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调查报告要使用简明扼要的语句,使得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核心内容,通过调查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客户对我们品牌的认知和态度,美篇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00后就业意向调查报告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00后就业意向调查报告篇1
一、实地考察,调研情况
1、调查目的
了解会计人才需求及公司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以便以后再学习中提高自己
2、调查对象和范围
并州饭店人才市场招聘有关会计岗位的单位
3、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招聘单位各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职称要求及经验等要求。
4、调查方法
通过现场与招聘人员沟通交流及上网调查。
二、归纳分析阶段
一般的个体及规模较小的民企在三人以下,而中外合资及规模较大的民企一般在三人以上。这表明市场对会计人才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会计岗位的人才需求不同,规模大的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更多。通过调查关于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对职称的要求:100%的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大部分的企业还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中级职称。
(2)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3)团队协作的素质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协调能力
(4)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
这表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高校会计培养也要注重对初级职称的人才的培养。在会计类招聘中,大部分企业要求是大专学历,更注重的是经验。表明学历不再是惟一的准绳,企业更青睐应聘者的工作经验。经验代表了能力,市场真正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会计人才。因为对于会计人员,进公司如果马上计划内投入工作,就可以免去公司的一部分培训成本,毕竟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自然学历在一些初级会计岗位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三、了解自己优势
1、取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拥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
2、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相关的学科如经济学、税收、营销管理、法律等也有所了解。
3、拥有较好的学习能力,敢于接受新鲜事物。
4、在校期间,进行了会计实务操作,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四、自身提高
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我自己在英语这方面还需提高,为此我计划把英语过了四级,另外我还计划暑假找一份与会计专业有关的岗位进行实训,一方面可以把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另一方面还丰富了自己的暑假生活。
五、给学院的建议
针对这次调查我认为我们学校的课程安排的还比较合理,根据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为我们设计了合理的教学方案,非常感谢院领导的`良苦用心。如果还能再加强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进一步结合,强化电算会计,专业课每门课程配套模拟实训,与企业联合办学那将会更好。
00后就业意向调查报告篇2
一、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宜兴市大学生就业问题问卷调查表
卷一(针对所有被访者)
被访者年龄:
a 20以下
b 20 c30
c 30-40
d 40以上
被访者性别:
a男
b女
⑴您认为目前普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怎样?
a.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b.有点严峻,但比其他较低学历人群要容易得多
c.有点严峻,与其他较低学历人群差不多
d.不了解
(2)您是否认为当前高学历者就业会更容易?
a是;
b否;
c不一定;
(3)您如何看待某些人为了就业而千方百计考证?
a这为求职成功增添砝码
b这对求职成功没有多少帮助
c其他
(4)您如何看待考研热的现象?
a继续深造可以躲避就业高峰,增加就业优势
b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c其他
(5)您认为当前学哪类专业更易于找到工作?(可以多选)
a.文史类
b.经济类
c.工科类
d.农林类
e.管理类
f.理科类
g .师范类
h.其它(请具体填写)
(6)您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的不对口现象?
a.这种现象很普遍,根本无所谓,很容易适应
b.给就业造成一定困难,但可以克服
c.会严重阻碍工作,很难在其岗位上呆得长久
d.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根本无法就业
e.从未关注过这一现象
(7)您认为学校现行的就业指导是否有必要?
a必要;
b无所谓;
c没有必要;
(8)您认为某些学校搞的“包装毕业生”(比如:滥发奖学金)是否让学生就业更有优势?
a有很大帮助;
b有一些帮助;
c没有帮助;
(9)您曾采取过哪些媒介手段来帮助自己就业?(可以多选)
a.人才网站
b.招聘会
c.人才市场
d.其它
(10)您如何看待当前各大学的扩招对就业形势的影响?
(11)您认为大学生与其他人群相比较其就业优势与劣势各是什么?
(12)宜兴是全国百强县之一,也是苏南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您认为这是否会对大学生选择留宜工作起重要影响?同时,中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是否会考虑这一因素?
(13)中国入世后,国内的就业情况有一定改观,但中国人才结构矛盾却日益凸现,你如何看待?
卷二
a求职者:
①您的就业观是什么?(从a.对薪水的要求;b.对自身发展的要求;c.心态;三方面回答)
②您认为求职过程中良好的第一印象会起怎样的作用?您是如何准备你的面试的?您认为在求职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③您是否有可能会选择自主创业?
④您的求职感想?
b招聘者:
①你们对应聘者除专业、学历外还有哪些特殊要求?你们认为大学生应加强其哪方面的能力,如何去做?
②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你们在某些职业的选择上,是否会优先考虑男士?
③你们认为大学生在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时应持有怎样的心态?
④你们企业在解决眼下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方面采取过哪些有利措施?
c其他:
①你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哪些素质?他们应持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社会?
②是否赞成大学生自主创业?
③你所在大学是否做过相关方面的指导或者培训?
二、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
20xx年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生将达630余万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赵婀娜)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高校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在20日召开的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力争20xx年高校大学生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
袁贵仁强调,各地要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规模,加强创业,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开展就业实习实训,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课程,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帮扶力度
(2)调查目的:
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自己的就业目标,和自己的专业!为以后更好的就业打下基础!让大学生自己有风险意识,以便能够更好的学习武装自己!
(3)调查结果:
据统计只有30%的人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并表示将来会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20%的人有明显的职业规划与目标;50%的人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并对自己专业的就业趋势不了解,表示将来只要有工作就可以。
00后就业意向调查报告篇3
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我们对怀化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学、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物流管理、国贸、人文、法学、小学、学前、经济学系、社会管理等专业及系别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分析了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总的原因是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长明显,就业市场需求却增长不快,导致今明两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
二、高校与市场需求脱离
调查中大学生大部分认为目前的高校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高校与市场需求脱轨,以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选择单位与职业过程存在困难。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落后于市场发展。99年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急增,但扩招专业相对集中,高等大众化,但专业相对集中、促使某些专业人才供大于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
三、 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分析:
根据数据调查统计显示,在求职意向方面,有52.5%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就业,仅有2%的学生选择升学,这可能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有关,对大学生择业影响最主要的因素的酬薪待遇,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工资待遇多少比较看重。而且大部分的学生都追求稳定的工作 。在求职准备中,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流程及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方面,有62.5%的学生对其有所了解,说明大学生比较关心自己就业前景,作为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有33.3%的学生是通过努力学好的专业知识的方式去实现的,另外,通过兼职或实习获取工作经验和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各占21.7%。在就业观念中,有65%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有大体的了解,反映了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关心,在面临就业时,22.5%的人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共同协调能力,而对于专业技能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在就业需要方面,47.5的学生认为学校最需要提供的就业服务是引进用人单位和提供就业信息,反映出的问题是学校在这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对这方面进一步加深,认为本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的学生占62.5%,比例最少的是没有设为必修课,为7.5%,有45%的学生认为学校举办校园招聘会最适宜的形式是形式多样的小型专场招聘月。在这次调查中让我们大致了解了本校大学生的求职意向。
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是越来越不容乐观。大学生要在大学里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很多毕
业生而言,与其说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无足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2、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质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大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觉着、冷静应对所有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3、正确的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1)首先,要极积、动寻求就业主,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大学了生把就业寄托于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是企求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途径,因为能否胜任还得靠实力说话。
(2)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不少人选择大城市、“铁饭碗”,还有外企,很少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大学生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以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3)最后,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高等现在正向“大众”转变,一些大学生缺乏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
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00后就业意向调查报告篇4
社会在发展,对各种各样的人才需求不定,但是现在不管是什么专业,对我们大学生而言,就业压力还是蛮大的,为此我就我所学的专业就业形式展开了调查。
选择了会计为专业的我,在这次调查中自然比较关注这一环节。看似简单的工作,但要能把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挺不容易的。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部分占主体,而我自己对专业知识也能掌握,这样就以为到了企业实践应该能够应付得来,这种想法简直错的彻底,因为在真实的企业里并没想象中如此容易。平时在学校,数字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了,但在工厂里,数字绝对不可以出错,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质量不行,企业的生产就会跟不上,而效率也会随之降低,企业就会在竞争的浪潮中失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要时时保持着这种竞争状态,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这样,企业会对每一个在厂的员工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就行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在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在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在工厂里出错是要负上责任的,这关乎工厂的利益损失。
调查中我对我们国家的的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大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资企业:需求量大,待遇、发展欠佳。
职业状况:这一块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最大的,也是目前会计毕业生的最大就业方向。很多中小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会计岗位他们需要找的只是“帐房先生”,而不是具有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此类公司大都财务监督和控制体系相当简陋。因此,在创业初期,他们的会计工作一般都是掌握在自己的亲信手里。到公司做大,财务复杂到亲信无法全盘控制时,才会招聘“外人”记记帐。有种可能也不排除:你选择的公司具有极大的成长性,你做为元老在公司壮大以后能分到一杯羹。但更多的情况是,你进去的时候是记帐,离开时还是只会记帐。
薪资情况:新人月薪绝大部分集中在2800元左右。
建议:工作任务少,压力小,特别是国企。这就给你很多的学习时间,给你的鲤鱼跳龙门梦想提供了舞台。如果你的学校不是很好,会计专业在国内不是很牛,那笔者建议你选择这些企业,因为可以利用时间,参考注册会计师或acca,既能积攒经验,又能继续努力拿证书。
二、外企:待遇好,学得专业
职业状况: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同等岗位待遇都远在内资企业之上。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都成熟,对新员工一般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
工作效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分工细致,而分工的细致使我们在所负责岗位上只能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尽管这种技能非常专业,但对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不利,因为你难以获得全面的财务控制、分析等经验。
后续培训机会多是外企极具诱惑力的另一个原因。
财务管理也是一个经验与知识越多越值钱的职业,而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不同于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它更贴进实际工作,也更适用。
薪资情况:新员工的合理月薪在3500元以上,绝大部分外企能解决员工的各种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建议:要进外企,英语好是前提。然后如果能通过cbra或acca考试的几门课程,也能增加一些砝码。
三、事务所:小所和外资大所的云泥之别
职业状况:所有的`事务所工作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累!区别在于很多小事务所,待遇低,加班不给加班费,杂事多??外资事务所例如普华永道则待遇要好的多,但从某种方面来说,他们的工作任务更重,坊间甚至有传言说在那里是“女人当做男人用,男人当做牲口用”,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但在事务所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即使是小所,因为人手的问题,对于一个审计项目,你必须从头跟到尾,包括和送审单位的沟通等等,能充分锻炼能力。大所则是对团队合作以及国际会计准则、专业性、意志等方面能给予地狱般的磨练。
薪资水平:有的小会计事务所月薪只有20xx元,大一点的则在3000元左右,外资大所实习生(试用期)都能拿到6000元以上。
建议:进事务所不一定要通过cbra,但有这个资格竞争力要强的多,所以争取在学校通过两三门科目。
四、理财咨询:方兴未艾的阳光职业。
职业状况:去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招聘会的同学应该知道,现在对个人理财咨询职位的招聘需求量正在慢慢放大,而且,由于社会投资渠道的增多和保障制度的改革,理财咨询服务必将走进更多城市白领的生活。此类人才的需求增长点应在社会投资理财咨询服务机构。
薪资水平:银行个人理财咨询师的待遇因区域不同而有差异,但最少也应该在月薪3000元以上。随着经验的增长,收入也将随之增长。
建议:在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前,先问问自己那个性是否适合从事投资理财,比如自己是否是那一类独立思考、不情绪化的人,这一点在投资理财上是关键的因素。
五.公务员、教师:稳定有余,发展不足。
会计人考上公务员或被招进高校做老师,和其他专业的人从事这些职业一样,有稳定、压力小的优势大体上说,财会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还是比较广泛的,但近年来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财会毕业生也一样要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呢?
首先,不少企业不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这一点在财会类专业的招聘中更为明显,很多单位的招聘底线都是初级会计师。就算用人单位用了你,也需要进一步学习,接受企业观察,并不能一开始就成为一名会计,很多人都是从最初的出纳做起,起点低,工资也低。其次,和其他专业一样,就业难是大学扩招的必然结果。据有关调查显示,像计算机、文秘、财会类等专业都是供需两旺专业,即便如此,在人才市场依然是供远远大于求。所以,除个别专业之外,就业难现在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共同问题,而并非是否某个专业独有。第三,和国外的企业相比较,中国的财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在国外,一个公司的财务总监称为cfo,和ceo一样在决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国内,除了一些大型企业有完备的财务机构以外,一些小规模企业的财务部门只是一两个出纳,会计。一些小公司甚至没有专职的财会人员,出现一种行政人员兼财会人员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财会部门在公司运作方面的重要性,认为财务人员只是收钱,管钱而已。观念落后也给财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影响。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但是,归根结底,大学生自身才是主要原因。因此,我认为,我们当代大学生需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第六、证书先行:要想在职场上获得一个美好的前程,考取各种财会资格证还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职业目标,考取几样资格证书无疑在以后的就业中会增加一些成功的筹码,比如初级会计师资格证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证。
第七、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偏爱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如果能够在精通本专业的同时,多涉猎一些和财会工作相关的知识,不仅能让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如鱼得水,更能在应聘时让招聘单位对你刮目相看。
当代大学生是很幸运的,因为我们面临的是百年以来最好的机遇,中国将在他们这一代成为富强的世界大国,因此有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施展抱负。但在历史机遇的同时,当代大学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个大学生都将面对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压力。竞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展示了社会的活力;竞争就是优胜劣汰。
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只有以不变应万变。机会只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切困难我们都能迎刃而解。
对学院教学的建议。
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强化电算会计,专业课每门课程配套模拟实训,与企业联合办学。
00后就业意向调查报告篇5
一、调查背景及概要: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不容乐观,很多同学在毕业之后都会专业不对口,被迫违背最初的意向,自己的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也用不上。作为师范生在以后的就业道路上更是颇为坎坷,像目前我们的这个专业就有很多同学是被迫调配进来的,大多数学生都不是自愿的。对于这些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对师范生以后的就业意向做一个简单的调查,这样我们可以更明确的了解师范生对将来的就业道路是做怎样的安排与打算,同时了解到有多少师范生毕业之后愿意踏上教师岗位,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未来的希望。
二、调查人员:
组长:彭均
问卷制作:朱艳、彭均
问卷、采访分析:杨葶、杜珊
报告制作:潘雨、朱艳、彭均
调查、采访人员:邓倩、潘攀 记录员:潘雨星
三、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了140份,收回138份,有效回收率99%。我们选取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专业08级、09级、10级4个班的同学,从在校生到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内,调查所涵盖面广,调查结果比较全面,数据可靠性高,关于师范学院就业意向的调查比较能反映实际情况。
四、调查数据概要说明:
在我们调查的138人中,男生有61人,占调查人数的44.20%,女生人数为77人,占总人数的55.80%。其中,来自农村的人数为79人,占57.25%,来自城镇的人数为46,占33.33%,来自城市的人数为13,占9.42%。在回答我们设置的问题中,对自己本专业满意度一般的人数为93人,占了调查人数的67.39%,在是否希望毕业后继续深造这一问题上,原意继续深造和不原意的人数比例相差不大,在回答“你是否会为未来就业需要而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还是表示会研究或是正在研究;并且大部分人都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但是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前景感到有压力者还是占了多数;由此可以看出,当下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规划,对自身有一定的要求,但对社会的认识不够。而在“未来你就业求职的主要考虑因素”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现自我价值”和“工作环境”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是排前三位的;而对目前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73.19%的调查者表示“不了解”;而对选择比较理想的就业地区,50%的调查者选择成都,32.61%的人选择四川省,对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选择的同学较少。由此可以看出,当下大学生对就业地点的选择还是比较实际和理智的。通过以上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想法和规划,也在做一些毕业的准备,但是由于缺乏对社会的认识,而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非常渴望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相关指导。
五、调查时间
20xx年9月——10月
六、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口头采访、整群抽样等
七、调查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全组成员经讨论确定调查方向,拟定题目和调查计划 2、组长分配各成员任务
(二)开展调查工作
1、经开会确定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调查人数
2、由彭均和朱燕制作调查问卷,并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 3、全组人员对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的口头调查
(三)整理资料并分析
收回调查问卷后由杨婷和杜珊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制作图标表等直观图像。
(四)撰写调查结果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由潘雨星、邓倩、潘攀制作初步报告,由彭均、朱燕、潘雨星制作最终报告。
八、调查主要内容:
本调查问卷的编制过程首先采用大量的开放式访谈,在广泛搜集各专业学生对于就业问题看法的基础上,根据聚类分析的原则进行归类,确定了就业指导需求、就业态度认知、就业行业及地区选择和自我认知评价四个因子,共确定15道题目。我们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师范生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以及师范生对就业的期望。
九、调查情况与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师范生的就业意向,我们小组积极的对20xx级、20xx级和20xx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就本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探讨分析:
1、你对自己本专业满意吗?
(1)满意 (2)一般 (3)不满意
对本专业满意的学生只占17%,大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都是不满意的,有67%的学生是不喜欢师范这个专业的。从而可知学生在填志愿的时候并没有选择这个专业,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同学因为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从而导致上课不认真听讲,而只是抱着敷衍和得过且过的态度来对待本专业的所开设的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2、你 希 望 毕 业 后 继 续 深 造 吗 、 a、 希 望 b、 不 希 望 c、 不 清 楚
对于毕业后是否继续深造,有47%的同学希望可以继续深造,48%的学生不想毕业后继续深造,由此可知,有相当部分的同学是不想继续深造的。
3、你认为本专业是你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吗? (1)是 (2)不是 (3)不清楚
由于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师范这个专业是不满意的,从而导致了54%的同学对自己未来是否从事教师行业持不确定态度,其中有34%的学生明确自己未来不会从事教师工作而是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
4、你会为未来就业需要而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吗? (1)会,正在看 (2)不会 (3)不清楚,视情况而定
由图表可知,64%的同学会为未来就业而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32%的同学不会去研究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而只有4%的同学到目前为止对是否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还不清楚。
5、 你有自身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吗? (1)有 (2)没有 (3)目标还不明确
由图表可知,到目前为止,有49%的同学对自身的人生职业生涯有了规划,36%的同学目标还不明确,而还有15%的同学对自己的人生职业目标还没有规划
6、你对自己实现就业的前景预测是一种什么感觉? (1)自信 (2)迷茫 (3)有压力
由图表可知,66%的同学对自己实现就业的前景感到有压力,21%的同学感到迷茫,而只有13%的同学对自己实现就业的前景感到自信
7、你 在 大 学 中 对 自 己 的 身 份 定 位 是 ( )
a、 学 习 者 b、 未 来 的 教 师 c、 其 他 职 业 者 d、 不 清 楚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多数的师范生已经做好了将来做教师的准备,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不清楚的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8、你是否考虑过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1)是 (2)否 (3)没有考虑成熟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超过38%的师范生考虑过自主创业,比重超过了未考虑过创业的人。由此可知大学生自主创业还是占相当比重的。
9、未来你就业求职的主要考虑因素?(多选)
(1) 薪酬 (2)专业对口 (3)实现自我价值 (4)个人兴趣爱好
在就业求职考虑的主要因素上,薪酬是师范生考虑的首要因素,其次,实现自我价值、个人兴趣爱好、就业地区、工作环境也占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比例,考虑专业对口因素的比例偏低,这说明,师范生的专业期望与现实环境不一致。
10、预计在择业过程中你将遇到的主要问题?(多选)
(1)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
(2)缺乏社会关系难以找到工作
(3) 信息太少
(4) 性别歧视
(5)缺乏社会经验和就业能力,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6)其他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的就占25%,没有关系找不到工作的占50%,信息太少的.占20%,性别歧视的占5%,缺乏就业经验和就业能力的却高达65%,其他的只占5%;由此,虽看出就业形势的严峻,但更多的却是学生自己缺乏能力,所以要解决就业中的最后问题应该先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11、你了解目前就业形式和就业政策吗
(1)非常了解 (2)了解 (3)不太了解 (4)一点不了解
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得并不是很乐观,从图中可以看出非常了解形势的仅占6%.而不太了解的占大多数,竟然高达75%。只有充分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才能更好的就业。
12、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你希望是? (1)选修课 (2)自学 (3)必修课
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更多的学生偏向于必修课,而自学的学生却占了仅仅的一小部分,其中必须课答50%,选修的占40%,自学的仅占10%。可见更多的学生偏向学校给他们选课,自己的主见性比较少。
十、调查结果:
(一)存在的问题
1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毕业生普遍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必要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以及求职面试技巧。大多学生对于利用网络资源求职以及求职面试技巧方面普遍欠缺,需要学校提供更多帮助。职业能力测评与择业心理辅导的需求比例信息,也反映了部分毕业生已经开始注意到从心理方面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加就业的砝码。 2 、就业态度的认知方面理性思考与感性评价同时存在。
毕业生在选择工作考虑的主要因素中,行业前景、个人喜好及办公环境等方面趋于理性思考,而薪水与地理因素的考虑带有明显的感性倾向。大多数学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准备不足与缺乏实际技能经验方面。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普遍欠缺,同时也表明某些专业设置中操作性的实践环节存在很大漏洞。
3 、就业方式、就业地区与就业行业的选择过于集中。 师范类毕业生受多方面影响,在就业方式、就业地区选择与就业行业选择上表现为过于盲从、相对集中的倾向。
4 、就业过程中的自我认知表现出较大偏差。
调查数据表明,师范类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自我认知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在就业前景评价、上大学的目的以及专业前景和技能的认识等方面。
(二)、建议与对策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等各个方面。
1、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加强宏观调控,科学制定师范招生计划。要改革招生计划管理制度,加强宏观预测,要根据师资的需求,加大师范本科、研究生招生数量,减少专科、中师招生数量,解决培养与需求脱节的问题。
2、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努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要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调查,调整教学计划,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完善“通识、学科基础、专业”三级教学平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3、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要针对师范类毕业生的特点,对毕业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把对毕业生的就业、毕业、离校作为重要内容,通过生动有效的思想,帮助毕业生树立积极就业光荣、基层奉献光荣的就业观,自觉地把个人价值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4、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要加大力度,积极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通过有形与无形、大型与小型、综合与专门、定期与不定期等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各类校园招聘活动,活跃毕业生就业市场。
附件
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2009 会议地点:08501
会议主席(主持人) :彭均
会议出席、列席和缺席情况:全部到齐
会议内容:讨论小组成员分工情况,以及组长下达任务。确定了杜姗和杨婷负责调查表和数据统计分析,潘雨星、潘攀、邓倩负责成文和会议记录,彭均和朱燕负责数据汇总。
会议记录2
会议时间:2015 会议地点:3107
会议主席(主持人) :彭均
会议出席、列席和缺席情况:全部到齐
会议内容:筛选资料,确定内容。在此次会议上,我们确定了各自负责的基本内容,并由组长初步审核,指出问题所在。
会议记录3
会议时间:2020 会议地点:08203
会议主席(主持人) :彭均
会议出席、列席和缺席情况:全部到齐 会议内容:最后汇总。
00后就业意向调查报告5篇相关文章: