虫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昆虫与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制作昆虫、体验创作的乐趣。
3、尝试用不同方式表现对昆虫的认知。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过程:
1、提供笔、纱布、剪刀、胶水、枯树叶、竹枝、布等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动手运用画、折、剪、泥塑、小制作等多种方式制作各种昆虫作品,如制作昆虫头饰、昆虫玩具、昆虫吊饰、昆虫模型等作品,并进行展示。
2、启发幼儿通过各种形式了解昆虫的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在活动室里为昆虫建一个家,并把自制的昆虫模型、玩具或昆虫标本放入昆虫的家。
3、学习欣赏有关昆虫的儿歌、故事、歌舞等文艺作品,让幼儿进一步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4、举办“昆虫乐园”展示会。组织幼儿讨论;怎能样把探究昆虫的结果展示出来,与他人分享?激发幼儿举办“昆虫乐园”展示会的愿望。
5、请家长和别班的老师、小朋友们来参观,鼓励幼儿主动向老师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昆虫作品,大胆为他们表演节目。
活动反馈:
1、通过主题活动《昆虫》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帮我们收集了大量昆虫的资料、图片。他们利用节假日带幼儿捕捉昆虫,探索昆虫的秘密,促使我们主题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活动反思:
如何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作为教育活动内容一直是老师的困惑,通过此次主题活动的生成过程让我深深感到: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与兴奋点,在追随幼儿的兴奋点,生成教育活动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问题、需要、给以及时的应答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成长的环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百科: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幼儿园昆虫的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