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的标题和摘要的编写需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和背景,调研报告可以为各种类型的组织(如政府机构、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创建,下面是美篇吧小编为您分享的文明状况调研报告5篇,感谢您的参阅。
文明状况调研报告篇1
对长沙师范学院学生的礼仪知识和日常行为习惯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将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对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和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和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几点建议。
一、调研的形式和对象
本次调查以长沙师范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涉及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经济管理、外语系、音乐舞蹈、艺术设计、美术动画等10个系部20多个专业的学生。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68份,其中有效问卷360份,有效率为97.8%。
在被调查对象中,女生占了87.8%,男生12.2%;从年级分布来看,以大一大二居多,分别占了42.2%和46.7%;从专业分布来看,绝大部分都是教育类学生,占到了46.7%。调查的结构与长沙师范学院学生基本情况特点相符合,我校以女生居多,在校女生比例达到90%以上;学校设有10个系,其中学前教育系是我校最大系部,学生以教育类专业为主。因此,该调查具有普遍意义。
二、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日常礼仪表现
礼仪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与准则,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在问卷调查中,在问到“你在日常生活中说脏话吗?”,59%的同学表示偶尔说,12的同学表示自己经常说,只有29%的同学表示从不说脏话;在问及“你平时打电话时一般是谁先挂电话?”,40%的同学认为无所谓,不在意,自己先挂电话的占了15%,只有45%的同学是让对方先挂断电话;“在路上碰到老师时是否主动问好?”,64%的同学主动问好,18%的学生会碍于面子不得已问好,11%的学生选择避开,还有7%的学生假装没看见,熟视无睹;调查还显示,学生常见不文明行为,77.8%的学生选择了“公共场所大声喧哗”,77.8%的学生选择了“上课玩手机”,75.6%的学生选择了“说脏话”,73.3%的学生选择了“乱扔垃圾”,68.9%的学生选择了“食堂打饭插队现象”,65.6%的学生选择了“上课吃东西”,47.8%的学生选择了“情侣公共场合亲昵”,38.9%的学生选择了“穿拖鞋进教室”,38.3%的学生选择了“随地吐痰”。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校有一大部分学生不自尊,也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尚未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礼仪素质亟待提高。
(二)大学生对日常礼仪知识的了解
在这些调查对象中,只有42.2%的学生学习过礼仪的相关课程,在问卷中设置了一些社交礼仪常识问题,学生的回答不很理想,以其中“宴会中为表示尊重,你认为主宾的位置应该是哪”为例,35.6%的学生认为应该在主人左侧,21.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坐哪,只有43.4%的学生选择正确,应该在主人右侧;“在介绍礼仪中,介绍顺序是怎样的”,仅有7.8%的学生选择正确“先把地位低的介绍给地位高的”,36.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先后。55.6%的学生表示自己不知道正确的站姿、坐姿及走姿的具体要求。可见,我校大学生对基本的礼仪知识和行为规范了解较少,礼仪素养和行为习惯处于较低的水平,我校的礼仪教育应该加强。
(三)大学生对礼仪教育的态度
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意识到礼仪修养在当今社会的实际意义,懂得礼仪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希望系统学习礼仪知识,想让自己的形象气质、言行举止与众不同。但目前高校教育基本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德育,没有专业的礼仪教育老师等问题使得高校礼仪教育滞后,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大部分学生的礼仪知识是从家庭、社会,学校零碎得来的片面理解,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极不规范。
三、建议及对策
(一)开设礼仪课程,纳入综合素质考核范围
从06年开始,我校开设过的礼仪类课程有:旅游礼仪、旅游公关与礼仪、旅游服务礼仪、旅游交际礼仪、酒店服务礼仪、酒店礼宾礼仪、公关与商务礼仪、国际商务礼仪。礼仪课程局限于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特定专业,涉及面小,缺乏系统性和普遍性。建议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将礼仪教育贯穿大学,拓宽必修课范围,将涉外礼仪、商务礼仪、社交礼仪等多方面的礼仪知识纳入到必修课的学习中去,另广泛开设系列的人文公选课程民俗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让学生按需自由选修,加深学生对礼仪文化程的理解[3]。同时,学校不应一味地强调学习成绩,应把礼仪修养作为学生评优评奖的考核标准之一。
(二)培养礼仪师资,发挥教师礼仪示范作用
教师作为礼仪教育主要实施者,更应强调为人师表的示范性,教师的言行举止、仪容仪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关注和仿效的对象,良好的礼仪形象不但能够吸引学生,更能言传身教。学校应引进或培养一批专业的礼仪师资,加大对教师礼仪的培训力度。高校教师也应努力提升自身礼仪素养,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效仿的榜样,发挥教师礼仪示范作用。此外,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高校辅导员,除加强自身建设外也要多加宣传,促进学生对礼仪素养的重视。
(三)营造礼仪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礼仪习惯
成立“大学生礼仪素质拓展中心”,推行“大学生礼仪素养提升计划”,除了组建大学生礼仪队,还可以通过举办礼仪沙龙、不同学生群体培训班、礼仪知识竞赛、大学生礼仪素质训练营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形式,进行主题培训和教育。帮助学生提升礼仪修养、职业素养,培养文明礼仪行为,让他们成为中华礼仪的传播使者。
文明状况调研报告篇2
为了摆脱书呆子的形象,也为了锻炼大学生的动手与与人交际的能力,学校要求我们作实践调查报告,在老师提出的参考选题中,我选择了调查大学生的一些不文明现象,现将此次实践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实践者:
__
实践主题:
通过对校园内不文明现象的调查,引起大家的重视,从而减少不文明现象的出现
实践时间:
20__年x月x日-20__年x月x日
实践地点:
____
活动内容:
制作调查问卷,找正在上大学或已毕业的同学通过网络填写
调查结果:
大部分同学认为上课迟到、早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部分人都给自己找了各种各种的理由,但无论如何迟到和早退都是大家公认的不文明现象;上课玩手机是几乎所有人都会做的事情,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不文明现象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这么做了,例如老师讲的课很无聊,用手机打发时间,别人给自己发了信息要回复等;上课睡觉也登上了不文明现象榜的前位,大学生晚睡似乎已是普遍的现象,导致第二天上课没精神,再加上对课程的不理解,又不想被定位为逃课,故睡觉便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不仅仅是睡觉,听音乐和看视频、小说也成了同学们打发时间的方式;“早上的课堂上总有一股早餐的味道”,有同学这样写到,确实如此,有的同学早上起得迟了,但又不想错过上课的时间,所以带着早餐进教室便成了解决方法,尽管这样做没有耽误该同学的上课但却没顾及到其他同学的感受,导致了其他同学受到早餐的气味轰炸,更有甚者,在教室吃零食,满足自己的对零食的欲望,却在无形中影响了他人的学习;其他被同学们提到次数较多的事是上课老师讲了一个知识,底下立马就有同学接过话,并借题发挥,与周边的同学讨论的十分热烈,甚至偏离了原本的知识点,不仅影响周边同学的听课,有时也会影响老师在讲台上的讲课,进而影响所有在教室学习的同学,这是极其不文明的现象,然而好多人还是有意无意的这么做;大学里男女之间的感情不再是忌讳,许多同学都找了陪伴自己的另一半,这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然后总有些同学不满足与现有的相处时间,争分夺秒的和他(她)腻在一起,连上课的时间都不放过,自认为没有影响他人,而其实他们的这种行为已经影响了他人的学习,本应该是学术氛围浓厚的.大学殿堂此刻却变成了风花雪月的场所,而且他们的活动范围不仅局限在教室,图书馆、路上、宿舍楼下到处是他们亲亲我我的场面,原本该是学习文化知识的伊甸园却变为了谈情说爱的乐园;如今诚信缺失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我们大学生不仅要做到与人交往真诚,更要做到诚信考试,尽管学校花了很大力气来管理这一块,但仍然有同学在考试期间做不文明的事——考试作弊;还有许多不文明现象,如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吃饭不光盘浪费等。活动体验:经过这次调查活动,同学们对校园不文明现象有了更全面的定义,同时也反省了自己所做过的不文明的事,深刻的体会到了不文明现象对他人的不良影响,不少同学明确表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非常注意,避免出现不文明的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做个有思想、有素养的当代优秀大学生。
活动反思:此次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执行过程有些小问题,在找人填写调查问卷时,有些同学忙于做自己的事而拒绝填写;由于没有及时沟通,导致问卷填写的不及时,导致报告整理时出现了重复的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一定要吸取教训,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保证活动的成功进行。
文明状况调研报告篇3
调查目的:
全区创建工作会议精神,二,三月份为“文明礼仪宣传月”,四月份为“文明出行月”活动,配合全区创建活动。
调查时间:
20__年3月
调查人员:
__实验学校五(2)班刘宇冉,范婷玉,徐薇薇。
调查范围:
__村
不文明现象:
村名随地吐痰,以致地上痰到处可见;垃圾房堆积成山,让经过的人看都不看,恶心的反胃;小吃店垃圾排放不当;河水臭气熏天,个个捂着口鼻;垃圾桶内垃圾不多,而外面却全是垃圾;践踏草坪,原本碧绿的草坪已经枯黄;家养宠物随地大小便,到处都是粪便,不经意就会踩到;垃圾未分类,可回收的和其他垃圾搅浑……
文明现象:
个别同学随手拾起地上的垃圾放入垃圾桶;为小区的地板除口香糖,口水吐进垃圾桶;不乱扔垃圾……
整理分析:
由此看来,村名的不文明现象远远多于文明现象。对于做文明人,做文明事的意识非常浅,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却很少人能做到遵守文明礼仪。应该实施行动让村名明白做一个文明人的重要: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文明礼仪教育已逐渐被各位教育工作者所注重。目前,各地一些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学校,已经在如何强化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上做文章了。更何况是已经成年的大人了呢!
改善建议:
可以组织一个小队举行宣传活动,或者一起去村里进行大清除,让村名看到干净整洁的小区是多么的美丽,从而影响村名做一个文明人,做文明事。
文明状况调研报告篇4
调查名称:
关于校园文明的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
武汉工程大学
调查时间:
20__年11月20日
调查人员:
10级动画1班
调查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学生形象,创建文明的校园。
调查对象:
武汉工程大学全体同学。
调查形式:
问卷形式(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69份。)
调查内容简介:
调查大学生自身的文明礼仪程度和对本院大学生整体文明礼仪的看法。
调查过程:
①确立调查主题
②确定调查人员
③撰写相关调查内容
④向校内发放相关调查问卷
⑤回收调查问卷,并总结调查内容
⑥叙写调查感受
⑦撰写总结性调查报告
人们常说大学校园是“象牙塔”,“净土”,大学生是“社会骄子”、“时代精英”,而一些大学生却因多元文化的“污浊之气”的窒息而感到迷茫和消沉,把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带进了大学校园。石河子大学举办了一场“污损图书展”活动,共展出了200多册具有代表性的图书,如油浸、水浸、乱涂乱画、撕页、“开窗”等。据介绍,污损图书现象在各大学很普遍。根本原因是缺乏公共意识。面对着眼前一本本破烂不堪的图书,任何人都会问,这种毁书的不文明行为为什么会发生在大学校园中?反省与审视一下自身,应当肯定,我院的绝大多数同学是积极要求上进的,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可贵品质。但也不可否认,部分学生在思想、品德、言行等方面还存在较为不足,有一些不文明的陋习甚至恶习还存在,与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修养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我们的校园里也确实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因此,我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关于校园文明的调查。
以下是问卷调查统计:
1.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公共场所,你会注意小声说话吗?
(很注意90%,有时会忘记10%,经常忘记0%,从来不在乎0%)。
2.碰到老师会不会主动问好?
(总是35%,熟悉的老师会60%,偶尔会5%,不会0%)。
3.上完课或下自习后自己的垃圾会不会带出教室?
(一直是55%,有时会35%,有人提醒会5%,不会0%)。
4.离开图书馆的座位时会主动将椅子和取下的书放回原处吗?
(总是会80%,记得时会10,有人提醒时会8%,没这个意识2%)。
5.对于大学生普遍的在公共场合的亲密行为,你的看法如何?
(反感,认为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25%,无特别感觉,但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60%,比较认可他们的行为0%,无所谓15%)。
6.上课你会把手机关机或调静音吗?
(一定会95%,重要的课会0%,老师提醒会0%,经常不会5%)。
7.在食堂中是否会自觉排队打饭?
(当然会85%,人少时会5%,有时着急会插队10%,从不会0%)。
8.宿舍中有同学休息时会不会注意保持安静?
(很注意60%,有人提醒时会5%,兴奋时会忘记35%,不会0%)。
9、看见水龙头及厕所中水流不止会主动让其停止吗?
(会100%,心情好的时候会0%,忙的时候不管0%,不会0%)。
10、看到别人丢失的饭卡你会怎么办?
(尽力找到失主并交还25%,交到失物招领处70%,放到原处不理他5%,占为己有0%)。
关于这次调查,我们想说:
从统计这69份问卷中,我们看到了我校大部分同学的文明礼仪是很好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们的文明礼仪需要改正。
由于教室或自习室内人往往很多,所以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相信这样的经历你不陌生,经常能有手机铃声此起彼伏,而且铃声还都很有个性,比如“老公,接电话”、“宝贝,来电话啦”,要么就是突然冒出一段和弦的歌曲或几声动物的怪叫。手机铃声虽小,但足以打破课堂或自习室里原本的安静,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或学习环境。
如果你常去图书馆自习室,那你是不是了解这样的情形:人没到,有纸条、书本“占”着座位,后来的同学只能“望座兴叹”。有时候晚自习都快结束了,不少被“占”的座位却还一直空着。“占座”事情虽小,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较大。很多同学对此感到既窝火却又无可奈何。
如果你经常去上课,相信这样的现象你几乎每堂课都能看到:常有同学迟到、早退、上课中间拎着书包大摇大摆走出教室,也有同学在课堂上大肆睡觉,大声地聊天,收发短信,接打电话,玩游戏,听mp3,吃东西,翻阅与课本无关的读物,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地睡大觉。这样很不雅观与有礼的行为对老师和同学都是伤害和不尊重。
有一些宿舍的卫生状况实在不敢恭维,如果你可以做好准备大胆地走进去体验一下,看看那脏乱差的样子,闻闻那莫名其妙的气味,然后你就可以豪不迟钝地想到宿舍的那些主人翁们行为的不作为和不应该的行为了。没准你还能在里面发现一两个很坦然地蒙头大睡的人呢。宿舍“小地方”的卫生虽小,但反映出来的个人素质尚待完善。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那你会在公共场合看到吸烟的行为,男女过分亲昵的行为,拖拖鞋,穿背心进入的行为,随地吐痰的行为,随手扔弃废物的行为,一样还可以在公共设施上看到被人涂写刻画的文字和图案。
还有讲脏话,打架斗殴,抄袭作业,剽窃论文,考试作弊,浪费水电,恶意占用公共资源,使用违章电器,等等不文明行为发生在我们生活、学习的校园。而这些不文明行为的`主语绝大多数就是我们学生自己。
长期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思想根深蒂固,要想改变这种思想,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不可否认,我院绝大多数学生的素质是高的,能够做到“文明行事”,但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这是因为大家反对这种不文明现象的态度还不是很坚决,虽然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但没有从行动上去杜绝这种现象,有的甚至“两耳不闻窗外事”,持听之任之的态度。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不文明行为是素质低的表现,应加强教育,但实际生活中大家没有用行动来反对不文明行为,没有尽力阻止它们的发生,在客观上默认了它们的现实性,滋长了各种歪风邪气。有人不禁要问:文明到底有多远?其实并不远,只要你愿意给每一个人同样真诚的微笑。文明到底有多远?其实并不远,只要你愿意弯腰拾去地上的一团纸屑,只要你走路时多弯一下,这样我们就会离文明越来越近!
校园应该存在文明的火种。校园文明,事关我们自己切身利益,影响长远。有了好的校风,优良的校园环境,对我们身边的发展、学习都有立杆见影之效。更重要的是它反映我们学院师生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折射。这是形象问题,又是由其内在本质决定的,没有良好的个人素质是很难达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关心,共同努力!
文明状况调研报告篇5
调查对象:
__学院在校大学生以及校园不文明现象。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调查人员:
__
调查时间:
20__年__月
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出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达100%。总体来说,校园内的文明状况还是不错的,有64%的同学认为校园文明状况一般,有22%的同学觉得良好,另有14%的同学认为较差。在您认为我校大学生不文明现象主要集中在哪几个地方35%的同学选择了教室,选择了食堂和宿舍的各占20% 另也有20%的选择了户外场所,5%选择了厕所。由此可见,校园不文明现象主要集中在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因其开放性强,人流大的特点,不文明现象更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下面我们就根据场所的不同来进行逐个分析。
一、教室是我们学习,获得知识的地方,一个良好的文明环境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的,然后如今的依然存在这各种不文明的现象在教室的各种现象中,最让人反感的上课迟到 10% ,大声喧哗20% ,吃东西10% ,乱丢垃圾纸屑15% ,占位10% ,电话手机声3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手机铃声大生喧哗等噪音行为,是最令人讨厌的现象。
通过对4、5、6、7等题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同学还是较好遵守课堂秩序保持教室整洁安,90%的上课时都会自觉的将手机调为静音或者关机状态,有20%的同学偶尔会迟到,70%的同学都有过占位的经历。
二、在问到您对自己的寝室卫生是否满意时,44%的同学觉一般,20%的人无所谓,有36%的同学觉得比较满意。看来对于宿舍卫生这一块,我们还需要加强清扫,另外明确好值日表,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对宿舍卫生的打扫中。一个干净整洁的宿舍,对大家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食堂内的文明情况最明显最直接的表现就在排队,和就餐只有剩菜剩饭餐具的回收问题上。在第10题92%同学在食堂就餐时都能自觉地排队只有个别的同学会选择了看情况根据人多人少而定,经常插队的仅占4%,当代大学生自觉排队的观念应该说是深入人心了。对于“吃完饭后人你会将餐具及剩饭剩菜放在指定的位置吗”94%的选择了会,6%的人选择了人多时不会。食堂里的文明状况总体看来较为良好.
四、户外,是我们休闲娱乐的地方,也是最开放的地方,我们的言行举止更应该文明礼貌自律。关乎我们自身形象的同时,也是一个学校的文明状况的直接反映。64%的同学在路上要吐痰或要扔拉圾时会选择丢在垃圾桶内,另有26%的同学选择根据附近垃圾桶远是否方便较近来定,有10%同学选择随手丢掉。由此可见,大多数同学对于保持校园内清洁都是比较自觉的另外建议学校多增加路边垃圾桶的数量以及其布局的合理性。
在校园内践踏草坪、花草树木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48%的同学在赶时间的时候会穿越草坪, 20%的认为无所谓方便就好,32%的同学选择从不,大家在不影响到自己,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更愿意遵守一定的秩序。
五、厕所是一个比较隐秘的地方,但是依然存在在着不文明的
现象在选择最让你讨厌的是时便后冲水是让大家深恶痛绝的现象,85%的同学选择了此项,另外乱丢垃圾,大喊大叫也让人讨厌,64%的同学选择了乱丢垃圾44的选择了大喊大叫。
六、有些问题在许多场合地点都可能出现,大学生对它的反应处理,表现着其文明状况及个人素养。在问及见到老师,你是否会主动问好时,30%同学的经常都有,48%的很少,视情况而定 其余的都选择了基本没有。可能与大学与老师见面的机会较少造成的,但是大学生应该培养交际能力,况且尊敬师长是一种传统美德应当发扬的。
文明状况调研报告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