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准备教案可以使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老师们在编写教案时应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下面是美篇吧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以春节为主题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以春节为主题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展示已做好的年货并用年货布置过年场景。
2、引导学生布置场景,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
3、体验过新年的热闹气氛,感悟汉民族的过年风俗。
4、在布置的过程中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
1、布置新年场景时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分工合作进行。
2、营造过年氛围,调动学生情绪一起体验过年的热闹气氛。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布置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2、布置场景时学生的分工合作与教师此时的组织教学。
教学准备:
环境:教室前部左右各摆放门和窗的道具,学生桌椅分成三组,桌椅上方高处挂了灯笼(交叉两排)。
教师:
1、课件:第一、二课时的教学实录(5分钟),人们过年的热闹场面,春节联欢晚会倾听“新年钟声”片段,少数民族过年的热闹场面。
2、做年货的材料(彩纸、卡纸、一次性筷子、泥工、纸杯、可乐瓶、易蓝罐、纸盘……)和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水彩笔、水粉颜料)。
学生:前一课时已经做好的年货。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前一课时的.教学实录(3’)
生自带已完成的年货作品听着喜庆的音乐走上坐位、互相交流
导入:
师:放下你的作品,挺起你的胸,我们一起来看录像。
(播放过年喜庆场面,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四个城市过年。)
说说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过新年的?
生高兴地说录像场面
师(有感情地、喜滋滋地):今天,我们的教室有点儿特别,有一扇大大的门,两扇明亮的窗户,还有一张圆圆的大桌子,多象一个温馨的家呀!今天我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聚在这里,一起来过个快快乐乐的新年,好吗?(板书:过新年)
生气氛热闹
介绍“年货”(10’)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办了许多年货,看看都做了什么?大声说给大家听。
生争先恐后地说
▲生说窗花时师下去拿窗花并举起窗花端详一下:“呀,这火红的窗花多美呀,剪得花样真漂亮,喜气洋洋的,我们把它贴在哪儿呢……?”生接:“窗户上。”(师顺手贴上。):“呀,这么一贴,窗户漂亮多了。”
▲对联:“这儿还有春联,(师读上联生接下联)真了不起,这么小都能写对联了!我们把它贴在……?生接……
▲鞭炮:“我还是第一见到这么漂亮的鞭炮呢!五颜六色的,大家给点掌声……把它挂在……”
▲新衣服:“哇,太漂亮了!穿上给大家看看!真别致!
▲菜肴:“你们做的什么?拿到这儿来,(实物投影仪)向大家介绍一下,(生说),做的多可爱啊,(师闻一闻)真香啊!”
▲水果:“你真细心,连水果都给大家准备好了。”
▲糖果:(我们还做了糖果。)来,给大家看看!
布置教室(18’)
师:小朋友们准备的年货丰富多彩,把大家的眼睛都看花了,一起动手,把它们贴起来、挂起来、穿起来,把我们的家装扮得漂漂亮亮,热热闹闹的。
首先,请小朋友听清要求:想一想,把你的年货放在哪儿最合适、怎么摆最漂亮?布置的时候要互相帮助,合作完成。
生讨论、发??
师:现在开始布置(放音乐)
生开始布置
师及时指导帮助各组的布置。
师:布置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二)、再次完善布置(10’)
师:一会儿功夫,大家就把家里布置好了!现在请你做个小评委,你觉得哪里最漂亮?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哪里还不够漂亮?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你能帮忙出出注意吗?
(生出主意)
师引导学生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师:大家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现在我们一起动手,再来布置,把没有的补上,使我们的家变得更漂亮。
生将缺少的东西可当场做出来并再次布置
师指导、帮助布置
布置好后拍手示意生停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安静
体验过年(8’)
师:再来看看我们的家,真美啊!看!有喜气洋洋的春联、鞭炮,五彩缤纷的衣服、围巾,上来向大伙展示一下,老师真佩服你们啊!小朋友们用灵巧的双手把教室变成了欢乐的王国。呀,这儿还有一桌香喷喷的年夜饭……来,一起吃年夜饭啰!
生围在桌子边上
师:“嘘——”(示意学生安静)听,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还有10秒钟,让我们一起来倒数10、9、8……2、1(录象播放春节晚会新年钟声片段)
“当、当、当……”新年钟声敲响了
“砰”地一声,师放纸礼花
师生共呼:过年了!
师:我给小朋友们拜个年,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身体健康,越长越可爱!
生向老师拜年,互相拜年祝福
师:也给在坐的各位老师拜个年。
生向全体老师拜年。
收拾整理
生收拾整理自己的东西。
中班以春节为主题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中班幼儿在熟悉歌曲《新年好》和掌握了三拍子的基础上,学习自编简单的身体动作。
2,学会唱《新年好》这首歌。
活动准备:
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让中班幼儿观察活动室,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我们的教室有什么变化呀?
中班幼儿:有灯笼和对联
师:为什么?我们怎样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中班幼儿:我们可以唱歌跳舞做游戏。
2、引出本次活动内容:为歌曲《新年好》。
二、学唱新歌《新年好》。
1、教师先一边弹琴一边范唱一遍,小朋友你们听听老师是怎么样来庆祝新年的。
2、教师要求中班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3、请中班幼儿分男、女演唱,要求中班幼儿在唱强拍时拍一下。
4,全体中班幼儿跟着琴声合唱歌曲。
三、启发中班幼儿自编节奏动作。
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三拍子的节奏?(如拍一次手,拍两次头:拍一次手,拍两次腿:跺依次脚,拍两次肩等等)
2、中班幼儿听教师弹琴《新年好》合着拍子的节奏,自由用动作表现强弱弱。
3、请个别乐感强的中班幼儿听琴声《新年好》,大家做示范表演。
四、进行结束。
教师带领中班幼儿一起完整的唱完《新年好》这首乐曲。
中班以春节为主题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过年的喜庆与热闹,培养幼儿愉快的情感。
2、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学习画圆形、方形、半圆形。
4、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5、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准备实物方糕、汤圆、饺子、馒头。
活动过程
1、带幼儿跳舞《过新年》,导入课题。
2、谈话;体验过新年的热闹。
提问:过年时与平时有哪些不一样/过年时有没有自己动手捏饺子、蒸馒头。
3、观察实物范例,教师范画。
(1)提问:馒头、方糕、饺子、汤圆分别是什么形状?
(2)幼儿边书空边说边画。
(3)示范画方形、半圆形、长方形及圆形。
4、幼儿做画,教师指导观察。
指导语:小动物一起吃午饭,糕点不够吃了,我们用粗粗的彩笔在盘子里面画上许多糕点送给它们吃吧!
重点与难点:注意线条应接好口;糕点就画在盘子里。
5、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活动延伸
把糕点沿轮廓线撕下来,放入娃娃家开展游戏。
活动评价
幼儿比较感兴趣,但有部分幼儿动手能力差,应继续锻炼幼儿动手能力。
中班以春节为主题教案篇4
目标
1、感受过新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2、乐意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3、知道我国过年南北方不同习俗。
重点难点
1、认识过年我国南北的习俗。
2、流利讲述自己过年的事。
活动准备
1、布置喜庆的环境氛围、收集有关过年的各种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并把这些图片集中布置在教室里。
2、音乐:《恭喜发财》。
3、福字、各种剪纸等
活动过程
1、看课本《过新年》一课,参观本班收集的当地“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南北方及本地区几种习俗。
(1)参观“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在喜庆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参观图片展览。各种喜庆、热闹的图片成了孩子们谈话的中心内容。有的说:“我家年年都做糍粑来吃”“我家包饺子,我也会包饺子的。”“我认识,这是‘福’字,过年的时候我家门上总是贴它的。”……
(2)说说自己参观后的感想,说说自己最喜欢过年时的哪项活动?“过年了,大家是怎么庆祝的?”
幼儿围绕自己刚才参观时看到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因为图片内容是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所以,大家都非常愿意发言。有:收红包、穿新衣、放烟花、走亲戚拜年等。
(3)小结:过年真开心真热闹。
2、布置教室环境。
让幼儿自己动手布置过年的环境。
3、活动延伸
进行区域活动,在“小小厨房”制作各种过年吃的食品。
中班以春节为主题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春节,知道过年的由来,了解过年的传统风俗。
2、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并会正确对别人说一句祝福语。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回忆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谈论。由此,引起有关“过年”的话题。
2、先让幼儿讨论自己对“年”的认识:为什么要过年?过年是怎样的?等等。
3、教师讲有关过年的故事、传说。
4、再让幼儿谈论大家过年的风俗都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知道祖国很大,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观察角摆放有关物品、布置,让幼儿深化认识。
什么是“春节”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上完后自我感觉还有点欠缺还要在这方面加强一些,还有很多不足。这节课我自觉得上的.不是很好,还要多学习学习。我觉得在上这节课时我有点操之过急了,应在刚开始上课时应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入主题。让幼儿知道“年”是怎么来的。本来我准备了两幅鞭炮的图片给孩子观察的,但刚我取出图片时,孩子对平时见到的鞭炮认识,但对卡通的鞭炮不认识。但我要在延伸活动中,我应在区角活动处准备一些制作鞭炮的材料,让幼儿自由操作。
中班以春节为主题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回忆春节里放鞭炮和烟花的情景,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激发小班幼儿向哥哥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姐学习的愿望,体验混龄活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
纸、笔。大人们庆新年的图片以及歌曲磁带;课前排练中班孩子表演歌曲《新年好》。
教学建议:
1、看图片讨论:大人们怎样庆祝新年的到来?
2、欣赏大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班哥哥姐姐表演的歌曲《新年好》(英文)。
3、跟中班哥哥姐姐学唱歌曲《新年好》(英文)。采用“一帮一”形式学唱。
4、为歌曲编配动作,随音乐载歌载舞。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主题。
1、春节里你们在家里有没有放鞭炮和烟花呀?你们放的鞭炮和烟花是怎么样的呀?是在什么地方放的呢?
2、那你们能不能把你们放鞭炮、烟花时的情景画出来呢?
二、幼儿尝试画。现在我请你们把自己放鞭炮、烟花时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的情景画出来好吗?幼儿开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相互欣赏作品。给同伴介绍作品的内容。
四、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出来。
中班以春节为主题教案篇7
前言:
过新年了,年货摊位上丰富的年货真是多啊,今年妈妈带着我来到幼儿园的年货摊位上选年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感受新年的气息,了解春节在中国人心里的重要性。
教案目标:
1.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2.乐意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欣赏故事,了解“年”的来历,知道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教案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记号笔、纸。
2.课件:“年”的来历。
3.收集有关过年的各种庆祝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并把这些图片集中布置在教室里。
4.音乐:《喜洋洋》。
教案过程:
1.参观“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今天,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个展览。大家可要认真、仔细地看。”
(1)幼儿自由参观展览,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在喜庆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参观图片展览。各种喜庆、热闹的图片成了孩子们谈话的中心。他们边看边聊:“包饺子,我奶奶会的。”“这是‘福’字,我家门上也贴过的。”“这张图片上讲的是超市里,大家在买过年用的东西。”“我知道照片上说的是过年的事情”……
(2)说说自己参观后的感想,说说自己最喜欢过年时的哪项活动?提问:“谁看出来了,今天我们参观的展览的主题是什么?”(“过年”)[这个问题在参观过程中加加已经发现了:图片中记录的都是过年的时候人们做的事情。]
“过年了,大家是怎么庆祝的?”[幼儿围绕自己刚才参观时看到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因为图片内容是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所以,大家都非常愿意发言。]
(3)小结:过年真热闹。
“过年真热闹,到处部是喜事。”言言还把自己听到的喜庆的音乐也小结进去了,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2.看课件,了解过年的来历。
(1)“可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可没有过年这个习惯。每年的这个时候是人们最痛苦、最害怕的日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豆豆想到的是因为当时人们没有钱;东东说是因为过年的时候很冷,人们怕冷;龙龙的猜想是因为有怪兽――他是个“奥特曼”迷,所以想象也和怪兽联系起来了。他的想法和问题的答案是相近的……幼儿想法奇特,这也说明他们的思维活跃,有主见。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来看一段有趣的动画。”幼儿看课件前半部分,了解人们害怕的原因。[孩子们带着各自的猜想在课件中寻找答案,所以观看的过程中鸦雀无声。看“原来人们是怕‘年’这个怪兽。小朋友们,你们快帮这些人想想办法,怎么对付‘年’这个怪兽吧。”幼儿讨论,发表意见与想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快被漂亮的动画带入了故事情境。对怪兽“年”的憎恨和对人们的怜悯之情溢于言表,一个个都积极地献计献策,为打败怪兽“年”而开动着小脑筋。]
(2)继续看课件,了解人们战胜“年”的故事。“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但最后到底是谁的好办法战胜了‘年’呢?我们一起来继续看下去,看看是谁帮助了这些人们?”“白胡子老爷爷。”“白胡子老爷爷是用什么办法对付‘年’这个怪兽的呢?为什么他用这些办法?”[观看课件有助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因此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幼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3)“怪兽‘年’最害怕红色、灯光、响声,所以白胡子老爷爷用穿红衣服、贴红对联、放爆竹、点灯的方法来对付它。”
“从此以后,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部穿红衣服,贴红对联、红福字,放爆竹,亮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过年的风俗就由此而来。”
[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帮助幼儿认识到了过年喜庆气氛的来历。幼儿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有了进一步了解。]
中班以春节为主题教案篇8
设计意图:
当今社会的大部分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而这唯一的孩子就是家庭中的宝贝。由于家长的宠爱,很多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不懂得关爱他人,更不懂什么是分享。根据《纲要》:“发展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培养健康积极的社会情感,认识并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协作的重要和快乐。”我设计这个活动,利用过新年互送贺卡的方法,让幼儿初步理解分享,在活动中感知分享的快乐。同时在幼儿回答老师问题时,有效的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记住故事名称及主要角色。
2、能用较完整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初步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己贺卡若干、油画棒、动物图片。
活动重点:
能够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难点:
能较连贯的回答问题。
活动过程:
一、出示贺卡。引入故事。
小朋友,老师昨天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看看?这是什么?(贺卡)这张小贺卡漂亮吗?你们猜一下是谁送给我的?因为新年快到了,小老鼠波波专门画了这张贺卡送给我当新年礼物,而且波波知道我最喜欢吃葡萄了,还在卡片里画了一串大葡萄,王老师可喜欢这张卡片了。波波不仅送贺卡给王老师,他还画很多的贺卡给她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波波还送贺卡给谁了吗?想知道波波有没有送贺卡给你吗?那么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听完故事你们就知道波波画得贺卡送给谁了。
二、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涵义。
1、交待故事名称。
2、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并运用图片和半成品的贺卡,边讲述边在贺卡上贴鱼(送给小猫)、萝卜(送给小白兔)、蜂蜜(送给小黑雄)、苹果(送给小红鸟)和鸡蛋(送给波波),帮助幼儿记忆。
3、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当幼儿回答出一个小动物,就将一个小动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4、教师有感情的再讲一遍故事,边讲述边提问!
(1)波波画了什么好吃的送给小猫(小白兔、小黑熊、小红鸟)?
(2)为什么波波要画贺卡送给她的好朋友?
(3)波波在每一句贺卡上都写了一句什么祝福的话?
三、教师小结,让幼儿体会分享的感觉。
小朋友,你们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对吗?你们想不想像王老师和小老鼠波波一样画出一些好吃的送给你们的好朋友?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玩玩具,一起吃好吃的,一起过新年呢?小朋友你想画什么好吃的?送给哪一位好朋友?
附注:故事
祝你新年快乐
新年快到了,小老鼠波波想寄贺卡给它的好朋友。
波波找了一张图画纸,画了一条鱼送给小猫咪。波波找了一张大的图画纸,画了一罐又一罐的蜂蜜,送给小黑熊。波波找了一张再大一点的图画纸,画了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送给小红鸟。最后,波波找了一张最大的图画纸,画了一个大萝卜,送给小兔子。
波波把卡片寄出去之后,心里想:它们会喜欢我的卡片吗?第二天早上,波波听到敲门的声音,打开门一看,哇!一张好大的贺卡呀,上面画着一块它最喜欢的奶酪呢!小猫咪、小兔子、小黑熊和小红鸟从卡片后面伸出头来,开心地说:“波波,祝你新年快乐!”
中班以春节为主题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